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制装配式建筑精细化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建筑工程规模快速扩大的背景下,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也在凸显出来,同时如何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精细化管理体系,也成为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基本分类和应用优势展开分析,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通过研究钢结构设计要点、单元幕墙设计要点、内隔墙设计要点等内容,其目的在于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后续施工活动开展的有序性。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单元幕墙;内隔墙;钢结构
  1  前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构件在工厂完成加工制造,并运输到现场按照设计连接方式拼装组成的建筑产品。受到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操作水平等因素影响,传统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最终的成型效果较差,美观性较低。而精细化思想的引入,不仅可以在生产环节对预制件参数进行控制,提高生产质量,而且能够优化预制件安装过程,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最终的成型效果。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概述
  2.1  基本分类
  从目前的建筑工程应用情况来看,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砌块建筑,具体包括实心砌块建筑、空心砌块建筑等,建筑高度一般在3~5层,生产工艺和施工技术简单,造价低廉,但工业化程度较低;(2)大板建筑,具體包括外墙板、楼板、屋面板等,其建筑空间利用率和防震性能较好,但对造型和布局设计有较高限制;(3)模块建筑,包括整体模块式、板材模块式、核心体模块式、骨架模块式等,工程化程度较高,可以通过不同组合方式使建筑呈现丰富的立面形式;(4)框架轻板建筑,建筑结构设计较为合理,有利于减轻建筑自重,内部分割较为灵活,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其设计关键是构件节点连接方式;(5)升板/升层建筑,属于板柱结构体系,在施工方法上有所不同,可以减少高空作业,加快施工速度。
  2.2  应用优势
  (1)设计内容多样化。在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如何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基础上,丰富建筑功能、满足业主对于建筑内容的要求,也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某一成品拆分成若干构件,借助“拼图”式作业方法,将成品呈现出来,这也为设计内容多样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筑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将建筑外形或个性化构件,拆分成较小的单元零件,使其能够以“拼接”的方式来完成组装,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结构零件尺寸精准度进行控制,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最终的呈现效果。
  (2)制造过程工厂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在生产时,都是委托对应的加工工厂来完成零件加工,在自动化技术体系成熟的背景下,这一过程也开始趋向于流水线作业,这也加快了工程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管理的便捷性。目前我国装配工厂数量正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并且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作业体系,整个生产过程也步入到了工厂化阶段。而且在制造过程中,很多工程还会搭配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从预制建筑零件原材料筛选,再到生产过程各环节质量管理、成品质量验收,整个过程都进行了有序管理,这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有序性。
  (3)时间成本投入较少。传统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耗时较长的环节,如脚手架搭设、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浇筑等,以混凝土浇筑为例,完成该工作之后,需要进入至少14天的养护周期,在此期间,该区域附近无法进行施工活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时间成本支出。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分别完成装配式构件生产和安装平台搭建,而且在预制环节,也可以根据作业需求,搭建多个作业平台进行预制件制作。这也降低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时间成本支出,并且在作业现场只需要预留出待拼装结构的位置,在预制件运输到作业现场后,可以直接进行安装施工,这对于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工期有着积极地作用。
  3  预制装配式建筑精细化设计要点分析
  3.1  工程实例
  梅山江商务楼项目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镜湖新区,工程共由五栋2~6层的塔楼构成,在结构形式方面,塔楼的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整个建筑均已钢框架结构为主。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创造经济效益。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整个建筑体系主要以预制构件为主,而楼层屋面和屋顶选择现浇混凝土进行构件,同时在应用中还使用到钢筋桁架模板作为支撑体系,确保浇筑过程的顺利推进。
  3.2  钢结构设计要点
  上文已经提到,钢结构是该工程的主要建筑体系,钢结构集成建筑体系具有坚固抗震防风、节能环保、居住舒适、基础建筑成本较低,施工周期短、便于装修等一系列优势及特点对其进行设计时,采用了全预制装配式技术,即建筑体系中使用到的钢柱、钢梁预制为100%,这也对该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明确钢结构的具体尺寸,该工程的施工高度相对较低,对此使用到的钢结构横截面一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本文使用的钢结构以Q345B钢为主,截面积H400×200×8×12到H800×300×16×25不等),确保其满足承重要求的基础上,减少钢结构材料的使用量。该工程在施工中应用到的主承重结构有钢梁、钢柱等,为了方便后续拼接工作的进行,长度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另外,在钢结构拼接使用前,还需要对材料表面的锈迹进行清理,并且也需要做好材料防腐工作,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2)确定不同钢结构的连接方式,结合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在具体应用中,钢柱与钢柱、钢柱与钢梁之间的连接采用了全螺栓连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环节的安装速度;在主梁结构的安装过程中,使用到了全螺栓悬臂梁固定方式,提升了构件安装的精准度,减少构件移位的情况;对于钢结构楼板,在作业现场也选择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施工,全程没有应用到焊接,以此来起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精准度的作用。完成钢结构连接施工后,还需要对施工质量做好验收工作,并且对于验收情况进行记录,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其进行整理,这也是后期进行智能化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的数据参考。   3.3  单元幕墙设计要点
  在该工程施工设计中,单元幕墙也使用到预制装配式作业方法,即建筑工程的墙面板和支撑体系都是在工厂内提前完成预制,随后将其直接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因为很多构件(如玻璃、密封胶、铝板等)都是在工厂内直接完成,这也简化了后续的安装流程,降低了作业环境的危险性。在对该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管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应用内容:第一,做好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因为单元幕墙构件都是在工厂内完成,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委托驻厂监理,对于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包括原材料筛选、尺寸误差、成品检查等内容,出具相应的质量验收报告,满足要求后才允许其进入到施工现场。并且在成品进入现场中后,还需要做好质量验收和质量抽检工作,从而确保每个环节施工材料应用的合规性,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二,做好幕墙性能的管理工作,该工程所使用到的单元幕墙主要由钢骨架、保温棉和铝单板三部分组成,在满足结构施工质量基础上,提升建筑保温性能和外观美观性。在单元模板连接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方式,提升结构的整体性。在幕墙和层间楼板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在缝隙中填充阻燃材料,如岩棉、矿棉等,使其可以形成独立的隔离带,提高结构间的防火性能。另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排水设计,在排水管道参数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做好区域基础资料的采集工作,如气候条件、年平均降水量、降水持续时间等,根据基础资料的整理情况,对于幕墙结构的部分部位进行优化处理,以此来提高幕墙本身的气密性。
  3.4  内隔墙设计要点
  除了钢结构和单元幕墙采用了预制装配式作业方法外,在内隔墙的设计中也使用到了该作业方式。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基本特点,内隔墙选用了轻质复合内隔墙,这也可以大幅度降低砌筑作业率。在对其展开精细化管理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轻质复合内隔墙材料,结合该工程的基本特点,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所选择的面板材料为中密度增强纤维水泥平板,该材料在设计应用中具备较强的防水性能,从而起到延缓钢结构腐蚀速度的作用。为了提高材料的应用效果,还需要对材料采购质量、材料应用流程做好监督管理,以此来提高设计内容的可操作性。
  (2)做好隔音与吸音设计,这也是目前很多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在具体设计中,主要选择了凹凸槽连接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隔音和吸音环境,同时墙板厚度设计为90mm,经过试验检测得知,该厚度的隔音量达到了40dB,满足了现代住宅规范的基本要求。另外,在作业方式上,本工程优先选择干作业装配式施工,对于整个流程进行提前梳理,明确精细化管理的重点,从而起到加快工程施工速度的作用。
  4  预制装配式建筑精细化设计的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精细化设计水平,提升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在具体的应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做好人员素养培训,提高人员综合实力,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做好设计队伍人员的筛选工作,根据综合测试的评价情况,筛选满足要求的成員组成设计队伍,从基础上提高监测队伍的综合应用水平。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设计标准、安全责任意识、仪器使用规范等。做好培训后的测试工作,并且将测试结果和绩效考核制度关联在一起,以此来提高参训人员的重视程度,提升实际的培训效果。第二,充分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到管理活动当中,现阶段,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因此在展开精细化设计时,也可以将此类先进技术融入到其中,组建可靠的综合管理体系,对于一些基础性内容进行明确,如预制装配式建筑材料参数、质量管理要点、具体分类阶段等,同时对于以往制度中一些模糊界限内容进行明确,这也为综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点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便是拥有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而言,经常使用到的管制度包括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责任管理制度等,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于现行制度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客观分析,补充遗漏或者滞后的制度内容,从而提高制度内容的系统性。而且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馈意见,定期进行此类意见的汇总整理,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制度内容,提升制度内容的实用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普及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也成为建筑企业关注的问题。精细化设计管理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对工程各环节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功能性和美观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建筑风格内容进行优化,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卓旬,徐艳红,吴正刚,许庆江.装配式建筑机电系统BIM模型精细化设计研究与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5):1~7.
  [2] 王玉松,吴寿清,吴映栋,姚开明.装配式建筑精细化设计在别墅项目中的实践与探讨[J].浙江建筑,2019(3):4~6+13.
  [3] 杨留学.预制装配式建筑精细化设计方法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3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