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完代一合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初中生掌握古诗词表达手法、作者通过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等基本内容,而通过教师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就成为难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想内容  诗词意象  表达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63-01
  语文学习无论哪一方面都是需要深厚的积累的,积累的知识达到一定量后才会发生质变,对于语文教师而言首先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积累能力,让学生养成日常阅读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需要学生的阅读与积累,训练学生的阅读语感。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是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就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加深巩固,大致可以从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表达手法、意象内涵、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入手研究。
  一、把握古诗词思想内容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古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初中阶段主要让学生学会从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了解作者想要通过诗词寄托怎样的思想感情。只有深入的挖掘诗词背后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诗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千古流传的名句,点出泰山的高峻,衬托出诗人的雄心壮志。全诗以“望”字为主旨,却句句未提“望”,但通过阅读就会发现实则句句都有“望”,从作者的生平经历来看,诗作写于杜甫青年时代,充满着青年时代该有的浪漫与活泼,再细细研读诗文也会品出作者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勇于攀登泰山的无畏精神。通过诗作的学习让学生从中把握写诗的技巧与语言的有效运用。
  二、鉴赏古诗词表达手法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的区别及使用,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基本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的内容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在诗词的创作中作者也使用较多的表达手法来让文字变的生动、形象,感受文字带来的另一种魅力色彩。
  例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作者在辞官回乡途中有感而发创作此诗,此诗创作背景正值鸦片战争爆发前,所以诗中处处透露着诗人爱国忧国的感情,也可以从中窥见诗人毅然辞官的决心。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将“花”比作国家,抒发自己忧国之情和辞官离别的愁绪,整首诗将个人的家国情怀与雄心抱负结合起来,生动的再现了作者的情感。很多诗人都会将自己的家国抱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剩下的留给后世去思考。
  三、赏析古诗词语言魅力的培养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赏析诗词语言魅力的能力,可以从诗词中惯用的典故、作品的写作风格等方面入手,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剖析诗词呈现出来的独特的魅力。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诗词语言的魅力,剖析不同的词句所蕴含的涵义,挖掘更深层次的诗歌内涵。
  例如杜牧的《泊秦淮》,诗人看到此情此景有感而发,寒夜漫漫,诗人借朦胧水月交融之景渲染出诗作的整体气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感慨国家兴亡,而達官贵族们却不务实事,从而将历史的遗留与国家的衰败结合到一起,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细细品味其中语句竟有别一番风味,这大概就是古诗词中语言的魅力了,透过深层次的诗作表面感受到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四、了解古诗词意象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古诗词鉴赏中还有一重要的方面即是要让学生掌握每一意象的深层次涵义,通过对诗中每一字每一词的推敲,感受作者所要寄托的真正的感情,偶尔寄情于景,偶尔托物言志。诗词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经典文化,初中生对于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多方面入手。
  例如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流传千古,国家支离破碎,一封家书难得似比万两黄金。作者想到战火连续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多么渴望安定的局面得到一封家书,寄托家人的思念与平安。“白发”也是在这种局面下愁出来的,深深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以及忧国忧民、思念家人的心情。语言在表达爱的时候变得苍白无力,在表达恨的时候却又锋利伤人,诗人们能够通过诗词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掌握好这个度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诗词是中国的经典,应当被传承下来,透过语言感受深层次抒发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来抒发自己的胸襟,初中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晓芸.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9(30):51.
  作者简介:
  完代一合(1973年1月-),男,甘肃合作人,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8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