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吟诵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所占比例不小,也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打基础。吟诵是从古流传至今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于现代人而言,能更好地从其中领会到诗词当中的思想感情和悠长意境,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吟诵教学  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2.154
   古诗词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还传承着很多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了解到人情世故,还可以让他们设身处地领会到情感方面的教育。为什么偏偏要对古诗词进行吟诵呢?是因为古诗词最先在没有书本印刷出现的年代,甚至在没有文字的远古,吟诵才是最好的传承方法。所以在情感缺失体验不丰的今天,我们需要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吟诵。
   一、教师要意识到吟诵的重要性和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吟诵不是简单的读或者说。吟,歌吟也;诵,讽也。吟诵,即一种自由风格的饱含感情的歌唱形式。吟诵,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普通话是否标准,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会划分章节和停顿。众所周知,古诗词最先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可能同一篇古诗,不同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历进行划分和停顿就会造成不一样的读感,这也正是每个人都有一本自己的唐诗宋词的缘故。吟诵,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比单纯地让学生去刻板记忆更有优势。吟诵,还要求教师给学生扩展平仄的课外知识,学生不仅能增长见识,还可以更加科学地使用吟诵。
   二、教师可以运用吟诵教学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情”
   吟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遍遍的吟诵中同诗人词人产生一种“共情”作用,让学生的情感教育更加丰富和细腻。比如,朱自清在自传中写到,“我到现在还记得国文的那位老先生在诵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的时候泪流满襟的样子”。这就是在吟诵中和作者仿佛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带来情感上的共鸣,也正是学生需要在古诗词当中学到的情感体验。又如一些诗词,必须要通过吟诵才能让学生懂得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学习中,沿海地区的学生要怎么才能领会到,塞外一望无际的黄沙上的烟在飘动的情况会是直的,潮湿地区的学生怎样才能想象出在一根线的尽头落日映在长河里的波光粼粼的景象。教师不可能强求每个学生都阅历丰富旅游全国,但是古诗词要传授给学生的内容里就包括让每个学生能够“秀才不出门,遍观天下景”。再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之后山河草木杂多满目疮痍,花鸟都落泪的场景不经过一番饱含感情的吟诵,怎么能让一出生就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懂得这种凄凉和悲恨之情?又怎么能让学生懂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爱国大义?所以,古诗词的吟诵教学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上的最好的一课,因为学生能从吟诵中与作者感同身受。
   三、教師可以运用吟诵教学让学生方便记忆与背诵
   学生通过对古诗词进行吟诵,还可以增强自己的形象记忆与联想记忆,告别以前的、古板的、刻板的死记硬背,不仅方便学生背诵,还能让学生记忆更深刻和长久。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课之前,推荐学生下载歌唱版,然后在课后自行倾听,学生对音乐的喜好会促使他们记忆歌词,这样对教师的后续解读和赏析课也很有帮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歌唱版本中体会歌唱者是怎样的情感,思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首词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自主地对这首词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另外,一些古诗词之中所用到的典故,可能是在之前的诗词学习中遇到的,学生就可以做笔记积累下来,方便自己在回顾复习的时候能够进行联想记忆,记得更牢。不仅如此,对于有些佶屈聱牙或者篇幅较长的古诗词,学生在碰到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破坏学生的学习情绪甚至可能导致不愿意学习,降低教学效率。比如,在杜甫《石壕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优秀的吟诵音频让学生降低对它的防备,引导学生感受每一句都是描述了不同的场景,每个字词都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再让学生进行“删减”活动,即让学生试着删减诗词内容,看看删减之后的诗词还可不可以达到之前的效果。如果学生不能,教师再要求学生背诵原文,学生的抵触心理就会减轻很多。
   四、教师可以运用吟诵教学帮助学生把握古诗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古诗词的韵律感,也是一种只能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靠学生自己把握的东西。比如有人对苏轼和柳永的词的评价,“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韵律感不外乎是个人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那么节奏感就是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而做出的停顿和换气,在没有标点符号的时候,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没有它的道理的,学生在这样反复的诵读中,从陌生到熟悉,从拗口到朗朗上口,从漠然到“共情”。节奏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读感”,在学生进行试卷上的课外阅读的时候,能让学生迅速地找到感觉和方向,节约自己的做题时间;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诗词的感情和意境,一通百通,在学生做试卷的课外古诗词赏析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地通过诵读找到共鸣。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上,教师可以观察到语言或者文字的使用习惯或字词涵义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要求背诵和记忆时,学生会觉得这是一门“苦差事”,因为古诗词对于他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拗口和生硬,要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要义是相悖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学习兴趣和好的印象,从而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学生对古诗词有着刻板的印象,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也觉得一筹莫展。那么吟诵的重要性和优势此时就崭露头角了,吟诵教学便于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形象记忆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发现古诗词的韵律之美,让学生看到古诗词的经典之美,让学生激发起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如何让学生富有兴趣地学习古诗词,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才能唤醒他们的内在动力,才能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古诗词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仅仅只是笔者一个人的看法,希望会有所帮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2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