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诗文吟诵教学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吟诵是古代读书法,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中华传统读法,古代教育最基本的学习和教学方法。自古以来,所有的汉诗文都是吟诵的。近代以来,随着私塾的消失和新式学校的开始,吟诵逐渐淡出课堂教学。百年前,在西方读法的影响下,产生了现代“朗读”“阅读”。为避免混淆,学术界探讨另用新词代替“读”,叶圣陶、赵元任首先用“吟诵”统称汉诗文的传统读法。2009年,召开第一届 “中华吟诵周”活动,学术研讨会提交报告,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文确定名称为“中华吟诵”,简称“吟诵”。
  近十年来,随着吟诵的推广,在全国各大、中、小学,吟诵教学又蓬勃兴起。“忽如一夜春分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笔者在学校、班级实施“吟诵课程”已有多年。凡是从汉语的特点出发,遵循汉语韵律创作的诗歌,都是可以吟诵的,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白话诗歌。古代也有很多白话诗歌,也是可以吟诵的。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谈古诗文的吟诵教学。
  怎样教吟诵
  先指导诵读 吟诵教学的第一步是“诵”好。这个诵,不是“朗诵”。吟诵的关键是代代相传的读法规矩,也就是吟诵的方法。而是要依照吟诵规则的:“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依字行腔、依义行调……”
  “平”指平声字,包括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仄”指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字。“平长仄短”指平声字要拖长音,偶数位置的平声字和韵脚字更长;仄声字发音要短而促。而什么是“依字行腔”?就是按照字的读音去吟诵,不管是有旋律的吟咏,还是没有旋律的诵读,都要从字音出发,不能倒字。
  在正确文读的基础上教“吟” 学会了什么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依字行腔”,再学会“依义行调”,基本便可以自由吟唱汉诗文了。
  什么是依义行调?就是调整字句之间、段落之间的音调关系。每个字都可以选择任何一个高度组合起来,字和字之间高低起伏的旋律关系就叫做调。
  吟诵在汉诗文中的价值
  吟诵的音律美,让汉诗文好听好记  如果没有对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无法感受诗文中所蕴含的意向、情趣之美。而要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仅有读是不够的。吟诵是关于字音高低、轻重缓急的定性不定量的读法系统,而且有音乐性,是言外之意的主要载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儿童更喜欢唱歌,唱着歌儿学习,很快乐。唱,最能打动学生的心。
  在《寒食》吟诵教学札记里,简单记录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快乐。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阴
  凉风飒飒,秋意袭人。我提前五分钟进班。
  打开电脑,一起听陈琴老师吟诵的《寒食》,我也是第一次听陈老师吟诵这首诗,觉得好听极了。问学生们好听吗?他们也说好听。一脸认真和喜欢,不再是刚学时的人云亦云。先认真听一遍,再反复跟着吟诵几遍,学生们意犹未尽状。徐老师说过,对于初学者,是可以模仿的。我说,还有徐老师吟诵的,今天不听了。可他们坚持说不行,要听。我告诉他们不管是徐老师的调还是陈老师的调,都是遵从吟诵的最基本的规则。听了几遍,跟着徐老师吟诵了几遍,才算满足。再复习《静夜思》,我吟诵了一遍,学生们鼓掌。我说:“我根据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先确定那句高,然后再确定一句诗里哪个词高,哪个词低,基本就把这首是给唱出来了,每个人都可以唱啊。”
  吟诵的声韵美,帮助深化理解古诗词 刘大櫆说:“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声韵是一扇门,由此进入才能看到诗歌的全貌。
  以《春晓》为例。这是一首古体绝句。在诗文中,出现上声韵和上声字,通常表达婉转温柔的情绪。“春眠不觉晓”,这个“晓”是韵字,应该拖长,拖多长呢?按照吟诵的习惯,一般要拖整句的一半那么长,就是前面四个字加起来多长,这个“晓”字就拖多长,一读起来,“春眠不觉晓----”,这样一来,上声温柔婉转的感觉就出来了。通过吟诵,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早晨是一种怎样的情意了。“处处闻啼鸟----”,“鸟”是上声,是韵字,拖长读,上声的感觉出来了,这句诗的意思出来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通过吟诵才能表达表达出来。“夜来风雨声”,没有上声韵了,风雨变得无情了。“花落知多少----”在吟诵声中,作者对那些花珍爱可惜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上声韵为这首诗奠定了基本的情感基调。只有吟诵,才能帮助深化理解古诗词。
  再以陆游的《钗头凤》为例:“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上声韵拖长之后,那种温柔婉转,醉人心脾,这是陆游在回忆新婚的场景。然后换入声韵:“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错!”入声的顿挫带出的哽咽之感,令人心碎,这是陆游在回忆离婚后的场景,对比多么明显。所以说,韵很重要,声调也很重要,整个的声韵都很重要。吟诵才能真正地帮助理解古诗词。
  结束语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诗文教学必须得吟诵。吟诵,是学习汉诗文最好的方法。以上是笔者这些年在吟诵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实践与思考。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田家炳小学;铜陵市金口岭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