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学古诗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诗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古代汉语的特点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读、诵、吟、唱”教学和“画”出作品这两种教学方法能够对义务教育阶段古代汉语教学起到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古诗文;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古诗文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其特点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应该说效果还不错,所以不揣冒昧,献丑于各位同行。
一、“读、诵、吟、唱”教学
诵读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基础。所谓“读、诵、吟、唱”教学是指:(1)读。朗读是在把握文章节奏基础上的实践。关键在于能字字清楚、郎朗上口、有节奏感、能读出文章的意蕴。在逐步的训练中使学生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2)诵。教师应在对课文略作讲解的基础上,给学生示范并指出要点,这就是要有较强的节奏感,意境表达到位,能确切地传递出诗人的情感,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3)吟。古代文人有自得之乐或意兴奋发之时,将文章或激越、或低沉、或浅诵、或吟哦,这就是吟。其要点是尾音的颤动、修饰和延长。(4)唱。一般来说,“唱”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诗歌教学。它是把握诗歌格律和音乐性的重要方法。《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人怎样唱诗,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所以要唱诗,就要结合已经谱曲的古代诗歌来进行。相对而言,“读、诵、吟”三种方法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无论何种文体都是通用的。而“唱”则侧重运用于诗词曲的教学。通过反复地“读、诵、吟、唱”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古代汉语语感。
二、“画”出作品
作为文學作品,它必然有着自己的形象。无论是哪一种文学体裁,都以自己的形式反映着生活的形象。理解古代诗文,首先就是要领悟和把握古代诗文的形象。“画”这一方法的运用,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把握诗文的内在形象,理解诗文的内容。但是,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是不能与美术作品相比的,由于文学作品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同时也由于文字本身的抽象性和具象性,以及文学作品自身形式的制约,使得文学作品的形象有了一种动感、跳跃感和不确定性。
要“画”出文学作品的形象,无论何种文学体裁,都应该首先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画”,也就是想象文学作品反映的画面,感悟文学作品的内在形象。然后再用画笔画出自己的理解。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形象。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或者是叙事性作品中的重要情节。(1)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课《古代诗词五首》为例,其第三首诗为白居易的律诗《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湖早春优美景色的诗歌,在具体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独立画一幅“钱塘湖早春图”,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评比。最后在班上举办了一个小画展。通过练习,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内容。(2)又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课《杜甫诗三首》为例,其中第三首诗是《石壕吏》,教材中有一幅插图(内容是“老妪前致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①图中有哪些人物?②他们在干什么?③人物表情有什么不同?④老妪都说了些什么?⑤石壕吏都可能说了些什么?来引导学生对插图画面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理解这首叙事诗的主要内容。课后要求有兴趣的学生不妨以本文为素材,创作一套题为“杜甫石壕历险记”的漫画,进一步加深理解。(3)再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7课《岳阳楼记》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第三、四段分别为这两个段落各配一幅插图,特别要求抓住景物特征和人物的情感特征。在学生画好插图之后,又将两幅插图进行了比较,使学生更深地理解了“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人生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高尚情怀。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以上两种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一般来说,都适用于各种古代文学作品,但是各有其特点:在“读、诵、吟、唱”教学中“读”和“诵”是这一教学的关键,只有通过熟读成诵才能使学生准确把握各种古代文学作品的节奏或格律特征,而吟、唱诗歌则能使学生逐步领悟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画”出作品这一方法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或者是叙事性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在具体运用时,还要注意学生年龄、能力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戴军.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4):42;
[3]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42-46.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