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为古诗词的审美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了一定的比重,这些古诗词蕴含着真、善、美的情感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是审美教育的最好资源。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渗透美育,并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为例,在诵读、品词、把握形象方面,提出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一些见解及做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美育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无疑为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渗透美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诗词的历史悠久,溢彩流芳,它宛如一朵瑰丽的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始终绽放在文明的世界里。每一首诗都是一位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重现,他们的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都有许多可圈可点让后人学习与传承发扬之处。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编了84首古诗词作为中学生学习的典范。这些古诗词蕴含着真、善、美的情感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达,给当代的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和情感资源。但是,一提起古诗词的学习,很多师生会立刻与考试联系起来,在大多人心中,诗词的学习意义可能就是中考中10分默写与5分古诗词赏析,所以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背全诗,背翻译,背重点字句的解释,这样的教学,只是考试的工具,何来美?学生的基本产审美与想象力慢慢缺失,学习的兴趣自然不高。
  笔者认为,诗言情,诗明志,诗育人。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应利用好古诗词这一瑰宝,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美的情操,培养美的品格,形成良好的素养。所以,笔者结合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来谈谈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一些浅见及做法。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写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受朋友之助终于建起一座草房,但却在风雨交加中被掀破的惨状。可是,诗人却没有停留在自己的坎坷中嗟叹沉沦,全诗不但写出了诗人宁愿自己受冻也要天下寒士欢颜的广阔胸怀,更是体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情感。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与现在的学生生活年代相隔甚远,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生活坎坷经历亦是学生陌生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他的情出于何因,但是,這是一首最能体现我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情怀的一首诗歌,也正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一典范。在这篇古诗的教学中,笔者最希望能藉此古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笔者定下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并联系诗人的身世处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能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
  一、反复朗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论性质,在诸艺术之中,诗与乐也是最近。”这很好地印证了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每一首优秀古诗词在平仄对仗及斟词酌句方面非常讲究韵律,读起来节奏感极强,如一首首流畅动人之乐曲。在教学中,要感受到古词的音乐之美,反复的吟咏,声情并茂的朗诵就是一法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之常用手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诗歌,有着自然流畅、节奏的鲜明的特性。全诗以七言为主,亦兼有二言、九言、十一言句式。其中的二言句式语气急促,语势有力,九言及十一言句式语气较缓慢,语势沉缓,读起来错落有致,情感跌宕起伏,诗歌节奏感和感染性极强。所以,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初步感知韵律。如第一段的韵脚有:号、茅、郊、梢、坳,都是押ao的韵,虽然一开始学生读得情感不是很充沛,但是,基本上七言的句式加上古诗押韵的特点,他们读起来琅琅上口,把诗的节奏基本上是读出来了,诗的节奏之美也初步形成了。
  在接下来的感知课文时,还要特别抓住一些句子来探讨朗读的情感处理。如诗中写屋漏偏逢连夜雨,白天已遇群童盗茅,晚上又遇狂暴雨,被硬如铁又穿洞,生活之苦齐齐交织。但在最后一节,作者感慨“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下子,诗人杜甫处境的悲凉,内心的无奈,还有因自己的处境联想到天下众多百姓,那种心系天下,关心人间冷暖,有忧国忧民的感情全交织于此。所以我指导学生处理:“千万、大庇”重读,“天下”“欢颜”“安如山”等要声调上扬,“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有痛心之情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语速要缓缓而来。这就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澎湃之气势,恰当地表现了诗人人生虽痛但心仍系天下苍生,心中仍有所盼之激情。
  诗言情,情溢于读!凝炼的句子在朗读中,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起伏跌宕,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之美,如一曲动人之乐曲,让学生渐而渐之的走近古人,走近伟大的”诗圣”。在反复的诵读中,这首古诗已成为了伟大诗人感动学生的最美乐章!
  宋代大家朱熹曾经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确实,文不读难见其义,诗不读难悟其真情,我们后人要悟古诗词之真情至理,在众多法宝中反复的诵读是基本,只有这样,这些动人乐曲才能如静夜之梧桐细雨,点点滴滴奏心头。
  二、品析字词,领略诗歌的语言美
  古诗之美,不但在格律上,还在其语言。古诗词篇幅一般较小,语言凝炼,古人在写作时,往往一字一推敲,呕心沥血令到诗句一言一真知,可谓是字字皆写尽人生之苦与乐喜与悲,处处显其情感波澜起伏,蕴含作者对人生之感悟精华与处世真知灼见。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中,品析字词,才能领略古文化之语言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每一字一句犹如珠玉纷呈,字字皆是含晚唐兵荒马乱之际以诗人杜甫为代表的系天下的读书人之奔走呼告之音。在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号、卷、飞”三个字虽言不多,却把风之猛,风之狂写得栩栩如生,如在读者眼前。而作者作为一政府官员,生活难以为继,朋友帮忙搭建的茅屋居然不敌风之狂被掀顶了,而且是很狼狈的那种,但更让人不堪的是,一群孩子公然把茅草抱走了,空留作者在无力的呼叫阻止,最后只能“倚杖自叹息”,一个无助的形象跃然纸上。“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这更是让诗人的家雪上加霜,“布衾薄”,家之贫寒,雨不待人,命运也弄人啊。字字如珠矶,一点一点地锤击读者的心。一个饱受安史之乱而苦不堪言的诗人形象就在这一字一句中自然生动呈现在学生面前,但这样一个不幸之人,他却没有局限在个人的不幸之中,而是推己及人,想到的是“天下寒士”之处境,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却是希望有风雨不动的千万间广厦,不再让寒士们受冻。由已及人,想他人之所想,这是何等豁达之胸怀,何等高尚之情操?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是何等之让我们的学生动容!   《教育大词典》指出:“美育指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美化其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道德与智慧水平的教育。”笔者想,在诗词教学中品析字词,领略其语言的魅力,不正能让我们的学生美其心灵,净其灵魂吗?
  三、把握形象,欣赏诗词的形象美
  诗歌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形象的艺术。每一首诗词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为后世传诵,流芳千百年,这与它们凝炼的文字下呈现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解讀形象是把握诗歌主旨和意蕴的主要途径。
  《茅屋为秋风所破》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诗人,所生活的年代与现在的学生生活的年代相隔久远,为何他能成为中国古文人中忧国忧民之代表呢,为何他的精神能为后人津津乐道且敬佩不已?走进这首古诗,我们就可以明晰地为学生们揭开原因。
  教学中,在分析诗人形象时,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借助想象,说说你所‘见’到的诗人是一副怎样的模样?”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写出了诗人疲惫不堪,沧桑不已”;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写出诗人家境贫穷,潦倒不堪”;
  一个穷困潦倒、蓬头垢面、饱经沧桑的形象已然出现在学生眼前,这时,我又顺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他是否仅为自己的不幸嗟叹?”
  “没有,他这时候惦记的是天下千千万万的寒士,最后一节诗写了他宁可自己冻死也希望能换来他们的安居,让他们一展欢颜!”
  一个推已及人,用炽热的心忧天下的忧国忧民的伟大形象立刻就立在了学生的眼前,一个崇高的形象,一个美好的灵魂烙在学生的心里。
  优秀的作品之所以优秀,往往是作者之痛苦经历代表着社会的痛苦,是时代的印鉴,他发出的呼吁成为时代大多数人的呼吁,他所代表的精神是历史长河中照耀下一代的航灯。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熏陶感染的美育作用吗?这比起枯燥乏味的大道理说教效果胜千万倍。所以,往事虽已逝,但他们所创作的古诗词文化却如天上之明星一样闪耀,一直在指引着我们后辈,他们的优秀品质与伟大人格一直是我们学生在成长中的典范!
  朱光潜在《诗论》中说道:“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每一首古诗词都演奏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闪烁着点点感人的人性之光,只要我们教者能在教学时因势利导,运用恰当的方法,指导好学生善读、善品、把握形象,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语言美、形象美,相信,这些文化瑰宝一定会让学生心灵锃亮,审美情趣一步一步地跃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0-75.
  [3]朱光潜.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115,4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