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卢芳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传统单一的学习教材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满足更高的学习要求以及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一个教学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语言,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利用语言来传授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自己要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准确传授教学内容。而学生接受知识并对外反馈,也必须借助语言的表达,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一件必要的事。
  一、学生为什么要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一)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语文课程作为和语言密切相关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责无旁贷。这种能力的培养分为两个部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以及准确地输出和表达。语文课程中有大量的阅读任务,对于较为复杂的文章教师要运用自己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将知识化难为易。接着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并掌握这些新知识。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山行》时,教师需将艰涩难懂的诗句转换成学生能够理解的句子,通过师生间的口语交流,学生体会古诗的内容与情感,才算掌握了这节课程内容。在最后的背诵和写作任务中,学生将已经消化的知识,用自己的口语和文字进行表达。这种吸收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
  (二)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和沟通,基本通过口语的交流。普遍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口语表达障碍,语言口齿不清,思维逻辑不强,造成他们无法组织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是语文课程重要的学习任务。学生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总会体现出不同的人格魅力。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一些口语交流的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勇气与自信,进而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一)课程教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针对于课本内容的阅读学习。但课文中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真正能吸收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在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中,实践课程的学习应用得到推广。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具體来说,在课本阅读内容的学习过后,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内容,把课程的认知目标,转化为情感和态度的目标。利用课后阅读,让学生进行口语的重复叙述,也可以达到锻炼交际能力的目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模仿他人优秀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平时阅读文章时,注意对话类型的句子,不一样的口语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给人不同的感受。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做一些交流练习。例如,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开展“分享我的阅读”口语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准备自己平时喜欢的课外阅读读物,用自己的话把文章有趣的内容用口语向大家分享,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问解答,充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这样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氛围,形成语文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将自己理解和吸收的知识用口语表达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及时的给学生鼓励,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愿意主动地进行口语交际。
  (二)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开发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枯燥沉闷的教学方式起不到好的效果,此时要求教师具备灵活运用教学方式的能力。在语文阅读的课堂中,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用口语表达出来。教学用平等温和的交流态度给予客观的评价。既要指出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不足,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出适合的建议,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演绎。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材中《陶罐和铁罐》的寓言故事,请学生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进行分角色朗读,再鼓励大家尝试情景演绎,把肢体动作和语言神态展现出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口语和肢体语言的表达,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充满乐趣的课堂设计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仅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的口语交际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会阻碍学生的真实表达。只有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才能让学生敢于相互交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权威者的形象,主动向学生进行口语互动交流,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获取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没有顾虑地表达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自己喜好阅读的文章类型,可能是一些幽默的漫画,有寓意的搞笑文段,等等,并不像学生想象的那么有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大家乐意与教师进行口语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有趣的文章。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后,如果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还是不高,则要思考教学氛围是不是需要改善?如果学生不愿意配合自己的教学互动,或许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且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宁愿默不作声,却不主动提问。说明阅读教学的课堂氛围还不够轻松,日常的教学管理不够民主和自由。教师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才能营造更好的口语交际环境。
  三、关注学生课堂之外的口语交际,树立起积极的口语交流意识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书更要育人,学生品格的养成与教师的教诲关系密切。而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口语交际能力,往往更能反映其真实的个性与特点。例如,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学生能否通过口语交际解决问题;学生在向家长表达诉求时,能否用恰当的语言达到目的。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口语表达,还要观察同学之间口语交流的表达和对家长生活化中的口语交际情况,综合判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采取不同的引导措施,对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接触外界的途径很多,求知欲旺盛的年纪容易受到网络和影视综艺的影响。学生可能会模仿网络上的各色人物的言行,其中好坏参半,这些特点会体现在日常的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也要明确,学生具有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代表成长为优秀的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引领学生正确的表达自我。
  四、结语
  小学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强、求知欲旺盛,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利用语文阅读课堂的语言优势,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通过阅读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扩展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下个阶段的学习做铺垫,也为学生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做贡献。教师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我,何尝不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呢。
  
  参考文献:
  [1]林筱敏.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J].华夏教师,2019,(06) :22.
  [2]屈鹂,马仲科.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24) :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4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