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水利工程屬于利国利民的项目,需要充分关注施工技术要点,结合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围绕边坡施工、防渗墙等方面分析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为现代化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提供指导,提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工程的有序、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边坡施工;垂直度;防渗墙
  水利工程建设显著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工程施工技术正逐渐优化,只有严格控制水利建筑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细节把控,才可有效提升水利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1边坡施工
  1.1锚固施工
  边坡加固施工一般利用锚固技术,该技术包含锚杆、锚索两类,不会对岩体造成损坏,被广泛应用于边坡施工中,可靠性、抗干扰性较强。预应力锚索包含外锚头、内锚头、锚索体等结构。其中,外锚头利用后张法,通过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在使用后张法施工时,可以对水泥浆进行一次性灌注,形成均匀的张拉受力状态,优化混凝土稳定性和强度;内锚头由水泥浆、砂浆等胶结料制成,在使用预应力锚杆时,施工单位一般会依据工程情况,对锚杆的孔距、孔径完成选择。
  1.2抗滑结构施工
  混凝土抗滑结构包含混凝土抗滑桩、沉井等方式。其中,抗滑桩的应用范围较大,当滑动面的倾角较小,则治理效果良好。抗滑桩间距、平面位置、排距等和滑体的含水情况、密实度、滑坡推力等相关。当抗滑桩开挖到3~4米时,需要在井壁上喷30~40厘米混凝土,并对情况良好的井壁通过喷锚挂网、打锚杆的方式完成支护;混凝土沉井属于框架结构,需要分分部进行施工。沉井在工程中具有抗滑桩的功能,同时相当于挡土墙,在设计时主要结合基坑施工条件、受力情况、场地布置等方面开展工作。具体方式包含沉井制作、平整场地、沉井下沉和填心等工序。下沉需要借助人力开挖,按照“先挖中间、后挖四边”的方式进行,当沉井就位后,应首先清洁基面,设置直径为25毫米锚杆,间距2米,深度3.5米,其次浇筑强度C15混凝土进行封底,最后在填心工序中采用100号毛石混凝土结束施工。
  2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2.1确保垂直度
  通过使用经纬仪定位塔架、搅拌机机身的位置,确保塔架垂直度在1/1000内,防止因垂直度不满足要求发生安全事故。在搅拌机机体中加设自动偏斜报警设备后,可在机器出现偏斜问题时,施工设备完成自动报警,及时通知工作人员结合塔架偏移度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满足施工规范、标准要求。
  2.2提升泵排量
  一般防渗墙在施工中需要运用三个平行挤压泵,保证浆液可以正常运输。通过在施工现场加设喷浆记录仪,实时记录喷浆情况,提升防渗墙的施工水平。在具体工作中,部分施工区域底层情况不佳,会对防渗墙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应借助提升泵排量来提升喷浆压力,优化施工质量。此外,工作人员需要确保防渗墙的厚度达到施工要求,通过科学增加钻头直径,确保孔位防线和钻头对准,并将误差控制在3厘米范围内,使搭接厚度满足工程要求。
  3围堰施工技术
  围堰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建设永久性水利建筑设施搭设的临时维护结构,避免土、水进入建筑施工位置。一般围堰施工包含两种。其一,土方围堰。该技术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包含“过水土石围堰”和“不过水土石围堰”两种,如李家峡、龙羊峡等工程直接浇筑混凝土心墙;铜街子、葛洲坝、龚嘴、大峡工程、长江三峡等均利用堰基覆盖层完成防渗工作,在堰体中打孔成墙。其二,木板桩围堰。该技术适合面积和深度不大的基坑,若水较深,可利用双壁木板桩,在中间填土,高度低于6~7米。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工作人员在开展水利施工时,需要全面分析工程项目,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对工程围堰、抗滑、防渗等模块加强重视,科学选择施工技术方案,为优化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9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