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在本文中,将以祁连山为例,对当地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应的提出改进对策,为提高祁连山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起到参考作用,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path to conform to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take qilian mountai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loc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It plays a reference role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Qilian Mountain area 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qilian mountain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
  1  祁連山自然环境概述
  1.1  地理条件
  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地处甘肃省与青海省的交界位置,该区域内有多条东南、西北方向的山脉,祁连山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山岭,而是由高山及平原共同组成的庞大山系。祁连山脉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为200公里,海拔在4000~6000米之间,所占面积达到3306平方米。祁连山脉大多数为冰川地貌,为此也被称之为雪线,气候类型为大陆性气候,四季不是特别分明。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导致祁连山的自然景观与生物种类有着特殊性。
  1.2  生物种类
  祁连山所处海拔区间较大,导致了温度层次性明显,不同的海拔区域所生长的植物种类是有所不同的。祁连山的植物分布呈现出垂直规律,出现了山地草原、高山草甸、荒漠、山地森林及高山冰雪等不同的植物带。祁连山地区存在较多特色植物类型,尤其是原始森林内,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15.7万平方米的植物资源,是甘肃及青海地区最大的林区。生物种类及植被面貌也直接关系着祁连山地区的人文风貌的独特性,同时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紧密关系。
  2  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优质资源严重破坏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祁连山地区大量的优质资源被浪费,植被严重退化,有些地区的林木植被退化成低矮的灌木林,草场面积不断缩减,植被覆盖率降低。草场的退化直接导致载畜能力下降,甚至有些地区草场退化成了沼泽地或者盐碱地,原本的优质草场退化成四五级的劣质草场,无法有效满足牲畜的食草需求。而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因为天气原因,祁连山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持续加剧的干旱导致土壤蓄水量明显下降,进而植被退化;另外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抽水或者毁林开矿行为严重,加剧了植被退化,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等等生态问题,不仅影响了祁连山脉的生态平衡,同时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2  缺乏完善的生态文明工作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工作内容是较为全面的,需要由多个地区、多级政府、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完成。但是从祁连山以往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来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这一个部门负责的,明显的建设力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国家提出的工作要求。同时,祁连山地处甘肃省与青海省交界位置,若单纯由一个地区的管理局负责,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并且管理权限上也有一定局限性。该工作机制是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的。
  2.3  农牧民以牺牲草场资源增加收入
  祁连山地区的农牧民收入渠道过于单一,大多数都是从事传统的农牧与种植行业。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原本圈划的农牧区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农牧民的致富需求。所以,当地农牧民在缺乏其他收入渠道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乱砍滥伐,对当地的草场造成了严重破坏,另外也会加剧水土流失,进而出现荒漠化问题。
  2.4  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缺乏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在当地领导干部及人民群众严重,发展经济,提高GDP便是所有工作目标,地方政府也将GDP增长幅度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在这样传统的工作观念下,虽然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土地出让、招商引资、二三产业发展等,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却是严重不足的,缺少明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工作思路,只是简单的完成上级下发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对于祁连山国家森林工原保护局行使职能所用的资金也是通过财政拨款获得的,缺乏资金的支配权,无法有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另外,当地的人民群众,更是缺少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自己无关,为此不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   3  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3.1  优化生态环境空间资源配置
  第一,落实主体功能划分,与国土空间布局相结合,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对红线内内容进行全面严格管理,借助网络技术建设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管理平台,并且加强红线数据绩效考核,从而对祁连山地区的红线管理政策进行评价。另外,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明确乡镇发展规模等级,以红线倒逼的形式明确城镇开发边界,加强中心城区的空间引导作用,对城镇空间用途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实现城镇生态形式及功能得到优化,提高生态植物所占比例,实现绿色城乡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第二,加强生态空间布局的保护与分级管理,将河西内陆河流定位为“水源涵养补给保护区”,将祁连山地区定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针对保护区工作建立专门的工作队伍,制定专项规划与专项资金支持,以此构建活力满满的生态系统;第三,加强资源的管理控制,实现各项资源的高效利用,包括水源、土地及其他能源,建立城乡土地资源的市场流转机制,加强水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矿产开发合理规划,关停小型私营开采公司,从而推动祁连山从传统矿业生产朝着绿色生产转型。
  3.2  打造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
  首先,打造绿色戈壁产业,將戈壁作为农业发展与转型的着力点,以戈壁为载体建立绿色生态示范区,建立以种植、饲养、菌类及肥料为一体的循环生产体系,开拓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构建专业且时效性强的农产品信息平台,拓宽农民销售渠道,了解更多销售信息;第二,推动生态工业建设,所谓生态工业就是在传统工业生产基础上融入更多高科技、新能源的农业产业,丰富产业结构,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生态工业体系,保证原有的生产能力不降反升,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污染指标得到全面控制;第三,升级绿色文旅产业。祁连山地区的人文环境优质,为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为此应该将文化旅游作为祁连山服务业发展的推动力。加强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实行绿色放贷,改善优化金融环境,完善金融体系,为文旅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3.3  构建生态系统整体管理体系
  第一是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育工作。建立植物资源的用途管理制度,对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以完善,提高对退化草地及封山育林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祁连山地区的草畜平衡,以实现祁连山地区草原畜牧业的生态环境治理;对湿地进行分级管理,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找到可持续利用示范与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最佳平衡点;提高三北防护林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加林木面积,提高绿化水平;第二,加强生态退化区域的综合治理,对于草被退化、水源污染工作,要开展针对性与综合性治理,做好垃圾的处理;对已有的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实现对退化区域的全天候与无死角的监控,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实施沙地封禁保护,建立祁连山地区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管理体系,加强对沙土地区较多的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对肃南县、凉州县开展冰川保护工作,加强黑河、石羊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3.4  实行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对江河源头、水质良好的湖泊以及水源涵养地区,必须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水污染排放量的严格管理,提高排放水源的污染情况监测工作,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建设立节水型社会,对于祁连山地区要加强对河西走廊国家级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建设与管理;第二,加强大气环境的保护工作,提高工业生产大气污染源头的控制,建立与完善污染气体排放联控机制,对于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披露,明确企业排放量指标,并且结合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方式进行联动激励。第三,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级分类保护,对农耕用地进行分级管理,将耕地作为保护重点,统筹管理农牧用地、园林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准入标准,明确不同区域土地的使用方式,根据土地污染的风险等级建立保护制度,实现土地的分级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 涛,高 峰,王 宝,等 .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现状问题 与建议 [J]. 冰川冻土,2017(2):229.
  [2] 焉 军,赵 军,尚文忠 . 丹东市特色林业产业现状与发展规划 [J]. 中国林副特产,2013(1):75-76.
  [3] 王 燕,孙德亮,张军以 .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13(6):221-225.
  (编辑:李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2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