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宋代陶瓷的艺术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宋代由于改变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使得陶瓷等手工业得以在全国范围的竞争下迅速发展,制瓷工艺在前朝的基础上获得极大的突破,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装饰手法、装饰纹样和造型三个方面来分析宋代陶瓷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宋代陶瓷;装饰;造型
  [中图分类号]J520.9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2-0010-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凌晨昊.浅析宋代陶瓷的艺术特征[J].天工,2020(2):10-11.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大量新兴商业城市的崛起,这些城市不仅是陶瓷的市场,同时也是陶瓷贸易的集散地,加上宋代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宋代陶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盛时期。据记载,当时许多酒楼茶坊以器皿精洁为标准,陶瓷成为皇室贵族装点居室、观赏收藏的陈设品。当时从东南亚大量进口各种香料,瓷盒广为烧造,还出现了专门制造瓷盒的家庭作坊。斗茶风尚从宫廷传入民间,建窑生产的黑瓷茶碗是最受欢迎的斗茶用具。宋代陶瓷对陶瓷美学的贡献在于丰富了釉的质感,出现了乳浊釉、结晶釉、石灰碱釉等新品种。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还形成了六大窑系,如北方的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以及南方的景德镇窑和龙泉窑,在前朝的基础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一、装饰手法
  宋代陶瓷装饰手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笔绘、色釉等,通过工匠们的技艺和构思,与器物造型结合得相得益彰。刻划印剔是此时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被多个瓷窑系统使用。如定窑,刻花技法往往与篦划纹结合,印花通常装饰在碗盘的里部,特点为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密而不亂,由于其纹饰直接取材于定州缂丝和金银器,所以从一开始就非常成熟,没有经历过从初创期至完整的发展阶段。磁州窑装饰技法极为丰富,主要有:白釉划花,使用尖锐的工具在碗盘等器物上进行装饰;白釉剔花,剔除纹饰以外的地,使得纹饰具有立体感的同时还使黄褐色地衬托出白色纹饰;白釉釉下黑彩划花,在瓷胎上施以白色化妆土,用黑彩进行绘画,后用尖锐工具刻画出内部细节,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而成;珍珠地划花,集中于河南登封曲河窑,别具一格。耀州窑在宋代早期以刻花技法为主,这种技法来源于越窑,分为两种类别:其一,以浮雕方式刻两层莲瓣纹;其二,随意刻一种花卉纹。中期以后,刻花技法渐趋成熟,并且出现了印花工艺。龙泉窑由于受到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也使用刻花技法装饰,通常与篦划纹、篦点纹结合,此外景德镇窑青白瓷也有刻花印花装饰的。
  笔绘技法的使用主要集中于磁州窑,磁州窑继承了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技法,并且将其发扬,创新了釉上彩的新工艺。磁州窑的绘画集中于白釉釉下黑彩的瓷枕上,题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景,如马戏、婴戏、熊戏等,以婴戏图最为丰富,此外在瓷枕上往往还题写诗句和民谚,甚至是宋金两朝流行的词牌曲牌。其他品种如白釉釉上红绿彩,这是磁州窑比较珍贵的类型,是最早出现的釉上彩。此外20世纪70年代在江西省南昌县发掘的一处南宋嘉定二年的墓葬中,出土了几件吉州窑釉下彩瓷器,其中一件三足炉最有特点,采用酱褐地白花和白地酱褐花两种完全相反的方法绘制,极为罕见。
  宋代陶瓷釉色在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釉色丰富,如定窑的白釉、钧窑的窑变釉、景德镇青白釉、龙泉青釉、建窑黑釉等,按照质感划分则有乳浊釉、结晶釉、石灰碱釉,不仅打破了以往以石灰釉为主的单调局面,而且还丰富了陶瓷釉色的质感美。乳浊釉包括钧窑、哥窑、龙泉窑三种,其中钧窑属于北方青瓷系统,主要烧制一种蓝色乳光釉以及铜红釉,蓝色乳光釉占绝大部分,釉中含氧化铝低而氧化硅高,是一种二液相分相釉,可根据瑞利定律散射短波光,呈现出美丽的蓝色乳光,有天蓝、天青、月白三种,而铜红釉则是在高温还原焰下烧成,是中国陶瓷史上首次烧制成功的铜红釉。哥窑主要以开片作为装饰,“金丝铁线”是它的特点,形成了一种残缺之美,被文人士大夫所钟爱,釉面带有一种含蓄的油光,又像丝绸一般,其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龙泉窑在南宋中期以后发展出了梅子青、粉青釉的釉色,工匠们往往在胎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紫金土,目的是降低胎的白度,使釉色显得沉静,而且为了烧制出好的效果,必须挂以厚釉,一般需要两三层,所以当时的工匠创造性地使用了高温黏度大的石灰碱釉,使得器物的釉在烧制过程中不易流淌,同时还改变了以往石灰釉光泽度太高的特点,色泽柔和,为以后青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结晶釉则以建窑产的黑瓷为主,这是一种含铁结晶釉,因宋朝的饮茶风尚而广为流行,因釉面肌理的不同而分为多个品种,有油滴、兔毫、玳瑁等,不同的釉面肌理是氧化铁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气泡在釉层表面凝聚析出赤铁矿小晶体的缘故。汝窑作为一种石灰碱釉,釉色为天青色,虽有深浅之分,但都不脱离天青色的范畴,并且往往呈失透状,此外南宋官窑以及龙泉窑亦属于石灰碱釉。
  二、装饰纹样
  宋代陶瓷的装饰极为丰富,分为主纹与辅纹两类,以花卉纹为主,经过工匠们的巧手,通过多种装饰手法,与器物造型结合而达到实用与美的统一。牡丹纹在定窑、耀州窑等瓷窑产品中广为使用,由于其具有吉祥富贵的象征意义,被称为“富贵花”。牡丹花纹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有的一枝独放,有的缠绕连绵,有的相交环抱,有的两两相对,纹饰构图从写实出发,通过工匠们不受拘束的自由发挥,显得极为适宜得体。莲花纹来源于六朝时期佛教的盛行,随着历史的发展,其逐渐失去了宗教的含义而成为一种纯粹的装饰纹样,在宋代陶瓷上也广为运用,分为一花一叶、缠枝莲、把莲等形式。婴戏图体现的是孩童们追逐玩耍的场景,儿童们肌肤圆润,姿态各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钓鱼、玩鸟、赶鸭子、放鹌鹑、抽陀螺等,都是人们喜欢的生活小景。鸳鸯由于总是成双入对,所以一直以来象征爱情,宋代陶瓷上的鸳鸯或成对游于莲池之中或比翼双飞,甚至还有三只鸳鸯的画面,尤其以鸳鸯戏莲纹最多。鱼与余读音一致,因此鱼被赋予了富足、富裕的象征意义,宋代陶瓷上的鱼纹装饰主要有三类,分别是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成群相互追逐。鹿象征着“福禄”,因此也成为一种常见的装饰题材,鹿的形象姿态各异,有的奔跑,有的漫步,有的静卧,有的抬头四望,体现了鹿的灵动、可爱。此外,盆花、花鸟、龙、凤、鸭、鹤也是此时重要的装饰纹样。辅助纹饰作为器物装饰的点缀,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有回纹、钱纹、曲带纹、卷草纹、蕉叶纹、莲瓣纹等。纵观宋代陶瓷的装饰纹样,以各种动植物为主,它们无一不被倾注了吉祥美好的寓意,一方面体现了制瓷工匠们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造型
  宋代陶瓷造型极为丰富,如壶则有瓜棱壶、提梁壶、葫芦式壶、唾壶等,饮酒用具有盏托、注子、注碗等,瓶类造型尤为多样,如玉壶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洗口瓶、直颈瓶、多管瓶、蟠龙瓶、双鱼瓶、双耳瓶、瓜棱瓶、橄榄瓶、葫芦式瓶、琮式瓶、胆式瓶、净瓶等。每种瓶类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其造型特点有的源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的源于古代玉器,有的源于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力。如玉壶春瓶的特点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是具有宋代时代特点的典型器物;如琮式瓶,灵感来源于古代大玉琮;如蟠龙瓶,在其肩颈部装饰有一条蟠龙,极有气势,通常作为陪葬品;如橄榄瓶,因其形如橄榄而得名;如胆式瓶,因其形如胆而得名。此外,还有罐、灯、洗、盒、枕、渣斗、盆、花盆、尊、樽、炉、薰炉等各种生活用品和陈设品。渣斗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具,通常在宴会上用于存放鱼刺肉骨;盒在宋代烧造量极大,甚至出现了专制盒子的家庭作坊,其品种分为镜盒、药盒、香盒,以及装化妆品的油盒、粉盒、黛盒、硃盒等;而瓷枕造型可分为长方形、腰圆、椭圆、云头、花瓣、鸡心、八方、银锭、龙形、虎形、婴孩状等,如定窑的孩儿枕和景德镇青白瓷的童子荷叶枕是宋代典型的代表作。总体来说,宋代民窑陶瓷造型具有质朴、淡雅的特点,工匠们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融入创作中,使得器物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官窑器物多服务于贵族阶层,主要以陈设品为主,除了质量外更追求一种高雅的意境美。
  宋代陶瓷的装饰和造型都在前朝的基础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多样的装饰工艺还是师法于自然的装饰纹样和造型,都体现了宋代制瓷工匠们的智慧以及对于美的追求。总体来說,在宋代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陶瓷追求一种清淡之美,具有典雅平易的特点,其格调是很高的。宋代陶瓷的普遍发展为此后元、明、清制瓷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齐彪.陶艺的起源与流变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3]金文伟,杨青.陶艺六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2.
  [4]邹丽娜.中国瓷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凌晨昊(1993—),男,江西省南昌市,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雕塑。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
  (编辑:李艳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0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