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建立在诸多理论和条件基础上,这对作为我国大众思政教育重要有机组成的高效思政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符号含义共通性、文化境遇大致接近及心理认同三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高我国高效思政教学课堂效果的途径,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符号;文化;心理认同;马克思主义;传播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Junfa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330000)
  [Abstrac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based on many theories and conditions, whi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s an important organic compon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ymbolic commonality, cultural proximity and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e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lassroom, aiming at relevant educators. Provide reference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symbol;culture;psychological;identity;Marxism; communication
  当下中国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它是中国发展的精神食粮和力量源泉。我国历代优秀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大众化,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卓越成就。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华化、时代化及大众化一直以来是我国党政教育的主旋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及高水平教育的集中地,自然担任重要角色。近些年高效思政教学中过度重视理论研究,教材内容偏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介绍,未能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进行全面深入较少,导致教学灵活性与针对性欠佳。如何将马克思马主义大众化发展由“宣传”转变成“传播”已经是当下我国党政教育重点内容之,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中高校政治课堂重要作用已是当下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1]。
  1  符号含义共通理解角度
  “符号”是指代表某些特定意义的标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符号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可以说符号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没有符号,人类社会发展将会停滞不前。符号既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亦是社会发展中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与动物明显区别之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发展的智慧结晶,从符号含义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符号,是由不同作者、读者及传播媒介等主体赋予某些社会活动认知内容及情感的一个名词。
  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马克思主义表现形式为涵盖马克思主义的文字、语言、声音及图像等。从符号意义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是涵盖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观点、理论与学说的著作体系,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作者的著作和表达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语言、符号、图像、文字及其他形式的符号。从符号含义共通理解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传播就是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表达者、书写者,阅读者与受众等主体从马克思书写与表达过程中呈现的文字、图像等符号的共通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符号的一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识,在符号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其承载着马克思主义作家、书写者及传播媒介的时代特点。在不同时期,作为符号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同时代特点,其内涵略有不同。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稳定性很高,在不同时期,不同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的理解是不同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书写及阐述具有时代特点。此外,人类出于不同时期,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不同的,只有使用、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符号后才能对其理解透彻,方可确定此符号的的最终含义与意义[2]。因此在马克思大众化传播发展中,书写者与表达要想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以符合受众接受能力的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传播。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但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3]。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沿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大量文字的宣讲,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乏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此外在大量文字的堆積下,学生难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精准到位的理解。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加以精减,并加以修饰,以大学生能接受的语言、文字及图像进行“符号化”[4]。如在讲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理论时,可通过“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熟悉的题材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唯心主义缺乏事实基础,在实践中唯心主义将无处遁形。又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老师可以通过“南橘北枳”一词加以阐述,即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下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在进入中国后,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中作用下,其表现形式发生改变,与中国所处环境相适应。此外,广大思政课教师自身更要努力提升,强大自我,争取成为素质全面、能力强健者[5]。   2  文化境遇大致接近角度
  文化是指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一种代表特定阶段社会行为与价值的意义存在。换而言之,文化既是一种意义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规范的存在,也是一种影响和价值的存在。文化是人类活动与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文化有制约着人类的活动及社会发展进程,如果传统的封建文化就制约着我国清朝阶段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与传播是建立在文化基础跳上间的,文化境遇的大致接近是人与人实现友好交往、互动及共通性理解的前提性社会条件。从受众心理角度来看可知,接受传播是一个过程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不但受到自身社会地位和身份影响,还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的限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更愿接受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及理解能力与自身相对应群体的某些观点[6]。
  上文说到,人类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符号的形成与传播,人类将对世界和社会发展的理解加以修饰后形成符号,而后通过对符合进行客观、理解,将其应用于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交流中,这种文化的共通性理解促使人与人的交流更为通畅。如中国与俄国有着大致相近的文化境遇,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革命便拉开序幕。任何一个时代都在发生变化,在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时代变化呈现高速运转状态,其第一推动力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作为21世纪第一生产力,对人力生活环境和社会行为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科学技术是当下文化体系中重要有机组成,改变着时代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也有着特定影响。文化影响着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它也受到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就必须结合当下时代中国文化,在了解中国当下文化境遇的基础上,通过与当下我国国民文化境遇相符合的传播理念和方式达成目标[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现必须以文化境遇大致接近为传播基础,作为任何一方主体,首先应对自身价值观进行理性可观判断,了解受众对理论的读解与需求,从而实现针对性观点传播。
  大学生作为校园主义之一,其一直融入在校园文化中。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可知,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学习有着直接影响。做一个极端假设:在思政课堂中,教师通过文言文或者深奥的语言对理工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教授,势必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加之与学生日常学习思维习惯相悖,势必导致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当下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内容及习惯有着较高的互通性,将学习的实际指导意义放在首位。如理解我国制定“两个百年计划”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学习进度安排及个体发展规划,将国家发展理论与学生个体生活、学习计划紧密结合,继而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
  文化境遇大致接近可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提高个体交流及文化交流通畅性,高效思政教育亦可看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因此了解学生所处时代文化和校园文化,通过与文化境遇相接近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  交往心理认同契合角度
  社会心里学与传播学具有密切且难以分割的关系,可以说传播需要建立在社会心理学基础上,传播学包含于社会心理学中。认同是指人们就同一事物的看法、认知或评价等行为保持高度一致性。认同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契机,古言有“话不投机半句多”,正是在说认同在人与人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人与人交往的心理认同契机是指,一方如若要在思想或行为上影响另一方,首先应该赢得其心理认同。人与人交往的开始和持续都需建立在心理认同基础上,如果双方主体心理认同不一致则交流难以进行或进行非正常的交流。
  最为直观且常见的心理认同就是从众心理,在从众心理作用下,绝大数群体表现出群体性趋同愿望,只有少部分人不受外界影响继而保持独立性。从众心理是大多数人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群体规模大小、凝聚力大小以及群体权威性高低等都是从众心理重要影响因素,著名心理学家卢鹏指出群体的行为、情感、观念及信仰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源于人类的从众心理。个体出处于群体中,由于群体之间在长时间社会或群体活动中形成既定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被群体中的各成员相继模仿和操作,最终形成每个群体成员对其表现出遵从和顺从行为。如果某个体与此规范相悖,其归属感降低,安全感也可能随之降低,时间一久可能会转变其思维和行为模式,最终表现出从众。从众心理是个体寻找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一种心理行为和途径,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重要启示意义。假设马克思主义在某一群体中形成既定的行为规范,成为群体主流价值形式,通过群体之间的长期作用,多数人的主流思想势必影响少数人。马克思主义在此作用下便成为一种公信力量,逐渐成为社会群具有代表性甚至是统一的内在尺度,继而指导个人日常社会行为[8]。
  通过交往心理认同契合的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首先要有层次感,通过因地制宜及因材施教等方式进行传播。同理,在大学思政课堂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需强化大学思课堂乃至整个学生文化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大学生行为规范的一种内在尺度。这种认同感需要建立在层次分明且循序渐进教学模式下:第一,首先让学生从理论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而后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最后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间内在尺度,将马克思主义融入自我思想精神中,作为日常社会行为的准绳。因此在高效思政教育中要从学生认同感出发,达到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继而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我国思政教育主要阵地之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思政教育主要有机成分,造成其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相关理论,找出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突破口,达到提高我国大学思政教育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柳廷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探索——评《走进大众     思想的深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J].中     国教育学刊,2018(09):134.
  [2] 赵丽影.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模式与效     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 徐妍艳. 创建高校思政课思维型教学文化的研究与思考     [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33(20):200-202.
  [4] 徐甜甜.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大众”范畴[J].青     年文學家,2017(24):41.
  [5] 孔德生.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综合素养现存问题论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16,26(08):80-83.
  [6] 黄珑珑.马克思主义融入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路径探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03):119-121.
  [7] 孙莉萍,郭凤志.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制度自觉的     内在联动性[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0     (03):5-10+119.
  [8] 秦慧婷.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     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8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