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浦东:闯出新路“创”出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8年,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在为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会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努力探索实践。
  立法保障创路径
  根据《国务院关于上海市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浦东成为了“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领头雁”,对此,区人大主动作为,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4月2日,浦東新区召开“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专题会,提出了7项拟取消审批事项的建议。之后,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在浦东新区暂时停止实施旅游线路经营权行政审批的决定>的议案》。区人大法制委认真研究,在充分听取吸纳各方意见基础上,专门征询了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意见,对决定(草案)作了完善修改。2018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运用市人大相关授权,首次就调整法规实施作出决定,通过了《在浦东暂时停止实施旅游线路经营权行政审批的决定》,为浦东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提供了必要的法治保障。2018年6月1日起,浦东新区暂时停止实施旅游线路经营权行政审批,这也意味着浦东“证照分离”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依据市人大常委会的授权作出相关决定,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要求,加快推进浦东政府职能转变,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也为区级人大在没有立法权的前提下,如何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民生调研分析实
  “大民生”专项调研是浦东新区区委2018年确定的五项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深入开展专项调研,与政府部门、党校、基层人大一起联动,最终形成1份总报告、13份分报告、5个专报的调研成果。
  去年上半年,区人大常委会共计召开160多次座谈会、走访300多家单位、访谈400多人次,发放1300余份调查问卷,前后征求意见70多次、7易其稿,形成长达16万字的调研报告。围绕社会事业资源布局、“一老一小”、“安居难”住房矛盾、社会救助帮扶、农民增收、停车难、生活垃圾处置、绿化林业建设共8个方面的民生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共梳理分析52个主要问题、72个瓶颈障碍,提出了93条对策建议。
  区人大常委会采取“数据分析+调研评估”的方式,重点对浦东民生发展现状进行“画表” “画像”,分析认为,对照高品质生活要求,还有巨大潜力空间。按照贯彻落实区委“四高”战略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对浦东创造高品质生活2019年行动计划进行研究思考,立足“一年内见行动、见结果、见成效”,提出了2019年聚焦“五大领域” “15项重点民生工程和攻坚任务”的建议。
  监督工作“首创”多
  区人大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责任担当,研究制定了提升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若干规定及配套制度,从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入手,多措并举,构建完整的“监督链”,持续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会前注重深入调研,在监督“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时,区人大常委会及各专工委6个月里召开了60多场座谈会,组织40余次实地调研,走访20多个职能部门和街镇,并向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发放调查问卷,1036名代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会中创新监督方式,延长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会期,并采用“分组审议+专题询问”的方式,让组成人员在议深议透的基础上,询出问题症结、问出整改效果;会后加强跟踪监督,持续对中小河道长效管理、解决停车难两个议案加强跟踪,督促政府进一步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不断完善监督工作机制。除了首次调整法规实施、首次运用随机抽查、首次采取“分组审议+集中审议”、首次推出常委会审议意见附“问题清单+建议清单”等举措。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单位,2018年还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完成联网监督室建设,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首次采取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摸清浦东国有资产和区属企业国有资产全部“家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2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