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OBE教育的新要求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语言沟通与交流的实践能力,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互联网知识学习与运用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等。在本科教育教学中深入推行OBE教育,正是适应这一新要求的有效举措,为此,文章提出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适应国际化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借力互联网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探索、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创业”需求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积极融入国家创新知识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经济与贸易;OBE教育;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0;F74文献标识码:A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经济与贸易发展新特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往来日臻频繁,投资与贸易快速增长,对外经济与贸易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包括:在国际投资格局中的地位已经从单向引资大国演变为双向投资大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机制日益完善,发展快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走出去”呈现热潮;国际贸易壁垒复杂化同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数量也不断增加,并呈现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的趋势。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新要求
“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包括:语言沟通与交流的实践能力,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互联网知识学习与运用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一)语言沟通与交流的实践能力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要求是掌握一门外语,即英语,英语水平要求是大学英语六级。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语言水平和交流能力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应至少掌握两门以上外语。“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有53种官方语言,属于九大语系,语言资源丰富,语言状况复杂,沿线国家重视语言问题,语言使用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1]另一方面,对于外语水平的要求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还应当能够熟练运用,自由交流。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的形势下,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需要大量长期驻外的国际贸易人才,他们需要同来自沿线国家的企业员工共同工作生活,无障碍的语言沟通与交流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二)国际贸易地理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本身就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一带一路”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覆盖总人口约46 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 总量达20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3),其范围的广袤、涉及国家的众多必然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熟悉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并具有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
(三)互联网知识学习与运用的实践能力
与我国新生一代青年一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轻的消费者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所以他们会采用移动支付、移动购物来买他们需要的东西。“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29%。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25万亿元,占我国当年进出口总额24.33万亿元的25.69%,意味着跨境电商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3]在“一带一路”战略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的大机遇背景下,我国培养的新一代国际贸易人才,应当能够具有很强的运用互联网知识的实践能力,成为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的主力。
(四)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是长期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合作的模式、内容和体制机制,才能推动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合作模式创新来看,“一带一路”的合作是带状的,意味着合作的地域、人口等各方面差异会很大,合作对于求同存异的要求更强烈,从这个意义讲,创新合作模式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就合作内容创新看,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和网络化建设程度、各国发展战略和科技水平都不同,合作的内容应当尊重各国实际,实现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同时,鼓励具有创新性发展思路的合作,提倡广泛利用世界最新科研成果,结合本国发展水平,拓宽合作领域。就体制机制创新来看,“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个实现共同繁荣的伟大构想,事关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和发展前景,必然对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合作的模式、内容和体制机制创新对新时代的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OBE 教育的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有义务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新的专业人才實践能力培养对策,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一)适应国际化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
如前所述,“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语言,二是国际贸易地理知识,并要求能够熟练运用。这就需要进行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毕业要求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增设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例如介绍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运输、海关通关等知识的课程,目前有部分院校开始开设该类课程,但数量不多。应当增开语言类课程,语种应多样化,由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同时,该类课程的开设不应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讲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应当基于OBE理念进行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评价体系设计、试卷设计、作业设计、综合案例设计、课程设计等。 (二)借力互联网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探索
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数量更加庞大,获取渠道更加广泛,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探索以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能力为目标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既顺应了时代与学生的需求,又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有力工具。以实践类课程《国际贸易模拟实训》为例,鼓励学生通过在线教学资源,拓宽知识面;通过网络资源了解证券市场行情、政策、贸易环境、贸易公司信息,进行产品销售设计。对于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以创新学分的方式计入学生成绩并推荐奖励。借力互联网资源,探索该课程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將能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学生实际需求,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授课内容,指导学生就业,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知识传授的效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等。
(三)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创业”需求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是“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教师应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宣传的主力和校际联系的纽带,帮助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并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当率先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深入学习了解“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机会。首先,在校内举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专题讲座。邀请在“一带一路”研究领域有突出成果的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第二,鼓励教师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派教师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赴国内外“一带一路”智库考察调研。
(四)积极融入国家创新知识体系建设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在国家创新活动中起着推动和支持作用,应积极融入国家创新知识体系建设。首先,鼓励教师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应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创新创业。第二,鼓励教师带领学生从事与“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创业”相关的毕业实习。OBE教育秉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性改进”三大理念,学生通过本科学习,能够产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是OBE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将与“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创业”相关的科研课题拆分为若干子课题,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设计,带领学生开展毕业实习,一方面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择业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使得毕业实习指导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体现“成果为导向”特征。
参考文献:
[1]王辉,王亚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J],语言战略研究,2016(2):1319.
[2]竺仙如.国际贸易地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3]人民网. 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元人民币,2017221.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6GB049)、2015年度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020401)
作者简介:余淑秀(1983),女,江西上饶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4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