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要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对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及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这些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圣境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薪炭林大面积消失等方面。分析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指出了傣族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保护傣族传统文化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傣族;传统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S759.92;S718.5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2-006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2.020
  历史上各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1]。民族传统文化往往又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在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前,傣族的先民信奉原始多神教,现在信奉小乘佛教,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傣族独特信仰文化[3]。
  西双版纳位于
  99°55′~101°50′E,21°10′~22°40′N,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重要类群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地区之一,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誉。西双版纳州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包括傣族、汉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瑶族、佤族、回族、白族、景颇族和壮族13个世居民族的自治州。笔者对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一些建议。
  1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1.1龙山
  “龙山”的概念即为“神居住的地方”,其内的所有动植物都是“神的伴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允许砍伐、不允许狩猎[3]。
  傣族的“龙山”主要有2种类型:“Long meng”和“Long man”,也就是勐神林和寨神林。“Long man”属于某一个村寨所有,主要是该村寨每年举行的祭祀活动场所;“Long meng”则是勐一级的龙山,是由多个村寨共同用于祭祀的场所。不管是“Long meng”还是“Long man”均是“神居住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以森林的形式存在的。
  虽然“龙山”分布在各个傣族村寨,面积也大小不一,但是龙山内却保存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刘宏茂等[4]调查发现,在相同面积龙山内的植物物种数与自然保护区内的季节性雨林非常接近,以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龙果(Pouteria grandiflora)等为标志的热带干性季节性雨林除在村寨周边的龙山内得到了很好保存外,分布在其他区域的热带干性季节性雨林大部分已被开发成经济林[5],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 tubinatus)林仅分布在龙山内[6]。
  1.2坟山
  傣族的丧葬形式主要以火葬为主,但也有部分村寨采用土葬的方式。这些村寨的一部分龙山也承担起坟山的作用,也有些村寨龙山和坟山分为不同的地块,各自承担不同的作用。
  在有些村寨龙山与坟山没有绝对的界限,龙山与坟山在同一个地块内,只有将这个地块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1.3寺庙林
  傣族是一个以信奉佛教为主的民族,过去每个傣族村寨都有自己的寺庙,这些寺庙当地群众称为“缅寺”。按照传统习俗,寺庙周围均会种植一些与传教有关的植物,如常见的“五树六花”,这些是傣族群众喜爱的植物,在各寺庙和村寨周围广泛种植。寺庙周边种植植物中最为常见的有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 、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 、鸡蛋花(Plumeria rubra) 、酸角(Tamarindus indica) 、无忧花(Saraca dives) 、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钝叶榕(Ficus curtipes) 、糖棕(Borassus flabellifera)等。这些植物有的树龄已高达数百年,已成为村寨的神树,受到村民的严格保护。
  1.4阴林
  “阴林(音译)”在西双版納的有关圣境调查中均未提到。据调查,这种类型的圣境在西双版纳只存在于景洪市景讷乡曼召村,其主要用途是为当地群众求雨,仅有2块,面积约24 hm2。植被类型均为天然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在其周围则全是当地群众种植所种植的橡胶及其他经济作物。
  1.5水源林
  傣族是一个崇尚水的民族,大多数村寨依山傍水,与水为邻。“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是傣族群众长期以来流传的民族谚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保证村寨有足够的水源,有些村寨将水源林也作为自然圣境,或者将水源林作为龙山圣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水源林的保护,一方面为村寨提供了可靠的水源,同时也有效保护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1.6种植薪炭林
  种植薪炭林是傣族的一种十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据说傣族种植薪炭林的历史已有400年以上。傣族虽然聚居于热带森林茂密的地区,天然森林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作为燃料,而且植被的自然更新也很迅速,获取薪柴十分容易。但傣族群众却不在森林中砍伐薪柴,而是种植“铁刀木”(Cassia siamoa)作为薪柴,且在每个村寨种植面积不等的铁刀木作为薪炭林,作为傣族群众日常生活的主要能源。
  1.7宗教植物
  在傣族村寨附近,存在一种多数以单株生长的高大植物出现的现象。在傣族村寨周边的人工林内,往往会出现几株很大的树木,这些树木大多数为桑科植物,如高山榕、垂叶榕等。这些植物的高度一般比人工种植的植物高,远远看去是一种独特的景观。这些留下的植物,也与当地群众的传统信仰有很大的关系,群众普遍认为这些树木会给人们带来好运,而一旦砍伐这些树木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2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传统文化的存在和保存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上的,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以龙山为主的自然圣境面积大大减少
  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双版纳傣族共有龙山1 000处,森林总面积达100 000 hm2[7],2000年森林面积为1 000~1 500 hm2,仅为过去的1%左右[8]。经调查(表1)发现,1957—2000年西双版纳傣族龙山面积不断缩小。龙山面积的不断缩减说明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极大冲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自然圣境的面积普遍较小,面积大于20.0 hm2的仅有5个地块,仅占总数的0.9%,而超过60%的自然圣境地块面积不到1.0 hm2。与20世纪50年代龙山平均面积(100 hm2)相比,龙山面积缩小非常明显。
  2.2薪炭林大面积消失
  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目前也在快速消失,在西双版纳,适合种植铁刀木的地点普遍适合种植橡胶。橡胶收入是近年来西双版纳各民族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橡胶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加上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的不断普及,各种节柴灶具的推广使用,使村民对薪柴的需求不断下降,因此大多数村寨将过去在村寨大量种植的铁刀木林砍伐后种植橡胶,以增加经济收入。这导致过去随处可见的铁刀木林现今只能在少数村寨边附近才能见到。
  2.3宗教植物多,寺庙林少
  在西双版纳傣族和布朗族均信奉小乘佛教,因此傣族和布朗族的传统中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寺庙,并在寺庙周围保留或种植一定面积的植物。
  傣族和布朗族村寨虽然大部分都有寺庙,但具有一定面积的寺庙林(包括人工林)却很少。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没有成片的寺庙林存在,但各个寺庙周围常常会种植一些与佛教活动相关的植物,如菩提树、贝叶棕、鸡蛋花、酸角、无忧花、高榕、钝叶榕、糖棕等,这些植物往往是以单株的形式出现,虽然种植的植物种类不少,却很难成林。
  2.4人为干扰大,龙山植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生物多样性减少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外来文化的涌入,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的畏惧和崇敬的观念逐渐淡化[9]。由于观念的改变,导致年轻人对热带雨林植物的认知能力与老一辈相比也在不断下降[10],传统文化的消失也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的流失。过去村民不敢进入的自然圣境,很多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
  由于受到人为的干扰,很大一部分龙山的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与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相比,较为复杂的群落层次基本不存在,很多圣境的群落层次结构已变成单一的层次。比如,勐腊镇的曼腊伞村龙山已没有上层乔木层;勐腊镇的曼庄村龙山中的下层植物已十分稀少[11];嘎洒镇曼典村过去的龙山面积有2 hm2左右,在橡胶种植热潮中不断被蚕食,目前面积仅有约0.3 hm2。在这些范围内,仅零星分布了几棵大树,林下的植被基本被破坏,剩下的几棵大树已全部被橡胶林所包围[8]。在这种状况下,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破坏。
  3保护传统文化的建议
  3.1加强宣传,恢复优秀的传统文化
  傣族具有丰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傣族小男孩历来有出家当几年和尚的习俗,出家当和尚,一方面可以学习傣族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传承佛教
  文化。然而,近年来这一传统习俗也已逐渐消失,傣族男孩
  已很少再到寺庙中学习傣族文化及佛教知识,而改为学习现代的文化知识。为了弘扬佛教文化,让傣族少年能够更多地学习傣族文化知识,景洪市勐罕镇部分村寨已组织傣族男孩利用学校放假的时间到寺庙学习傣族文化和佛教文化,为全州开展这一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了将这一做法在全州范围内有效推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起到主导作用,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傣族男孩在学习现代文化知识的同时,在假期内到寺庙中参与学习傣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活动。
  3.2对各种圣境外的具有宗教意义的树木进行挂牌管理
  除了各种自然圣境内的树木外,很多具有宗教意义的树木是分布在村寨内或村寨周围的家用地中的,这些树木目前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未被破坏,但大多数是以单株的形式分布在農地或各种经济林地内,树龄从几十年到数百年不等,传统文化观察一旦淡化,极易被砍伐或遭到其他形式的破坏。建议对这些树木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档案,实施挂牌管理,落实相关责任人,确保这些树木能受到必要的保护。
  3.3建立保护小区
  多多现代自然保护区正是在历史或现实的圣境(特别是名山圣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2]。传统自然圣境的保护主要是通过有关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途径进行,官方的支持力度较小,因此要做好自然圣境的保护,在主要依靠民间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官方或其他民间组织可适当介入,加大对自然圣境的管理力度。
  自然圣境在现代化进程中虽然受到很大的冲击,面积大量减少,但在现存的自然中仍然有一定数量的自然圣境可以进一步加强保护,比如勐罕镇曼远村的龙山,该龙山面积虽然不大,但在此龙山内却生长着大量的有数百年树龄的箭毒树(Antiaris toxicaria)、龙果(Pouteria grandiflora)、野生芒果等;大勐龙镇曼嘎村的龙山,实际上是多个村寨共同使用的龙山,属于“Long Meng”,即勐神林,虽然该龙山是以黄竹林为主,但这些竹林却是天然的,且在竹林中生长着大量的合果木、箭毒树等高大乔木;大勐龙镇曼迈村的龙山,也同样分布着大量100年以上的树木。这些龙山无论是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还是从自然圣境研究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采用传统信仰与官方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将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圣境建成保护小区,由村民和社会共同进行保护。
  3.4纳入公益林管理   目前圣境的保护主要依赖传统信仰,然而这种保护并未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为了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很多圣境被开发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以增加群众的收入。为了加强生态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划定了大量的不同级别的公益林,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公益林的保护管理。然而,很多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各种圣境却并未纳入公益林管理范围。建议将这些区域纳入公益林进行管理,根据各个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传统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公益林级别,同时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公益林补偿标准进行补偿,这些补偿费用可用于村寨发展,有助于提高群众对自然圣境的保护热情。
  参考文献
  [1] 吴微,李丹,刘丙万.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52-56.
  [2] 范祖锜.“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42-47.
  [3] 刘宏茂,许再富,段其武,等.运用傣族的传统信仰保护西双版纳植物多样性的探讨[J].广西植物,2001,21(2):173-176.
  [4] 刘宏茂,许再富,陶国达.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J].生态学杂志,1992,11(2):41-43.
  [5] 吴征镒.云南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16-130.
  [6] 肖文武,王兰新.论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J].林业调查规划,2015,40(5):49-52.
  [7] 裴盛基.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4):7-10.
  [8] 陈剑,刘宏茂,许又凯,等.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森林资源管理调查研究:以景洪市曼点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44-5846,5856.
  [9] 韓斌,孔继君,陈爱国,等.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18-8721.
  [10] 刘光裕,陈进.西双版纳傣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S1):141-148.
  [11] 谢春华,依旺香,周冬梅,等.勐腊县傣族“龙山”森林植被类型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3):76-83.
  [12] 罗鹏,裴盛基,许建初.云南的圣境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J].山地学报,2001,19(4):327-3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4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