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基于在校大学生强迫症状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强迫症状个体的研究资料,在对强迫症状和强迫症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总结强迫症状的特征和诱因,同时揭示强迫症状在大学生中的多发性。结合心理学、医学领域的知识对强迫症状诱因的分析,详述个体人格、性格、情绪等因素与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的关系,并结合强迫症状对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成果,阐述进行强迫症状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的可行性。
  [关键词]强迫症状 强迫症 信息查寻行为 人格 性格 情绪
  [分类号]G252
  
  强迫症常见于青少年后期及成年早期,通常为20~24岁,在大学阶段(这里指大学本科阶段)的始发比例较高。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的调查发现,强迫症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21岁,女性为24岁,大学本科生中表现出强迫症状的比例要比已经患上强迫症的比例高很多。
  近年的研究证实,强迫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精神疾病,而有强迫症状的个体更是普遍存在。有强迫症状的个体自知力基本完好,但却经常处于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并存的矛盾之中,而且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强迫症状,无法控制和摆脱;在其信息查寻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不断刷新网页,频繁查看邮箱,上网浏览信息时总是忍不住点击网页链接,用至少两种以上方法搜索同一关键词,喜欢同时打开许多网页,搜集信息成瘾,搜索引擎依赖等,这些行为都会对个体的正常信息查寻行为造成影响。在校大学生处于强迫症状的高发年龄段,其信息需求量大,所以强迫症状会对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造成哪些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强迫症状的相关研究
  
  1.1 强迫症状与强迫症的区别与联系
  Muffs等对强迫症状的表征作了归纳性总结,指出强迫症状作为以强迫为主的、反复而持久的思想、冲动、意向和行为症状普遍存在于普通人群中,并明确指出强迫症状不同于强迫症。Salkovskis等人从医学角度证实,不少正常人都经历过与临床强迫观念非常相似的强迫症状,但强迫症患者与非临床样本的强迫症状相比,有三个主要特征:①更加频繁;②更加强烈;③带来更多的苦恼和焦虑。
  1.2 强迫症状的多发性
  在非临床样本中有80%的人报告有过强迫观念,而约55%的人报告曾有过强迫行为;劳伦・B・阿洛伊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事实上80%非临床强迫样本承认他们的强迫行为,而随机抽取的普通人当中有50%以上的人承认他们有强迫行为习惯,他们和临床患者的强迫行为习惯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强迫行为的频次较低,程度不那么强烈。我国强迫症患者中82%以上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发病年龄为22.9岁,25岁以前发病的占69%;此外,武慧多通过测试发现,大学生中表现出强迫症状的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10.06%。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强迫症状不管是在普通人群还是在大学生群体中都较为普遍,但是在发病比例上各研究的结果稍有不同。同时,对有强迫症状的非致病群体的研究较少,到了上世纪末期才逐渐有了对强迫症状的研究,但这些结果都证实了强迫症状者与强迫症患者在行为和思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3 大学生中的强迫症状者的差异
  国内部分学者通过对大学生中的强迫症状者的研究后指出,强迫症状人群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特别是新生容易产生强迫症状;此外,部分学者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强迫症状、恐怖和精神病性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为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等。
  目前国内学者对强迫症状的直接相关因素有较一致的结论,即年龄、专业、自我心理素质、性格等都是强迫症状的直接相关因素;但性别是否与强迫症状有直接联系,目前还无定论。
  
  2 强迫症状与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研究
  
  国外很多学者早已把信息行为的研究对象从中学、大学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扩展到了一般市民、蓝领阶层、经理人、律师、科学家以及不同的机构(如公共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等)的工作人员。其中重要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查寻行为的模型可以参见Wilson和Kuhlthau等人的论文,而后来的研究中,较少提及大学生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而多是着眼于普通大学生信息查寻行为的特点,以及影响大学生信息查寻行为的相关因素。
  2.1 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现状
  2.1.1 针对不同属性的大学生用户群体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1999年,Delgadillo和Lyneh对历史学的学生做了研究,以寻求论证历史学的学生是否与其它确定学科的学者具有相同的信息查寻行为,结果证明不同的学科背景会造成个体在信息查寻行为上的差异。2002年,由美国数字图书馆联盟(DLF)主持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学术信息环境的范围及利用,主要调查大学生和教职工信息利用的相关情况,研究发现大学生与教职工之间的信息需求方面有较大差异,而在信息获取渠道方面也有一些差异。
  2.1.2 调查方法的选用 在方法的利用上,当前的信息查寻行为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日志分析法、实验法、访谈法等,但大部分学者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大学生群体在年级、学科、性别、信息来源渠道选择上的信息查寻行为差异,证明不同属性的大学生在信息查寻行为上具有差异。
  2.1.3 大学生信息查寻习惯Carole George等对利用Google的理科和文科大学生的信息查寻习惯作了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科的学生对Google的使用情况也有较大差异,利用Google的比例为64%:35%。OCLC的调查也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约有4/5的大学生在查找某一问题的答案时更倾向于询问他人,而不是上网或打电话查寻,究其原因为受获取信息的方便性所影响。
  2.2 信息查寻行为与焦虑、情绪等个体内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Whiteley等就通过分析信息成本、预期结果以及个体性格对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指出焦虑、成果预期会对个体的信息查寻方式甚至查寻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其后,Heinstrom从心理学的角度人手,通过分析个体的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查寻行为来展示个体的人格特征、学习方式与其信息查寻方式的关系,并指出个体的信息查寻方式较容易受到其性格的影响。Frey等通过对焦虑程度不同的被试者在信息反馈中的表现的分析提出,焦虑程度越高,被试者则越容易歪曲、掩饰信息所带来的刺激,形成消极的信息反馈,焦虑程度较低的个体则大体上能真实反馈他们于信息所带来的刺激。Eastin等的研究表明,个体越是焦虑,其信息查寻行为越频繁,判断力越是低下,个体越容易产生强迫行为。
  粟慧等提出,信息查寻行为的差异与个性有关,影响信息查寻行为的五大个性因素是:情绪性、开放性、耐心、谨慎性、智能。张晓丽探讨了大学生人格特征对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并指出要根据学生的人格特征提供适合其个性的信息查寻模式。宋旭

璞、张万朋探讨了以学习为初衷所导致的网络强迫症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并指出其与网瘾群体一样表现出的一种强迫症或类强迫症的现象。其后,毛放成通过研究证实大学生个体的网络信息查寻行为与其心理特征有明显的关系,个体的强迫会导致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的差异。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个体的焦虑、情绪性以及强迫症状等因素无疑会对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产生影响,人们已经对用户的性格与信息查寻行为之间的相互父系进行了研究,但少有人对强迫症状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进行研究。而目前关于强迫症状是怎样对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产生影响、产生多大的影响的研究甚少,所以强迫症状者的信息查寻行为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3 人格、性格与信息查寻行为的关系
  1971年,Verllon通过分析一般条件下压力与环境对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指出压力、性别、个性都会对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以压力的影响最大,个性对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次之,而压力是导致个体强迫的主要原因,并且压力与强迫症状之间为正相关关系。1972年,Wallston分析了个体性格、态度、赌徒心理、判断能力、性别、情绪与自我知识丰裕度对信息查寻工作的影响。Hoglund则从个体的性格类型上分析了不同性格对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查寻有其自己的特点,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使用偏好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显著。张广纯从网络信息的组织方式以及网络强迫症的具体表现人手,对当前的一些容易造成网络强迫的环境因素作了分析。许多研究分析了大学生信息查寻行为的现状,并考察了影响大学生查寻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的组织与表征、Web经验、查寻任务的类型、查寻策略、认知能力和情感状态。这些研究给我们研究强迫症状者的信息查寻行为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个体的人格、性格与其信息查寻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性格开朗与否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个体是否会产生强迫症状。大学生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从客观上讲,环境压力越大,越是容易引起个体的强迫行为,也就越会造成个体在信息查寻行为上的差异。对于人格、性格等对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国外早有研究,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只有少数研究者对青少年的性格与信息查寻行为的关系作了研究,但对于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还未有相关研究,而涉及强迫症状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研究更是匮乏。
  
  3 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目前对强迫症状的研究主要是在心理学和医学领域,但这两个领域都没有对强迫症状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作研究,而对于强迫症状会对个体的信息查寻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信息表现形式会诱发强迫症状等的研究更是空白。强迫症状问题是困扰大学生心理的一个主要问题,专门针对大学生中强迫症状个体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个体对强迫症状存在顾忌,心理压力大,也不愿寻求药物或心理治疗,这也是大学生中的强迫症状者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强迫症状个体的研究,能为各级教育机构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强迫症状提供依据,同时也能揭示可能诱发个体强迫症状的信息组织和表现形式,加深对信息的组织和表现形式的研究,为信息的合理组织提供理论指导。所以,对大学在校强迫症状者(非强迫症患者)的信息查寻行为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