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慧玲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探究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写作的方法,构建立体的文本图式,高效地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主题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050-04
  【本文著录格式】黄慧玲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课外语文,2022,21(07):50-52,85.
  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在各类考试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答题结果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总体阅读量的积累不够;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所选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文本,某些文本内容本身不好理解,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的限制,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及理解本身也存在一定难度。再者,学生阅读时的所思所想只停留在脑海,大多是感性的印象,缺少逻辑性。教师缺乏了解学生阅读思路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地进行引导,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及语言运用能力不高,继而影响到思维能力的提升。
  基于以上现状,结合对思维导图的优势和主题阅读教学价值的探讨,笔者将视线放到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上来。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呈现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
  阅读的过程也是思维建立的过程。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处于较被动的地位,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呈现的是一种单向的传导接受关系。这样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句子和语段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最终导致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无法拓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过程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以其图文并重的方式,把各级内容的关系用相互关联和相互隶属的图式表现出来,这种可视化的图像,有助于学生构建立体化的阅读图式,从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而且,画思维导图让学生拥有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者,绘制思维导图还能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思考,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思维方式。
  (二)主题阅读教学价值
  主题阅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围绕同一个主题,选择多篇阅读材料进行教与学的活动。部编版语文教材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线索,部分课文课后练习中也出现了相关主题文章的补充阅读推荐。可见,主题阅读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主题分类。本研究的主题主要以“文章内容”和“人文主题”为线索确定。为了方便分析,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每个主题选择三篇文本作为范例进行思维导图的应用。
  本次研究的实践对象为厦门海沧实验中学2020届3班、4班的学生。初一入学时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两个班级90个学生中,半数多的学生对思维导图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小学阶段就曾绘制过。对思维导图不了解及几乎没有接触过的近一半。在半数多对思维导图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类型较单一。基于以上情况,让学生了解并学会绘制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是本次研究的前提。
  (一)分阶段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主要分为八种类型,它们呈现了人们思考时基本的思维过程,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分类等。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还可以根据需要演化出不同的图形样式,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不同的阅读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思维导图样式,从而让学习更加有趣。在具体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通过手工绘制,还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制作思维导图。
  在起始课上,教师首先讲述思维导图的作用和画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内容上先从“我的一天”开始,要求学生从计划、收获、反思三个方面梳理自己每一天的生活。这个阶段持续一个学期,主要目的是让思维导图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把画思维导图变成一种习惯。
  第二阶段,教师根据实例详细地向学生讲解不同类型思维导图的步骤和要求,并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尝试模仿。这个阶段持续一个学期,主要目的在于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不同类型思维导图的画法。
  第三阶段,学生掌握画不同类型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后,教师讲完新课,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学过的课文学生比较熟悉,借助熟悉的文本巩固思维导图的画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呈现。这个阶段已儆谧灾饔τ媒锥危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创造空间。可以当作一种常态来进行。
  第四阶段,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看完一篇文章,主动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时,选出每段中能表达文章核心意思的关键词,把主题放在白纸的中央。从中心开始,可让大脑的思维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达。也可以顺时针一圈一圈地进行梳理,每一圈的某个点如果还有下一层的内容,就可以围绕着这一点顺时针方向增加一层。
  在掌握了几种基本思维导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线条从主题延伸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三级分支,尽可能地使用多种颜色制图。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
  (二)主题阅读文本的选择
  阅读主题是挑选阅读材料的依据,考虑初中生的特点及可接受程度,我们初步选定了感受性较强,学生也较为熟悉且易于产生共鸣的几个主题,相关的三篇文本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具体如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6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