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卫东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园林绿化已成为各地区城市规划与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能够有效绿化城市环境,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还能改善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发展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居住幸福感。文章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的重要价值、相关原则、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索,帮助园林相关人员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使其紧跟新文化与新理念,持续优化完善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推动园林工程绿色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养护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9-005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B
  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根据特定区域的土壤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情况、地形地势特点等综合应用绿化苗木种植、园林景观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养护等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实现对特定区域的改造与美化,营造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休闲娱乐场所[1]。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也逐步增长。据《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8 m2。随着我国园林产业的快速发展,绿色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也朝着专业化、标准化方向持续发展,专业团队人员增多,植物种植选择范围扩大,养护管理技术不断提高,这不仅能够紧密结合城市l展需求,还能顺应当代人的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
  1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的重要价值
  1.1 提高绿化植物成活率
  在园林绿化工程开展过程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植物整体成活率及生长状态都是判断园林绿化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园林工作人员应根据特定区域的地形地势、土壤地质、气候环境以及艺术美感等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协调最佳的植物品种,确保植物生长习性符合特定区域实际,既有助于提高绿化植物成活率,又能降低园林绿化经济投入成本,使园林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植物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园林建设目标。
  1.2 减少绿化植物病虫害
  园林绿化植物在种植过程中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生长缓慢、叶片枯黄、病虫害严重等不良现象。园林绿化工程开展过程中,应加强绿化植物的养护技术管理工作,强调对园林绿化植物的全方位保护,提前制订园林绿化植物生长周期的应急预案,根据不同区域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做好灌溉、施肥、杀虫、修剪、除草等日常养护工作,既能防治园林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各种病虫害,又能使其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2]。
  1.3 改善城市的环境条件
  首先,园林绿化在选择植物种类时会综合考虑植物本身生长习性以及美学搭配等因素,不同的植物形态、颜色、高低错落分布能丰富园区的环境空间,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效果。其次,绿化植物具有巨大的叶面积,可以高效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以及部分有毒、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隔绝噪声的作用[3]。再次,城市硬化程度不断提高,热岛效应相对严重,而园林植物能够有效反射太阳辐射,并通过蒸发水分有效调节周边空气的温湿度,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增加周边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度。
  1.4 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快节奏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与情绪负担,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持续发展。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繁多、颜色缤纷,打破了传统硬化设施及建筑设施的单调性。良好的园林绿化中蕴藏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森林、湿地等部分园林具有疗养功能,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增强幸福感。
  2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的相关原则
  2.1 种类选择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对土壤、气候、雨水等需求也不同,园林绿化相关人员在植物种植过程中,应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周期,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合理选择最佳的绿化植物[4]。一方面,避免因人为选择的绿化植物不适宜实际区域种植环境,导致出现植物成活率较低、病虫害较多等不良现象。应降低植物重复种植的经济成本,提高园林绿化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不同植物搭配的合理性与美观性,为后期艺术造型设计奠定基础,增强园林绿化植物美观性,达到园林绿化效果。
  2.2 布局规划
  园林绿化在配置过程中应重视布局规划,遵循自然优先原则,充分考虑不同植物间的种间关系和生态关系,保证园林整体布局自然。一方面,园林绿化布局规划需要深入调查当地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特点,密切观察不同试点植物的种植情况,调整最佳植物的种植密度,尽可能在维系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加强不同植物层次化应用,确保园林四季都能发挥其美观效益[5]。另一方面,园林绿化大多配有建筑设施、城市文化及民俗习惯等要素,需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明确植物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搭配,突显特色,增强整体景观效果。
  2.3 植物形态
  植物形态是指植物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受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而导致其生长形态各不相同。在园林绿化植物种植过程中,为切实增强园林绿化美观性,使其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应遵循整体搭配原则,充分考虑园林空间、植物种类、色彩搭配以及形态特点等内容,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合理搭配植物,使园林在不同季节、不同主题下呈现出不同的展示效果,更好地促进园林绿化与自然生态协调统一。
  2.4 灌溉施肥
  在园林绿化植物灌溉过程中,园林相关人员必须遵循适度原则,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植物特性进行浇水与排水处理,既要保证植物根部水分充足,又要避免水分过多影响根部呼吸等情况,从而增加植物成活率[6]。如新栽植的园林植物一般要灌溉3~4次,新植乔木需要连续灌溉3~5年,而园林灌溉用水定额也可根据灌溉区域面积、当地气候的ETO值、管网出口大小等数据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多数城市园林灌溉定额为4.0~5.0 mm/d。在植物施肥过程中,需根据不同植物实际需求科学施肥,在确保其营养充足的同时,避免因肥力过大出现烧根等不良现象。常见的园林施肥种类及用量要点主要包括控制有机肥用量在复土用量的1/6~1/5,无机肥用量根据树木规格控制在0.2~2.0 kg,新梢长至15~20 cm时可施加补肥,其中N肥的用量需要控制在P、K肥的1/10以内。

nlc2022062216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4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