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祥国

  摘 要:文章介绍了影响玉米高产种植质量的因素,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种植流程,阐述了玉米高产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提升玉米种植产量,扩大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适用范。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肥水管理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9-001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3;S513 文献标志码:B
  随着玉米种植范围的扩大,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为提升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种植人员应不断创新与推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在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同时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促进玉米种植产业持续发展。
  1 影响玉米高产种植质量的因素
  1.1 播种方法不科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种植技术愈发完善,给玉米的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相关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新设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是因其价格昂贵,并不能被广大农户所接受。因此,在我国玉米种植过程中,没有广泛运用新设备,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播种方式,无法确保玉米的种植距离,给玉米种植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玉米播种的深度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产量。
  1.2 地质与气候影响较大
  地质和气候是影响玉米种植的重要因素。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受气候与地质因素影响,玉米幼苗会出现很多分支,在日后经过人工培育与筛选形成不同品种。所以,种植户在应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时,应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和地质条件,避免环境因素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1]。
  1.3 玉米品种较多
  选择品种是种植玉米前的重要步骤。现阶段,玉米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的玉米最终产量存在差异。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尽量选择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及产量高的品种。随着玉米种植热潮的来临,一些非法经销商把劣质种子售卖给广大农民,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与质量,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种植流程
  2.1 播种前准备
  2.1.1 科学选种
  科学选种是保障玉米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手段。选择玉米种子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挑选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例如,较为干旱的地区应选择抗旱品种,风力较大的地区应选择根茎强壮的品种。同时,应及时去除病变的种子,清除残余杂质,确保种子干净健康。
  2.1.2 浸泡
  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先用冷水浸泡11 h左右,后用温汤浸泡7~10 h,接着用0.15%~0.20%的磷酸二氢钾试剂浸泡11 h。浸泡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浸泡时间。科学浸泡种子可为后续玉米种植提供保障[2]。
  2.1.3 药剂搅拌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玉米种植之前,必须要将病虫害清除。经过浸泡再晾干的过程后,要使用药剂拌种,最大程度避免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问题。
  2.2 科学播种
  正式播种前种植人员需科学确定播种时间,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及质量。一般来讲,玉米种子的发芽温度为6 ℃左右。在6 ℃以下播种,虽然也能发芽,但若遇到早春低温,会导致种子发芽后出现冻害,继而影响生长活力,降低出苗率,并推迟发芽时间。在6 ℃以上播种,若降水量较大,玉米种子极易被泡烂,进而影响玉米生长与后续的施肥管理工作。所以玉米播种时间应在4―5月,该时间段外部温度适中,可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增强其抗倒伏与抗旱能力,切实提高玉米产量[3]。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密度会影响种植质量、产量及抗倒伏能力。适宜的密植技术能确保区域内的玉米光照充足、通透性良好。玉米植株密度过小会降低其抗逆性,因此需精准控制种植密度。种植人员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使用大垄双间种植法,利用该方式合理控制玉米植株的大行距、小行距与株距等,使各项数值处在玉米种植标准范围内,通常行距为15~20 cm,间距为30~40 cm。此外,若想提升玉米植株的通风效果,运用密植技术时需尽量选用宽窄行种植法,借助该方式提高玉米植株管理质量。
  2.3 幼苗阶段管理
  为提升玉米种植质量,种植人员需将高产种植技术运用到不同生长阶段中,利用高效的生长管理措施实现高产。当玉米幼苗生长到3~5叶时,需对其进行定苗与间苗,需要注意的是,间苗与定苗需在晴朗的天气进行。间苗定苗的具体流程为先剔除小苗、畸形苗、弱苗与病苗,留下壮苗确保玉米植株整体健康,再利用中耕除草解决土壤问题,提升其内部的透气性,并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提高玉米的生长质量,使其达到高产优收、提质增产的效果。
  幼苗期的玉米植株对生长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若采用的生长管理举措不佳,极易引发幼苗死亡,尤其是浇水过多会使其遭遇涝害,不但会减缓根系发展速率,还会加速苗木死亡,严重影响苗木生长质量。在幼苗阶段的生长管理期间,种植人员应利用适宜的肥水管理举措改变不同阶段的玉米生长状态,为其生长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水肥管理
  2.4.1 幼苗期
  幼苗期是玉米播种后的第一个阶段。土壤中的含水量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直接影响。若土壤中的水分超过了幼苗所需的水分,就会对幼苗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幼苗死亡;若土壤中的水分无法满足玉米生长需求,玉米的根系就会受到影响,并且一直向下延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玉米幼苗期,为了预防玉米幼苗出现旱灾,导致幼苗生长缓慢,应保持玉米种植基地的土壤适当干旱,有效控制灌溉量。
  2.4.2 大喇叭口期
  大喇叭口期是玉米幼苗吸收水分的主要阶段。为了有效增加雌穗的颗粒数,应确保玉米在生长周期内可随时获得充足的养分,为后期玉米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确保充足的水分供给,使大喇叭口期有效进行光合作用,进而保护玉米叶片。大喇叭口期作为吸水口,种植人员要时刻关注玉米的含水量,确保大喇叭口期水分充足[4]。

nlc2022062217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4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