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锐纯
摘 要:“世界读书日”的设立,目的是为了鼓励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阅读教学中想方设法地从多个方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呢?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会有效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适合的教育
人类从发明文字以后,读书成了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读书面对的群体是所有人,任何人都可以读书,任何人需要读书。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多花一些心思和时间,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的阅读上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享受阅读,高质量阅读。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呢?这值得每位小学语文教师认真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可见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先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书籍,而不是被迫去阅读书籍。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语文课本就是最好的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书。例如,我阅读一篇文章《小松鼠找花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观看关于花生生长的配图,并提出问题:思考花生到底去哪儿了?学生就可以自主阅读文章,寻找答案。设置悬念,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悬念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种巧妙的处理手法,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学习课文《穷人》时,教师可以设下悬念:渔夫会支持还是反对桑娜收留邻居西蒙的学生?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一篇课文,甚至担心桑娜会遭受渔夫的责罚。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解决了疑问,了解了故事发展情节,得到更多故事信息,自然而然会享受读书的过程。依托语文课本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愿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精读、粗读、跳读、诵读。品读,一边读一边做阅读笔记,画出好词好句。抓关键句,比如中心句、过渡句和总结句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阅读方法,爱上阅读,水到渠成,自然能自主阅读,这样才能将阅读教学的效果发挥得更好。
(二)注重课外阅读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教师要摒弃以往固定的思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教师应少布置书面作业,多倡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去阅读,发现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不单单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教师也要做好榜样,和学生一起阅读,做好表率。比如:共读一本书、学生交流阅读的感受、向学生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等。
(三)课内外结合阅读
不仅探索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方法,还要注重课内和课外阅读的衔接和结合。课内外结合阅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拓展读”,即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学完《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等一些节选自童话故事的课文后,让学生去读一读相关的童话故事,以便更好地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另一种是“迁移读”,即在学习某课后,使用学习该课所掌握的方法去读类似的文章或作品,从而提升阅读水平。比如:在学习了老舍的《母鸡》后,再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老舍的其他有关动物记叙文,如《小麻雀》《二马》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动物记叙文的魅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可以设立班级图书角、共读一本书、亲子阅读、参加图书馆活动和班级读书日等有意义的活动。自主阅读习惯养成后,注重学生阅读质量。可以充分利用阅读存折卡、阅读笔记、阅读手抄报、阅读分享会等方式监督和跟进学生的阅读情况。
三、加强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加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想象、有条件进行想象,也可以进行深入、充分的想象。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开展想象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去阅读,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例如,在阅读诗歌《小小的船》时,在大脑中形成夜晚天空画面,通过画面更有效地去理解诗歌。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假如你坐在月亮上,你会看到什么?
(二)让学生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一幅画不仅仅是文字说明,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插图,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学生能通过想象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古诗《登鹳雀楼》时,可以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通过画面更有效地去理解古诗。
(三)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独立思考的习惯
面对学生的突发奇想、大胆想象,教师应给予鼓励与指导,给学生营造宽松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快速地运转,思维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月儿弯弯》这一课,里面有一句儿歌“月儿弯弯挂蓝天”,有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老师,为什么晚上的天空是蓝色的呢?”首先,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同时让全班同学思考:为什么是蓝天?晚上的天空真的是蓝色?笔者让学生回家去查找资料、请教家长,解决这个课堂疑问。原来,太阳光照到月球上反射到地球时,大气对蓝色波段的光吸收散射较多,所以夜晚天空看起来也是蓝色的。
四、适合的教育: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不同的阅读要求
“适合的教育”理念下,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因为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识字量、阅读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根据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一些带拼音标注的“浅显易懂的故事、童话、寓言”和“儿歌、儿童诗和古诗”。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分享故事的内容,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近年来,绘本阅读也是一个新潮。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开始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教师要求学生能熟练阅读简单的故事,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学生能独立阅读很多书籍,阅读流畅、自然、连贯。教师应该推荐一些不难理解的名著,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书中的内容。五、六年级学生可以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目,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习,实现了质的飞跃。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参差不齐,学生更多地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书籍。教师在推荐书籍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书籍。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摸索,继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阅读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感受阅读的独特价值。认识世界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冬.例谈悬念在阅读教学中的妙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5(10).
[2]贺桂菊.浅谈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培养[J].学周刊C版,2013(09).
[3]滕年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8(23).
nlc2022090915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9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