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楼高支模施工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国欣
本文笔者以某综合楼工程为例,对高支模的选材、支撑方案、支撑体系搭设、混凝土浇捣、拆除等一系列问题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其他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高支模是施工进度和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对工程自身质量具有重大影响,还会影响到人身安全和巨大财产损失。对于这一施工技术重点难题,本文笔者以某综合楼工程为例,对高支模的选材、支撑方案、支撑体系搭设、混凝土浇捣、拆除等一系列问题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其他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1.工程概况
某综合楼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936m2;首层大礼堂为大跨度空间,平面尺寸23m×31.5m,层高为8.0m ;其中大跨度楼盖采用井式梁楼盖体系,梁最大截面尺寸600mm×1400m。
2.高支模模板支撑方案
2.1 工程高支模特点
由于该楼使用功能上对高大空间的要求,使得本工程高支模具有跨度大、高度大、范围广等特点,根据《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属“两超一大”模板工程,施工难度大。
2.2 高支模支撑体系设计及材料选用
本工程混凝土梁结构采用φ48×3.5 满堂钢管脚手排架支撑,600×1400 梁支撑,立杆用3φ48@900 钢管(步距1400),大楞用2φ48 双钢管,小楞采用80×80@300 木枋,梁侧模内楞(竖向) 用80×80@300 木枋,外楞(水平向) 用双φ48 钢管,布两排M14 对拉螺栓固定,间距300mm。200×600、400×800 次梁立杆用2 条φ48@900 (步距1400),大楞用2φ48 钢管,小楞采用80×80@300 木枋;楼板立杆的纵横间距均为900mm(步距1400),大楞用2φ48 双钢管,小楞采用80×80@450 木枋,梁、板模板均采用18mm胶合板。为增强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每隔四排支架立杆由底至顶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每隔4 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 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同时整个支架系统与已浇好的框架柱和外脚手架有效连接。
3. 高支模施工方法
3.1 施工顺序
模板支顶结构施工均按常规方法施工,梁板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安装顺序为:弹线→脚手架的架设→脚手架的固定、拉接→木枋的架设及调平→梁底板的安装→梁侧板的安装→楼面板的安装→梁、板钢筋的绑扎→混凝土浇捣→淋水养护→拆除高支模板。
3.2 高支模体系安装
3.2.1 柱模板安装 柱模采用18胶合板,80×100木枋作竖楞,间距为300 mm;柱箍采用2Φ51钢管和M16对拉螺栓紧固,楼板面上350 mm设第一道柱箍后,再以间距@500 mm布置多道柱箍。柱中穿心螺杆,柱侧壁四面用Φ51钢管作斜撑,支撑在柱箍上,形成一稳定受力体系,保证柱模的强度和刚度。
3.2.2 楼面砼模板安装 楼板模板采用18mm厚建筑木模板,采用两层木枋排列。底层木枋支承在门架支托座上,上层木枋支承在下层木枋上,支承木枋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
梁模板采用18mm厚建筑木模板,采用三层或二层木枋排列。若梁高度在700 mm~1 000 mm时,两侧沿梁长度方向用2Φ48钢管加强,隔450 mm采用Φ10的对拉螺杆固定(梁底上350设置),支承木枋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
3.2.3 梁模板安装 梁模板安装时,若地面承载力不足,应在梁支顶架下方地面上铺垫板,在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档,然后把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再立靠柱模或墙边的顶撑,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间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顶撑底应打入木楔。安放侧板时,两头要钉牢在衬口档上,并在侧板底外侧铺上夹木,用夹木将侧板夹紧并钉牢在梁底搁枋,随即把斜撑钉牢。
次梁模板的安装, 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其底板及侧板两头是钉在主梁模板缺口处的衬口档上。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要按格栅底标高钉上托木。
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
当梁的跨度在4 m或4 m以上时,在梁模的跨中要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0.2%~0.3%。满堂红钢管底部纵横设一道扫地杆,再上1.8 m设一道纵横拉结杆,然后沿高度每1.5 m设置一道拉结杆。满堂红支顶设置的纵横水平拉结杆采用钢管搭设。
3.3 混凝土浇捣
结构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浇筑速度直接影响到模板及支架体系的受力情况,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及速度是保证支架体系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浇筑时,从梁中间向四周浇捣,以防高支模受力不均匀,发生坍塌事故。
其次大梁高度大于1000mm 时分层浇筑,第一次浇筑到次梁底,第二次来回浇筑上部梁的混凝土,与楼板一次浇完;梁板浇筑应连续进行,须间歇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衔接。
3.4 高支模的施工监测
为了解高支模系统的变形情况,确保安全及指导施工,本工程高支模除了施工方自身监测外,还委托进行了第三方的变形监测。
由于本工程立杆直接支承在C35 钢筋混凝土楼板面上,满足立杆基础底面平均压力的要求,不考虑立杆基础沉降的问题,所以只进行了模板支撑的位移和变形监测。测点布设选在梁中部,且为井式梁交汇处等受力较大位置。模板搭设完毕后派专人对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每30 分钟观测一次,其余期间每天观测二次,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险情排除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每层每个测点进行了18-20次测量,测得各点变形缓慢,高支模系统无发生突变情况,测得最大累计变形值1-7轴为X=13.5mm, Y=11.9mm,Z=-7.5mm;9- 13 轴为X=-12.5mm,Y=12.5mm,Z=- 8mm;均未超出其变形监测预警值,可见,本工程高支模系统是稳定和安全的。
3.5 高支模体系拆除
高支模支撑体系经工程技术负责人验证并经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梁、板底模)拆除时间须待混泥土试压报告合格后,经监理单位书面批准后,方可拆除。
拆除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先应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分类堆放整齐。
阁楼的施工由于存在连续高支模和支顶的整体稳定构造措施,必须采取由高到低的最终一次性拆除方式。且任何拆除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必须由主办施工或以上管理人员下达指令后才能拆除。
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安排专人负责警戒;模板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和交叉支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工人须站在临时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用品;拆除过程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配件应放入袋内。
4. 结语
高支模在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必须从支撑设计、支撑搭设、砼浇捣各个环节加以保证,任何一步失误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除了按国家规范执行之外,要抓好重点部位,必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原则,支架的设计要达到结构稳定、构造合理的要求;重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并应尽量与已浇筑的建筑构件立体连接,提高支架的整体抗倾覆能力;做好信息化监测措施,严格控制钢管支架的过量应力与变形;加强施工中的通病治理,确保支架的使用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 梁毅. 高支模技术的实施[J]. 山西建筑,2005(9).
[2] 张湛. 高支模的施工方案内容[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7).
[3] 陈宝弟,童万和,林星法. 浙江保罗大酒店高支模架的设计与施工[J]. 浙江建筑,2007(6).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区冈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新会529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4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