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造贵阳旅游新名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 芳 陈文新

  贵阳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盛况空前;
  2010中国・贵阳避暑季开闭幕式,人流如织;
  中国贵阳盘龙山森林交响音乐会,余音绕梁;
  “泉城五韵”乡村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点,各具特色;
  2010中国・贵阳温泉季开幕式,精彩纷呈。
  ……
  今年,乌当旅游产业的发展可谓好戏连台,但这仅仅是“十一五”期间乌当旅游产业发展“协奏曲”的亮点之一。
  下面这组数据,更能成为五年来乌当旅游产业格局转型升级、蓬勃发展的精彩注解:200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9亿元、游客接待量76万人次;而今年年初至10月底,已实现旅游总收入12.12亿元,游客接待量达260万人次。预计到年末,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5.4亿元,游客接待量达357万人次,分别为2006年的5.3倍和4.7倍;与此同时,该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从2006年的2100人增加到目前的10634人,提供的间接就业机会从2006年的10230个增加到53170个。
  “过去几年,乌当旅游产业如同经历了一个化蛹成蝶的过程,从量到质的变化都令人欣喜。”采访中,乌当区旅游局局长陈明秀深有感触。
  良好的区位优势,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温泉资源,初具规模的生态农业,使乌当区的旅游业发展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因素制约,乌当旅游始终存在自然资源知名度小、景区开发力度不大、乡村游管理欠规范等问题,全区旅游业弱、小、散、乱,处于简单低水平开发状态。
  近年来,乌当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研究乌当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确了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支柱产业的思路,按照“黔中秘境・生态乌当――一个诗意生活的林中泉城”的城市定位,在逐步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泡泉”的旅游产品体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温泉、体育、民俗、生态”四大主题,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切实加大投入和策划宣传推介力度,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助力乌当区旅游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经过不懈努力,乌当旅游业呈现出全面转型升级态势,形成了以温泉旅游为龙头,乡村生态旅游为特色,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科普生态、康体健身、休闲度假、温泉养生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眼下,该区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市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以及“泉城五韵”民俗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点和盘龙山森林体育公园。
  打造“泉城五韵”民俗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点,成为乌当旅游业实施精品带动战略的得意之笔。为充分整合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民俗生态旅游的品位,乌当区选择了偏坡乡偏坡村、新堡乡渡寨、王岗、陇脚及高新路街道办事处阿栗村,以“韵”字为着眼点,确定了醉韵・醉美偏坡、情韵・甜蜜阿栗、美韵・诗画渡寨、福韵・庖汤第一村、古韵・神秘陇脚的“泉城五韵”品牌定位。在充分筹备的基础上,“泉城五韵”借贵阳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乌当召开之际,陆续正式开门迎客。
  “泉城五韵”一经推出,便创造了乌当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据统计,从5月份开村迎客到10月底,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泉城五韵”共接待游客66万人次,几乎相当于2006年该区一年的游客接待量。在周末和黄金周期间,这些景区的餐馆里常常出现“一位难求”的火暴场面。
  “泉城五韵”品牌的成功,是乌当旅游业欣欣向荣的代表作。但是,值得引以为自豪的亮点远远不止这些――
  2009年,保利・国际温泉获得了贵州唯一一家“中国十佳温泉度假酒店”称号;2010年3月,《乌当区民俗生态旅游经营户等级划分与评定》作为贵阳市地方标准予以发布;2010年7月,全省第一个森林体育公园――盘龙山森林体育公园在乌当建成并投入使用;2010年8月,全省首场森林交响音乐会在乌当盘龙山森林公园举行……
  一连串的“第一”,勾勒出了乌当人在旅游产业勇于创新的奋斗轨迹。
  据了解,在历时半年多完成的《乌当区“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基础上,乌当区“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的蓝图已现雏形,即精心打造以温泉旅游为核心、休闲体育旅游、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生态体验旅游为支柱,其他产品为补充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将乌当逐步建设成为贵阳市和黔中城市群中的温泉疗养、健身康体、乡村休闲、农业体验的市郊休闲娱乐区;成为贵阳过境客源和中远程客源的乡村文化体验旅游区和温泉养生、健身康体、避暑度假的高端时尚旅游区;成为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
  “简而言之,就是要促使乌当区旅游产业的经济形态发生质的变化,减少对‘旅游门票经济’的依赖,逐步推动乌当旅游业态向休闲度假方向发展。”对于“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构想,陈明秀作了如上概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7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