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式建筑室内流动空间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铮 张琦 周菲菲
摘 要:国际式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后期阶段,或者说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极致。由密斯所倡导的少就是多的理念,直接影响到国际式建筑的形式,而流动空间也延续了现代建筑的特点,对国际式建筑室内流动空间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当代建筑室内空间如何进行交互式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建筑;国际式;室内设计;流动空间 “国际式风格”这个名词,是由历史学家亨利―拉塞尔・希科柯克和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为1922年到1932年欧洲的“现代建筑”而创造的。在《国际式风格:1922年以来的建筑》这本书中,详细说明了当时设计的一批建筑中基本公认的形式上的原则:建筑是一个体量;建筑以秩序和清晰性为特色;摒弃任何形式的装饰,关注细部,每个细部都经过谨慎的推敲而实现。这一美学规则立刻呈现国际趋势,这一情形也正预示着19世纪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外观上的混杂,正让位于一种统一的、更易于识别的设计方法,国际式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些建筑的基本特性与19世纪产生的新建筑的通常景象相关,但在通透性和空间流动性等概念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国际式建筑室内空间是以开放的平面为基础的。社会需要不再指向纪念性的建筑,而是关注人类的居住问题,这些需要有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新结构技术,可以将支撑部分缩减为纤细的骨架,这就提供了实现灵活或开放平面理论的现实条件。早在1914年,勒・柯布西耶就结合他的多姆――伊诺住宅提出了自由平面的基本概念。“我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建造的方法―框架结构―他完全独立于住宅平面的功能要求……允许室内布置的无数组合方式,以及在里面上想得到的任何光线的处理。”他由此认识到了框架结构和开放空间之间的天然联系。底层支柱将建筑从地面抬起,使地面变得连续而自由流动,自由平面使各层间彼此独立,满足了空间自由意义的、经济的使用连续的带形窗让空间具有开放性,与外界相通。因为国际式建筑由于善于用新技术,终于丢弃了厚重并有浮雕效果的坚实的古老的墙体,使用大窗户,将整面墙都做成玻璃的,这就使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达到完全连续的效果。因此国际式建筑以雄厚的技术为依托,自框架结构诞生以来,开敞的流动性空间就与国际式风格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密斯・凡・德・罗一直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涉及哲学,把抽象和简化的风格广泛的应用在新建筑的探索中,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这个理论的提出是对现代建筑的重要贡献,流动空间打破了传统了六面体空间概念,所有空间都无以名状,界限模糊,互相穿插与渗透,出现了欧洲古代从来没有过的“流动空间”,其本质在于空间与空间相互关系的模糊性。所有的空间都是非严格界定的,流动的或处于过程中的,可以伴随着功能或情感的需要随意安排。巴塞罗那德国馆为流动空间概念做出了具体的范例,其结构构件的布置完全是严格的几何形的,通过将8根十字断面的钢柱作为支撑结构,两块薄薄的实心板作为屋顶面,而大块的透明玻璃以及非承重的墙体则共同组成自由穿插的空间形态,这实际上没有“间”的概念,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既隔又通,隔而不断,围而不死,不仅室内空间环境环环相连,而且建筑室外也很通透,观者随着视点的转移而获得变化的空间感受,从而使建筑空间获得了开放流动的特征。密斯的“流动空间” 是向传统建筑静态空间不可撼摇的地位提出的第一次具有颠覆意义的挑战。“流动空间”的产生,使空间从繁琐的修饰与厚重的体量中得到解脱,完成了从静态封闭状态到动态开放状态的跨越。而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就是将人们执迷于关注建筑形式的变化转变为开始关注建筑空间本身,这是现代空间主题的一种更为灵活的发展应用,对之后的建筑发展趋向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建筑师的理念和作品的研究,已经展示了他们对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时代建筑空间的普遍探索,通过独立、规则的框架结构所造就的自由平面来实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追求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设计自由,不受承重墙限制。由此可见国际式建筑室内流动空间尝试创造一种寻求材质、光影、线条、体量、节奏、序列、平面、平衡、比例、尺度等抽象的因素的关系,否定建筑中封闭构件的作用,消除其内部和外部的两重性,打破室内的封闭感与静止感而强调向外扩散,使建筑成为不分内外的空间和时间结合体。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代建筑室内空间交互式设计,内部的分间墙也不再起静力学上的承重作用,现在可以用薄的、曲面的、可随意移动的隔墙,从传统住宅那种静态的平面布局过渡到灵活、开放和可变的现在建筑平面布局上,不论在结构骨架较为固定的建筑上,或是在结构本身上也追求灵活变化的建筑中都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意]布鲁诺・塞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如何评价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 [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 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意]马克・布萨利著,张晓春,李翔宁译.认识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