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沧:加快新工业区、新港区、新市区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翁云雷

  作为厦门的新工业区、新港区、新市区,海沧在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部署中,承担着艰巨的重任。“十一五”期间,海沧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大发展、大跨越为主题,全面贯彻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努力把厦门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新工业区、新港区、新市区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2010年,海沧将实现生产总值362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区域财政总收入57.?亿元,区财政总收入31亿元,进出口总额68亿美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00万标箱,五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
  
  一、做强做大石化、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争当经济特区工业排头兵。
  
  充分发挥规划超前、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基础好、交通便捷以及用地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支柱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壮大支柱产业。一是围绕翔鹭芳烃等龙头项目,重点发展芳烃系列石化中下游产业,加强芳烃产业链的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建设国际、国内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优势的聚酯系列产品及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提升海沧石化基地在国家石化产业布局中的地位。二是围绕金龙汽车、钢宇工业等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汽车、零部件及运动器材等机械制造业。三是围绕夏新电子、柯达图文数码等项目,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大力度引进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数码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项目,争取建成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四是围绕迈克制药、英科新创等企业,加快推进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及化学原料、海洋药物诊断试剂和疫苗以及医疗器械等产业化工程,引进龙头项目,形成新的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业支柱产业。
  
  二、突出区港互动,建设现代化枢纽港。
  
  充分发挥海沧深水良港的优势,加快港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港互动,优化港口发展环境,按照国际一流水平,努力把海沧港建设成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现代化枢纽港。
  一是全面加快港口开发建设的步伐。以建立集装箱干线港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提高吞吐能力。海沧、嵩屿港区规划建设深水泊位30多个,目前已建成8个万吨级以上泊位,还有1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在建。加快嵩屿港区、海沧港区在建泊位的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争取“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嵩屿港区和海沧港区泊位的建设。
  二是着力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以拓展集装箱运输为龙头,加强与大型船运公司和码头运营商的合作,不断开辟国内外新航线,着力开拓远洋干线运输,积极拓展代理业务,加大货运市场的培育力度。目前已开通17条国际国内航线,可通达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40个港口。要通过拓展内陆腹地,积极开发内陆市场,扩大货源,加快集装箱的多式联运。以国务院批准厦门港试点区港联动为契机,积极争取设立保税物流园区,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贸易四大功能,不断增强海沧港的竞争力。
  三是科学规划,积极整合港口资源。统筹保护和开发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实行港口、仓储、物流、交通、临港工业统一规划,规模化经营,有序推进开发建设。完善口岸、监管等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口岸监管综合服务大楼,提高海关、金融、检疫、代理、运输等口岸服务部门的联合作业效率。完善港区、物流园区与工业区之间的道路、市政配套网络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产业关联发展,走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推进临港大产业区的快速发展。
  四是用好用活出口加工区政策,推进港区一体化。完成出口加工区二期建设,形成配套合理、以装配型企业为主的高产出区域,并加快B区规划、审批和建设。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以及海沧港和嵩屿港的深水良港优势,完善海沧物流园区与南部工业区、东孚工业区和新阳工业区的配套网络,推进港区一体化进程,降低物流成本。
  
  三、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厦门城市副中心。
  
  根据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城区建设发展规划,合理控制城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高绿地率,改善城市环境,形成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加快海沧新城未来海岸片区、兴港路商贸购物中心区、滨湖行政中心区、滨海海景居住区、东屿C6D中心以及吴冠高档住宅区等六大板块的开发建设,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马銮湾新城的发展建设规划,加快马銮湾片区的开发,依托长庚医学园区和新歧占民居建筑群,建设现代居住、旅游、度假、康复保健疗养片区。深化东孚中心区的发展规划,以东孚工业区和天竺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带动东孚中心区的形成,加速构筑厦门西大门的城市新形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美化、绿化海沧新城区,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海沧城区整体品位,加快海沧旅游业的发展。
  四、继续发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作用,构筑对台交流与合作的前沿阵地。
  主动对接台湾,推进海沧区同台湾在产业、贸易、旅游、文化、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全面提高对台工作水平。
  着力办好台商投资区。把投资区发展与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点工作相结合,坚持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进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大制度创新试点工作,为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通过改革创新增创区域领先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高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突出区港联动,发挥窗口、辐射带动作用,争取海沧台商投资区在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
  突出对台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挥海沧区对台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和法缘的优势,不断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
  构筑投资兴业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台商投资开发区和厦门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提升投资区的功能,吸引台商投资。坚持服务好现有台商,促进台商企业增资扩产,认真研究掌握台资流动规律,确定引资重点,主动赴台招商,加强与台湾石化产业合作,积极承接台湾电子、光电、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向大陆的转移。以海沧新市区建设为契机,吸引台湾企业的区域性营运总部、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转移。充分利用福建省被国家确定为闽台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有利时机,规划好天竺山森林公园的农业科教、示范区,引进台湾高新农业。
  构筑两岸通航平台。以港口为平台,加强与台湾大航商和大码头商的合作,争取开辟新的航线,构建高能级的两岸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大型现代化港区,使大港区、大物流与大工业区互为基础、互相依托、互动发展,有力地促进两岸之间的互利合作交流。
  构筑文化交流平台。以慈济东宫为纽带,综合开发慈济东宫旅游资源,举办保生慈济文化节,使慈济东宫真正成为扬名闽台及东南亚的保生大帝祖庭,有力促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成立民间性的两岸交流协会,推动两岸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采取夏令营、联合办学等形式,促使两岸青少年交流更加民间化,增进相互了解,融洽彼此感情。
  构筑旅游休闲平台。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天竺山森林公园、东方高尔夫俱乐部、日月谷温泉、慈济东宫景区的建设,吸引更多的台胞前来休闲、旅游、朝拜,稳步扩大对台旅游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10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