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古杰
摘要:作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并对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导语 写作
1、研究背景
导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报道中,它具有引起观众注意、揭示新闻主题、确立全篇基调的作用。但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由于传播者传播手段和接受者接受方式的不同,它们所要求的新闻导语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甚至在同一新闻媒介中的每一条不同的新闻,其导语也应有自身的特色。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多元素的图像声音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作的报道。电视新闻中与观众首先见面的是导语,因此,讲究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展示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或特色,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2、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
2.1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概括性
新闻导语最好用经过提炼的、简洁精彩的文字表达最主要最新鲜或富有趣味的事实,做到简明扼要,把通篇新闻的中心思想加以突出,不要让一般化的过程、措施和经验体会,把中心思想掩盖了,事物的实质内容往往是最有特色的,把事物特点紧紧抓住,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善于运用生动形象而又朴实的语言来润色导语,表现形式上要努力创新,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讲究文采。
2.2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个性
许多导语常常是突出“为什么”这个新闻要素,形成了概念化的语言。这一类新闻导语首先应明确主题思想,才能选择真正值得突出的“为什么”,防止千篇一律地套用政治性的术语和口号。还有一些新闻开头喜欢用响应什么,为了贯彻什么,为了进一步开展什么。这种“为了”加到新闻导语中去,缺少独特的个性,缺乏鲜明性,显得一般化。新闻的思想性主要在事实本身的分量上,而不在普遍性的、尽人皆知的口号上,应尽量避免那些空泛的套话。导语最好要先出一个场面,出一个情节,出一个镜头,或者出一个细节,然后主题事实再跟出来。这个场面、情节镜头必须是主体事实的一部分,而不是泛泛地写景,是直接写主体事实一个场景,这不违背一落笔就写事实这个原则。
2.3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语言要形象化
新闻导语中要写出点形象,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截取新鲜的画面,也要讲究表现的角度。首先,要通过群众的嘴说出新闻,形象生动有力,使读者印象深刻。再就是抓住最能体现事实本质的形象,写这个导语抓取一系列形象,都是反映是非曲直事物本质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又有力量。同时还要抓住新闻事实中新鲜而有具体感觉的形象写。这种导语以具体描写开头,主要是把新闻事物经过提炼,用生动形象的方法表达出来。这种写法或以具体描写开头,或从现场气氛写起,表现十分灵活;此外,也可以选用新闻事实中的某一个有意义的场面,通过描述点出报道主题思想或新闻的重要事实。描写式导语是通过事实引出观点和结论的,运用描写式写导语,这样的事实、现场、场景、人物等,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恰当地说明事实。
3、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
3.1 从“视”觉方面突出导语的个性
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50%。电视新闻传播的易受性主要就体现在看(画面)、听(播音)、读(文字)多通道同时感知的综合效应之中。这表明,电视新闻传播和报纸、广播相比,具有图文、声音和画面直接作用于耳目两个通道[2]。这是电视新闻传播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构筑电视新闻导语特点最有效的手段。从“视”的优势出发,电视新闻导语应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表现自己的特点。第一,以抠像、字幕的辅助手段强化导语。播音员在播报导语时,屏幕下方以字幕形式显示导语内容,较好地避免了电视观众在听觉上可能造成的障碍,起着提示和强化作用。以抠像交待了时间、地点要素,免去了繁琐的说明,起到了补充说明导语内容的作用。第二,以纪实性的文字撰写导语。电视新闻的优势,不仅能使信息传播的效果增强,而且还赋予了记者一个广阔的新闻创作空间。聪明的记者往往能够利用这种综合优势,在导语写作上兼顾、服从新闻主体画面、解说词的整体编辑,创作出令人难忘的电视新闻。
新闻报道在“拍摄到了这样一个镜头”纪实性导语的指引下,运用偶然抓拍到的镜头,不加多余的解说,使整个报道完全摆脱了“文字唱主角、画面当陪衬”的电视新闻窠臼。导语既是新闻内容的巧妙提示,又使画面内容得到充分展示。假如记者在撰写导语时,照搬广播、报纸新闻的手法,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入导语。此时的观众已有了一种“未看先知”的思想准备,那么收视效果绝对大打折扣。
3.2从“听”觉方面突出导语的特点
电视是综合的视听艺术,画面、声音两类符号并重,声音主要是语音。导语的内容必须依靠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得到体现。从“听”觉方面出发,电视新闻导语应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表现自己的特点。
第一,以响亮的用词确立导语。从电视的传播形式看,电视新闻属于线性传播,以时间为序进行,观众处于被动地位。观众接触每一条新闻首先从导语开始,然后才是画面、标题、解说词等内容。记者编辑如果想让观众能够全神贯注地接受信息,不要因为一时分神而不知所云,那么新闻导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导语必须用词响亮先声夺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观众的注意力“常抓不懈”,给予观众深刻的印象。
第二,以简洁的语句构筑导语。电视以形象表达事物,观众对事物的认识是直接的,这种表达方式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面对面传播。因此,这种传播就要求画面语言丰富真实,文字语言直白口语,尽量避免书面语,生僻词句和专业术语,多使用短句少用长句。
第三,以悬念的句式巧设导语。事物的发生、发展,总是“因”在前,而“果”在后,在一般情况下,反映事物常常运用顺叙的办法,先讲“因”后谈“果”,但这样容易使新闻报道平淡化。记者编辑适时地、适当地采用一些悬念式和设问式导语,在新闻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能够激发观众的求知欲望。
4、结论
时代在前进,传播在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及其特色。认识和适应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广播电视新闻就能唤起观众的注意,让观众听得清楚、看得明白,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子、刘坚著.电视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1.
[2]黄匡宇著.理论电视新闻学.中山大学出版,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