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体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从容
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场馆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其相对应的人文环境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师对教学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了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氛围不浓、人文关怀不够,严重影响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实施,本文分析优化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施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环境人文环境
一、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人文思想,就是对如何使人类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思考。那么,人文教育就是将这些思考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人文教育直指人心,旨在把人类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全的人。它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中心,以人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存在意义、人生目的而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指导。
大学阶段是人生踏人社会的准备阶段,学生们开始感受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其中有好有坏,由于这时的大学生心理不成熟,行事冲动,缺乏思考,难免犯下错误;或者因无法面对压力,而导致不良后果。马加爵的事例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这就要求大学教育要把身心合一的教育当成一种追求理想,塑造人生、完善人格的以人为本的事业。体育学科具有鲜明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对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生活和价值选择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用体育学科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来完善大学生初始的人生。所以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了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和荣誉而献身的高尚道德。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中国从真正意义上开始进入世界竞技体育的大舞台。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可能,二十几年的征战,中国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体育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竞技体育文化的兴起,国人从最初的叹息到今天的振奋,人与国家的心从来没有如此贴近过。他们会因为失利而沮丧,会因为胜利而高兴,这种对中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心理使他们在一次次中默默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强化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从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艰难里程到今天辉煌的成就,从申办奥运会的艰难历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等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体会国家世界地位的提升,从而体会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2.体育道德教育。体育道德,是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体育运动涉及体育道德的社会角色至少包括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以及体育观众四类人群。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公平竞赛,竞赛中要有争取优势的雄心壮志,但又要注意培养有关竞赛的道德,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与同伴协作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力争胜利。精湛的球技固然使人陶醉,良好的道德作风同样令人神往。在体育竞赛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些体现体育人文精神的画面,比如在足球赛中,一方有队员受伤,控制球的一方会主动将球踢出界外,这就是体育道德的具体体现。
3.树立人文体育观。推进大学体育人文化改革的根本之策是树立人文体育观,进而在人文体育的思想意识之下,以人为本,推进改革。人文体育是相对生物体育而言的,把体育教育的注意力从生物性的身体锻炼转向了人文教育与身体锻炼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人文体育观就是以人文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观念,事实上它与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一体的,它要求对体育的认识要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文化与机体锻炼的结合中实现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人文体育观强调对人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提倡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与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体育中享受身体活动乐趣,并且逐步培养起学生强烈的生存意识、积极的参与精神、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健康的竞争心理。而大学中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就是想法设法对学生加以体育锻炼,让学生“身体”“动”起来,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不仅刻板而且背离人性化,如果大学体育教育不贯彻人文知识教育,只注重运动技术、身体素质的加强,是不可能使学生得到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是与当今大学体育教育的宗旨不协调的,也无益于学生健康。因此,树立人文体育观是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根本之策。
三、强化体育教学过程的人文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提倡体育教师的指导性。某些高校采取的体育选课“三自由原则”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即自由选择体育课科目、自由选择体育教师、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地点。这一原则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避免了以往由于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等而导致的不能准时出勤、应付式学习甚至厌学、逃课现象。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要从旁辅导,帮助解决问题。
2.体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人师表”必先从自身的思想、品德、作风上谨言慎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教师要有强烈的人文意识,并用自己良好的人文素质去说服、感染学生。
3.体育教学内容融入体育人文素质。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人文素质渗透其中,增开一些体育人文知识的课程,如“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运动营养”等。体育教师应抓住适当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结论
1.传统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教育作了片面理解。认为大学体育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人力的加工过程,构成人力素质的因素就是体育素质,其它不值得去培养,人文视野所注重的学生人格培养、情意完善以及陶冶原则都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部门办学和行业办学的模式已经过时。
2.二十一世纪新的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教育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它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七项素质,它们之间的联系统一在文化性上。根据斯诺的观点,文化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分。不管是从科学的视角还是从人文的视角来审视大学体育教育,都极富价值,但也存在某些局限。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这其中,确立人文精神向科学融入这一命题,寻找它们相互感应的“作用场”,捕捉他们双向流动的信息的汇合点,是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4.确立人文精神向科学融入,为我们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大学体育教育归根结底要发展的并不仅仅是学生生理与心理的东西,也并不仅仅是完成体育知识和技能上的某种确定目标,而是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视野中的非理性是科学理性认识的先导和契机。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理性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基本要求、积极情感和意欲作为动力。如果学生的非理性的本能要求、情感经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就不会有真正的理性精神。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前提条件。然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多种现实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当前重武轻文、重文轻体的体育思想以及体育多元论与体育人文认知能力的不足是导致当今体育素质教育缺失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拓展体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文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思维意识、设置优良的人文知识教学课程、改变传统的体育思维意识、弥补审美教育的缺失等方式将是人文素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的主要途径。同时,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高校体育课程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需要论”,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范围,引导高校体育课程走出社会是未来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学研究, 1999.2.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70-88.
[3]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259-280.
[4]陈琦.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8):3-9.
[5]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98-107.
[6]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29.
[7][瑞士].让.皮亚杰著,郑文斌译.人文科学认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45-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2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