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库的八字真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文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成立引发了智库的热议。内行看门道,外行凑热闹。对于众说纷纭的智库的性质和任务,删繁就简也就八个字,即“不依不离、不上不下”。
  “不依不离”说的是独立性问题。“不依”指不能依赖,要有独立性。独立性是智库的核心属性。没有独立性,就无所谓智库。智库要对谁独立?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权力、金钱和智慧,是一个虽然三足、但还不鼎立的力量。智库代表的是力量相对较弱的智慧方,讲独立性就是对处于强势的权力和金钱的独立。当今政府揽有众多的和巨大的权力,智库要避免成为权力的附庸,就要对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不仅要摆脱机构上的隶属关系,更要在观点上保持自主性。智库的运作需要经费支持,但智库要防止把经费资助方作为“恩主”,不能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嘴软,沦为金钱操控的说客。“不离”指保持一定的关系,与“不依”的意思正好相反。智库的目标就是要影响公共政策。政府是政策的最终决策者。要影响政府,除了靠自身研究的质量,还要与政府有更密切、便捷的人脉和社会关系。美国的智库中很多人具有政府工作的背景,他们能运用私人关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和施加一定的影响。智库要生存和发展。必要的资助不可或缺。对智库来说,有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无钱是万万不能的。智库本身是非赢利单位,经费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企业、基金会和政府等。智库必须与这些单位保持“不离”的微妙关系,否则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不依不离”对智库来说是矛盾的统一体。智库要恰如其分地把握“不依不离”的度,过了不行,不及也不行。比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个智库,设置上不隶属政府机构,经费来源上也实行多样化,这体现的是“不依”的一面;与此相对,其领导层多是政府和企业退休的高层,这算是“不离”的一面,利用官员的人际关系与政府交往、从企业筹资。就中国国情来看,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智库很自然地重视“不离”一面,竭力与权力和金钱拉关系。但从智库发挥独特的作用来说,中国目前更需要注重“不依”的一面。智库如果没有相当的独立性,就可能蜕变为权力机构的附庸,揣摩政府的心思而附和之,就可能沦为金钱圈养的说客,为特殊利益团体推波助澜。
  “不上不下”说的是研究领域问题。“不上”就是不研究过于宏大的形而上的东西。在学术上,智库不同于大学和研究所。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久而远的历史问题,都不是智库研究的对象,也不是智库的知识强点。在政治上,智库不同于权力部门。党和国家的思想路线、奋斗目标、大政方针等,也是属于上的范围,由党和国家的法定机构决定。总而言之,学术上的基础问题,政治上的宏大问题,都不应是智库的着力点。“不下”就是不研究管理操作层面的东西。智库不是商业公司,不能把重心放在搞策划、出点子上。虽然不同的智库,在研究领域和层次上有所差别。但就总的而言,智库的研究重心应当在“不上不下”的公共政策上。
  “不上不下”的研究定位对中国智库的健康发展很有启示。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问题的多发期,需要更多的智库出谋划策。智库应当针对目前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公正、独立、客观、全面地分析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报告和建议。从一些智库选题来看,还有过于宏大和过于分散的倾向。还是在“向上看”。中国智库要注意“不上”的问题。强化研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避免在一些不可预计的、难以实证的问题上信口开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1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