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追求发展的新境界: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 昱

  以往由于对发展的理解不够全面,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存在对经济发展比较重视,对社会发展重视不够:对当前发展比较重视。对长远发展重视不够:对增长速度比较重视。对经济效益重视不够等情况。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要求就是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以此指导实践。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运动过程。推动和支撑发展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体制构架、领导力量、人文精神,乃至自然物质基础均是重要因素。探讨怎样发展,既可以作为学问来研究,更需要理性地选择正确路径,还要务实地讲究发展方式。
  
  发展需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几十年来,我们党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完善体制机制,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21世纪伊始,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
  回顾过去,我们发展的历程是曲折而艰辛的。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需要用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作为一个农业社会痕迹深厚,工业化程度尚处初、中级水平,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在当代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发展既需要规模。更要追求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6%,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5年已达到2万多亿美元,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仅约4%,人均仅1700多美元,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并且,我们的财富创造与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资源的高消耗以及劳动的高投入基础上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智力方面的因素对生产率的支撑还不足,经济增长还主要表现为粗放型、外延式扩张,集约化、内涵式生产方式还很不够。
  发展既需要高速度。更要和谐度。近年我国经济虽然持续快速发展,但一些人对发展的认识并不到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认为发展就等于经济的快速运行,发展就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增长。高速度、低效率和低效益的经济增长,客观上对资源提出更多的使用需求,而资源有限性本身又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约束,于是出现资源扭曲生产方式现象,例如,一些地区和部门缺乏环保意识,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高速发展,其结果是生态急剧恶化,环境严重污染,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困难,由此加剧了社会各层面的结构冲突和利益冲突,恶化了发展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使发展出现某种非良性循环,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在严峻的现实矛盾面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成为首要的前提。
  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从历史和时代的视角,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力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要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努力实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良性互动。中央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特点和利益;地方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也要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自觉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只有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好,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搞一刀切、一个模式、齐步走是不可能的。因此,既要坚持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巩固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又要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既善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又注重持续稳定发展,努力实现发展的均衡性。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的高灵活性、高效率优势,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作用,防止“市场失灵”。
  
  牢固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起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新理念,并以切实的措施保障落实。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当切实做到:端正发展目的,把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出发点;突出发展主体,把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动力;明确发展标准,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发展的根本尺度。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的平衡息息相关。任何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为衡量标准的发展,以环境资源的破坏为代价的发展都是难以持久的。因此,要努力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造福子孙后代。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若不能解决好体制问题,或出现重大政策偏差,则容易出现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
  以往由于对发展的理解不够全面,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存在对经济发展比较重视,对社会发展重视不够;对当前发展比较重视,对长远发展重视不够;对增长速度比较重视,对经济效益重视不够等情况,存在着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规划脱离实际,重复建设,上项目、办事情缺乏科学论证等。这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新问题的产生。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要求就是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以此指导实践。
  其次,要树立求真务实和勤勉为公的政绩观。
  发展观与政绩观紧密相连。发展观引导着政绩观,政绩观体现着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就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只有科学发展观才能引导正确政绩观,也只有正确政绩观才能实践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所取得的成就与广大领导干部克己奉公、埋头苦干是分不开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是拥护和肯定的。但不可否认,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还有偏差,如把政绩同经济发展的指标简单划等号,有些地方甚至提出了“经济要上,其他都让”的口号;一些领导干部为追求任期内政绩的显性效应,急功近利,不惜牺牲本单位或本地区的长远利益,搞掠夺性经营和生产。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一些干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外,也有着客观上的原因――将GDP的增长率作为评估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导致一些地方简单地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错误地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政协委员吴敬琏指出:以GDP的增长率作为首要考虑的政绩观已成为阻碍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出了诸如“绿色GDP”、“社会净福利”、“可持续发展的GDP”等干部考核指标,其目的就是要摆脱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唯一标准,在干部中树立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观。
  善于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中有益的经验和深刻教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必将到达新境界。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长、成都行政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5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