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移花接木,“二氧化碳”是怎样被妖魔化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经常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如“离毁灭只有6度”,仿佛好莱坞大片《后天》、《2012》等即将变成现实。
  2009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发表《2008年温室气体公报》。公报说,2008年大气中的大多数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可长期留存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创下工业革命以来的新纪录。
  公报的数据显示,2008年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为385.2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与2007年相比增加2.0ppm,呈持续增长之势。工业革命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大约为280ppm,几乎固定不变。
  这似乎是最权威的数据,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铁证,但里面其实有误导之嫌。
  在整个地球发展史中,二氧化碳浓度也是极不稳定的。据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地质学家施普特尔的研究,通过分析距今6.35亿年前形成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当中的同位素发现,当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至少为12000ppm,其浓度是目前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的32倍左右,可谓一个“超级温室”,在上亿万年的地球演化史上,二氧化碳浓度是大幅下降的。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植物的生长却是有好处的。一般来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最适浓度为1000ppm,二氧化碳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气肥”,在温室大棚中,我们会人为地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达到增产的目标。
  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使植物光合速率加快,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减小气孔导度,降低植物蒸腾作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也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但经过西方媒体的不断渲染,二氧化碳气体居然成了一种污染源,成为人类的公敌。欧洲花大的代价搞所谓的“碳捕捉”技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化,永久埋在地下,这不算一种对植物生长的犯罪么?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引起大气温度升高,但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似乎不能用二氧化碳的大气浓度作为标准。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会促进植物的繁盛,将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在所谓的气候变暖模型中,这个因素却有意被忽视掉了,使气候变暖成为一场政治操控,而不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
  人类是最为渺小的,人类排放量在亿吨级水平,而地球碳库的总水平都是万亿吨规模。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库在海洋和土壤中。植物的根在土壤中吸收氧分时,会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呼吸作用,此时的呼吸是有氧呼吸,而排放的是二氧化碳,故在根部,即土壤中二氧化碳储量巨大。
  在竺可桢的结论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太阳活动才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美国科学家季林在2000年提出的潮汐气候效应理论对气候变暖也提出了挑战。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日月大潮与月亮近地潮相隔时间超过3天,从而导致冷空气活动较弱,整个欧洲度过了一个暖冬,纽约市片雪未下,这是1877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当人们在全球变暖而心存恐慌的时候,2007年2至6月为强潮汐时期,欧洲的天气又变得异常寒冷。
  如果你仔细看温室气体列表,第一位赫然是地球万物赖以生存的水蒸气,其作用远远大于其他温室气体的总和。
  气候变暖的所有推断,都排除了水蒸气的巨大作用,并且基本忽略了气体在目前大气温度下的对流传热。按常理,地面附近被加热的暖空气会与上面的冷空气发生交换,我们知道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好几度,平流层里就像一个大冰窟,温室效应在这里并不起任何作用。
  根据气候变暖的理论,甲烷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甚至有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装置,直接吸收牛排出的甲烷,使人类免受其害。
  根据这一套理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自己排出的甲烷气体所引发的强烈的温室效应。这种理论还堂而皇之地成为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只能让人感到无知和好笑。如果这套理论成立,恐龙释放出来的甲烷在“熏”死恐龙之后,又去哪里了呢?累积到今天,地球恐怕已经变成一个火球了。
  而实际上,大型的沼泽才是地球最大的甲烷库,地球上所有的牛排放的甲烷在它面前是相当微不足道的,如果按环保人士所担忧的,必须给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做一个大盖子了。
  目前我们正处在第四季冰川后期,气温并不算低,如果太阳再次运转到银河系中的某个位置,人类可能将要面临着又一次巨大的冰期,这也正如20世纪70年代人们所担心的那样,人类将万劫不复。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确实化了,但是撒哈拉沙漠这些年可是正经变绿了很多,非洲降水增加了不少,各种动物数量都有所增加,这些显然是持有气候变暖理论的科学家不愿意接受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1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