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伯恩施坦的“新唯物主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茂林
摘要:伯恩施坦通过批判改造马克思主义构建了修正主义理论体系。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论,这种改造过的唯物主义已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了天壤之别。本文将从具体理论入手,分析伯恩施坦的这种“新唯物主义”。
Abstract: Bernstein transformation through critical revisionism of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philosophy, he proposed a "new materialism" theory,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the Marxist materialist philosophy drastic change took place.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specific theory, analysis Bernstein's this "new materialism."
关键词:伯恩施坦 新唯物主义 修正主义
Keywords: Bernstein's revisionist new materialism
作者简介:张茂林,北方工业大学思政部讲师,博士
爱德华・伯恩施坦(1850~1932),德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被称为修正主义的鼻祖。他以修正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推行民主社会主义而闻名。事实上,伯恩施坦的修正“不仅涉及个别的问题,而且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基础”,[1]65他通过对这一“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的批判改造,提出了“新唯物主义”,奠定了修正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
伯恩施坦“新唯物主义”的最大特色就是否认主客二分的有效性,否认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差异。首先,伯恩施坦对主观和客观的理解不同于传统观点。他认为凡事只要体现了人的意识力量就是主观的,因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主观因素。相对而言,客观因素则是指纯自然的存在状态,社会生活中也有客观性,“凡是涉及社会结果(这无非是个人或者甚至集体的行动的无意的产物)时,我们面临的就是客观力量。”在此基础上,伯恩施坦对主观和客观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解释。他认为:“纯粹的经济原因首先只是创造接受某些思想的素质,但是这些思想怎样兴起和传播以及采取什么形式,取决于一整系列影响的协助作用。”看似伯恩施坦肯定了经济因素的根本地位,但他又认为“一般的饮食需要是客观力量,但是改变饮食的愿望则是主观力量”,[2]32很快他就否认了客观力量的第一性。其次,伯恩施坦不主张对世界进行主客二分,他认为主观和客观本没有严格的区别,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主观力量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伯恩施坦的“新唯物主义”主要包含这么几点:世界上没有脱离主观力量的客观因素,也没有抛弃客观因素的主观力量,主观力量和客观因素同为世界的本源,它们的共同作用促成了现实世界的运动发展。
二
伯恩施坦推崇他的“新唯物主义”,把任何事物的变化运动都看作是主客观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主观和客观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问题上,伯恩施坦并没有走得更远,而是以一个简单独断的“不可知论”作为了结。他认为世界是无法认识的,万物变化发展的奥秘在于天才的“先知”,普通人在它面前一无是处。因而伯恩施坦把不可知论看作是对一切问题的最终回答,他说,不可知论“是一个普遍的思想方式。每一个科学研究者本身就是不可知论者,就是说,他假定事物的终极理由是未被认识的。”
伯恩施坦对不可知论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任何过程发生时,都不会没有它的从一开始就是必然的后果,任何现象都不会没有它的物质原因。”[2]49因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就经常碰上一些论点,涉及的不再是感官可以觉察到、可以加以证实的一些事实,而只是我们的理智的推论,即‘观念’,在它的背后我们固然可以揣想到有一个实在,盖然性还相当大,但是却无法加以证明”。[4]57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多余的探讨或研究都是无用的,对此最科学的解答就是“不可知”。
三
任何哲学从终极意义上讲都要对世界的本源问题做出一定的解释,对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这一问题上,伯恩施坦突破了唯物主义的限制,认为观念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他说:“撇开纯粹本能的反射活动不谈,人不做任何以前在他的头脑里没有想过的事情。”[4]60因此,观念的力量是“被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正当原动力”。[4]61
伯恩施坦认为观念是原动力,一方面他极力肯定观念意识力量的决定性,认为观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在对观念意识问题的阐述中,他过度肯定观念意识的能动性和反作用,认为意识决定世界万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伯恩施坦也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关于意识问题的论述上过于保守,他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初承认的非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协助作用以及它们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比在他们后期著作中所承认的要小的多。”[2]53伯恩施坦认为必须要对这种观点进行修正,“也许可以肯定说,在说明经济的变化时,不容许使用‘客观的’一词。因为这些事情从来不是无需人力的媒介就能完成的。”[2]32
另一方面,伯恩施坦贬低甚至否认客观力量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现代社会在不受经济和作为经济力量起作用的自然所制约的意识形态方面反而比以前的诸社会更为丰富。”[2]56“经济发展今天已经达到的水平容许意识形态因素特别是伦理因素有比以前更为广阔的独立活动的余地,”因此,经济发展的“自然必然性对于‘意识形态’的决定性影响就愈来愈小了。”[2]57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伯恩施坦试图通过“新唯物主义”解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从而为修正主义提供理论支持,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这种唯物论没有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也没有合理认识现实问题,所以它注定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可能性,只能算作与修正主义一体的“伪科学”。
参考文献:
[1]《德国社会民主党关于伯恩施坦问题的争论》,三联书店1980年版。
[2]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殷叙彝译,三联书店1965年版。
[3]瞿季木:《伯恩施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资料室编:《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