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情感“互动”大学英语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玲玲

  摘要:师生情感互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如何有效的使用情感互动,以及师生在情感互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出积极的情感互动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Abstract: Teacher-student affective intera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thesis focuses on how to use affective interaction effectively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and the possible problems during teacher-student affective interaction. Finally it points out positive affective interaction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English teaching.
  关键词:师生情感互动大学英语课堂情感
  Key Words: teacher-student affective interactio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affection
  作者简介:胡玲玲:女,河南郑州人,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任教,首都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一、前言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出了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大英教学只片面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情感的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只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而忽略了情感信息的交流,这就造成了大英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低下,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优化学生的课堂心理环境,缩小师生差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 “师生情感互动”的意义及内涵
  没有情感态度参与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围绕着教学材料进行认知加工和交流的同时,总伴以情感体验和传递。师生情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情感的激活并在师生间、学生间流动,从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师生情感互动,可以创造一个开放、活跃、和谐的课堂环境,从而实现师生全面互动的最优化教学过程。
  英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的方法技能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也有赖于师生间情感的共鸣而产生的良好的课堂心理效应。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情感具有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情感;而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的情感能引起学生愉快的肯定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师生情感互动所创设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也能增强学生信心,使其保持积极而平稳的心态,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积极的参与,也能助长教师的教学,使其保持高涨的情绪和敏捷的思维,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因而,探析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情感互动,对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英语课堂中促进师生情感互动的方法与技巧
  3.1注意教师的言行举止,传递有效的情感信息
  情感互动不仅应存在于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应该存在于每一个教学细节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包括眼神的交流,和蔼的面部表情和柔美的语音语调等方面。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话,他(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向学生传递情感信息,都是教学内容的体现,无形之中,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亲切温暖的话语,积极友好的态度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气氛,反之,总是摆出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气势,则会在学生中间制造更多的焦虑,影响教学效果;眼神的交流要是真诚的,充满关切和鼓励,如果总是盯着一个方向看,学生会感受不到互动性的交流,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热情;适时的幽默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幽默会让学生更放松,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刺激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总之,在特定课堂情景中,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旦和学生的感受结合,就会形成一种力量,促使情感积极健康地发展。
  3.2注意学生动态,及时调整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各种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英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其特殊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纯英语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解释某个语言点的时候,时常通过学生的表情和情绪来判断教学效果,继而决定自己的教学进度。一位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捕捉学生情绪的变化,并且抓住变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3.3重视学生课堂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感情互动的有效方式,也是大学英语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更不要轻易去更正学生言语中的错误,可以等学生发言完毕,再给与指正,否则很容易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恐惧感,使之产生焦虑和紧张的心理;有些时候,或是由于时间紧迫,或是出于其它情况的考虑,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对其回答不可置否,这种态度往往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说”英语是一种挑战,很多学生克服了极大的心理障碍才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并且期望得到老师相应的客观的反馈,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去保护他们自信心,多给与表扬,鼓励学生发言。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其克服焦虑和紧张感。课堂提问给师生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教师只有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实现情感交流。
  3.4交流合作学习,促进情感交流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教学总是按照既定的日程安排进行,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允许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制定和选择中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觉,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学生能在小组活动中培养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情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消极情感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小组活动融洽、活跃的气氛,又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情感,形成了师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互动。
  四、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师生情感互动应注意的问题
  4.1互动过于形式化
  有些教师出于对教学进度、学生素质差等因素的考虑,在课堂上不敢放开手脚的开展师生情感互动,从而造成在互动活动中教师依然主导,学生依然被动的服从老师安排的局面,当然,这种形式的情感互动是片面地、单一的。有些教师虽积极采取教学互动,但是互动的广度和深度却不够,学生参与人数少,互动时间短,互动问题过于简单,互动过于形式化,这样的互动自然收获甚少。
  4.2互动的不平衡性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质量,情感互动的对象只限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他们只愿意选择学习成绩好、口语表达能力强、性格开朗的学生,偶尔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控制的方式,互动比较简单,要求也比较低,并且较少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表达机会,互动时间也较短。这种不平衡的互动极易形成学生的两极分化。
  4.3忽视学生的情感差异
  教师在情感互动中,过于追求情感的一致性,而忽视了个体的情感差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过程,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人与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对英语材料的理解,差异是一定存在的。但是有些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高潮,急于实现情感的共振,而缺乏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和唤醒学生的认知,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五、结语
  高质量、深层次的情感互动给课堂带来的不只是轻松愉悦,更是成长,能让大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富有魅力。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互动虽不能代替学生的认知,但是,适时地融入情感互动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教师应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有效发挥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学习情操以及对其情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 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杨丽丽.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情感互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8)
  [6] 陈丽红.高职英语互动教学与情感因素的关系[J].教育探索, 2008 (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1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