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困境与出路: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伟

  [摘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业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文章在深入剖析我国当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有困境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依据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提出完善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11-0043-03
  
  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现存的困境
  
  20世纪90年代初,生态旅游开始在我国兴起,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还开放了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总体来看,由于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较短,有关的理论研究、法制建设、管理机制以及人们的认识和观念等相对滞后,致使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在实践中虽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的一些条款,但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而且在微观管理上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许多生态旅游区的管理水平低下,主管部门多,权、责、利关系处理不畅,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同时,在生态旅游的管理队伍中,许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训练,以一般的行政管理方法来管理生态旅游。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滥杀。这种管理体制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统一规划和管理困难,无法从体制上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与利用。许多地方政府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或者制订了旅游规划但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盲目发展,急功近利;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1],导致生态旅游开发失控。另外,一些地区的规划由投资者自己制订,他们往往从本部门或本企业的利益出发,以获取批准权为出发点,没有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规划。
  3.游客严重超载,超出景区生态的承载力。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使开发商往往没有科学地基于生态承载能力制定经济目标和限制游客数量,导致在旅游旺季,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人满为患,游客带来的固体废弃物、水质污染、空气影响、噪声等对景区生态环境构成了直接威胁。这不但影响旅游质量,而且对珍贵保护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来说是致命摧残。当游客大量涌入时,对保护区的过量践踏以及随地乱扔塑料瓶、塑料袋、易拉罐和各种垃圾,再加上旅游业排放的生活污水,对旅游区环境与野生动植物造成干扰和破坏。
  4.旅游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较严重。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旅游风景区的水质、空气以及土壤、植被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噪音、烟尘也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超标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同时由于一些游客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2],导致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和旅游价值下降。有些旅游区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景区内部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人造的房屋、建筑,破坏了旅游区景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形成了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景观趋同现象严重。同时,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的侵入,还威胁到生态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当地稀有物种处于濒危的境地。而且商业发展以及外来的人员和文化等,也对旅游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产生巨大冲击。
  5.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高。生态旅游的决策者、规划设计者、管理者不太注重对生态和环保的综合考虑与认真思考,许多旅游者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缺乏对生态和环保知识的了解,环境保护意识差,把生态旅游等同于传统旅游或自然旅游。实际上,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能让更多的人在欣赏体验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回归自然的同时,进一步唤起人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正是因为观念不适应、认识不到位,致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并未得到充分显现。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缘起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事物,目前由于组织和个人方面的主观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等的制约,使得其未能得以快速、和谐、有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传统习惯思想的影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培养旅游者学习、体验及欣赏自然环境,或是在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文化背景中欣赏其中的一些元素”[3],更强调的是一种可持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注重生态旅游的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持久和谐,从而在满足当代人生态旅游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满足后几代人的需求。但人们由于受传统习惯思想的影响,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着许多错误认识:一是认为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且速度较慢,因而无需刻意地强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认为只要开发和建设了生态旅游就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三是旅游者仅将生态旅游视为一种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缺乏相关的生态知识和环保意识。四是由于旅游活动实际上会消耗、破坏甚至毁灭旅游资源,但许多旅游管理部门和经营者却坚持认为旅游消耗只是精神消费,不会威胁旅游资源。五是一部分生态旅游区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发的,缺乏相应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多学科的充分论证而仓促上马。这些错误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必然导致生态旅游难以和谐、有序地发展。
  2.落后管理体制的限制。国际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做得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并有相应的专门机构来执行、监督及实施,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均不健全。当前生态旅游在规划、开发和经营等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和明确分工,“旅游主管部门、林业部门、建设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等各方都有权参与旅游的管理和经营,有利益大家争,有问题互相推”[4],这些部门与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权、利、责关系也不清,并未得到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同时,我国对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健全,生态旅游的研究、规划和开发机构不规范,导致生态旅游区管理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低劣以及发展和资源利用混乱。种种经营和管理低水平的现状,很难保证生态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
  3.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要以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为前提,从而为旅游者提供舒适、便利的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方面的服务,这就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投入巨大的资金。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现有的资金难以保证其他急需的社会需求,导致了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目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大都位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和基本未受人为破坏的偏僻之地,现有的软硬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为加强生态旅游的经营和管理,还需采用高科技和高效率的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技术,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当前资金的匮乏,不可避免地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开发迟缓、专业人员培训不足、国内外市场开发乏力等问题,从而不能尽快摆脱大多数生态旅游区处于潜在或半开发的状态,不能有效发挥现实旅游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社会整体精神文明程度不高的约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文明即生态文明的支撑,使其在“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民众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规范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具有比其他旅游形式更突出的作用。”[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与物质文明相比,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缺乏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理性认识、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现象随处可见,可以说,旅游发展到哪里,哪里的生态和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和污染。

  
  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略
  
  1.必要基础: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科学的生态旅游建设规划能够避免对生态旅游的盲目开发和无限制的发展,它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为此,首先必须牢固树立阶段性开发的理念,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规划和开发中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效益的有机结合,使规划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弹性,为未来进一步的开发和建设提供空间,实行阶段性和局部性开发”[6],避免过度开发和过滥开发的现象。其次,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科学地测定旅游地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并在生态承载力许可的框架下发展旅游业,确定生态旅游区的边界和生态旅游活动的限制范围。再次,通过规划确定开发的目标和规模、开发区位和空间形态、基础设施和旅游线路、客流容量及游览时间和方式等。最后,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用料、造型和风格。
  2.根本前提:完善生态旅游的相关法制。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已不能满足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生态旅游的法规体系和标准。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制定如生态旅游法及相关的实施细则,生态旅游区质量等级标准和实施细则,生态旅游区规划通则和资源管理条例,以及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等法律法规。同时,应综合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开发利用权,建立有偿使用、综合利用制度;还要建立专门的旅游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负责对旅游尤其是生态旅游进行法制宣传和执法检查,从而使生态旅游的决策、规划、设计、开发、利用和旅游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客观要求:强化生态意识和生态保护教育。目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仍未完全为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首先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够真正认识生态旅游的本质,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观念。其次,要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全社会经常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一些生态知识教育,旅游区可通过开办青少年绿色营、发放垃圾袋、组织市民认养风景树等活动,宣传自然科学知识,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7],减少来自旅游者的环境污染,使维护生态可待续发展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第三,积极培养和引进大量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最后,生态旅游区要充实导游人员的生态知识,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积极宣传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进行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
  4.重要保障:建立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态旅游管理体制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首先要按照合理设置、科学管理的原则调整现有的管理体制,理顺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生态管理的关系,设置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构和综合管理机构。其次,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界定资源管理部门、环保部门、旅游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8],特别应鼓励和发动公众参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积极发挥公众监督政府和经营者的管理和经营活动。最后,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生态旅游秩序管理和资源保护的职能,严格审批在自然保护地和特殊文化社会区域的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发展,并努力通过各种国内外贷款、外商投资、项目融资、国际捐赠及个人投资等多元融资方式,保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
  5.主要手段:提高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含量。我国目前生态旅游科技基础薄弱,总体上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模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具备科技创新观念,并切实将科技创新战略贯彻到生态旅游发展的各个层面上,加大生态旅游科技投入力度。其次,要有重点地推广成熟的先进技术,如电子信息技术、清洁卫生技术、修复技术、评估技术等;并且加强与国内外有关科技单位的合作,针对现有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等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最后,建立生态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加强生态旅游区与生态旅游研究机构之间,以及生态旅游管理部门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推动生态旅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6.持久动力:保障相关主体合理的经济利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合理的经济收益和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的发展,尤其要注重提高当地收入水平和增加保护资金,这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为此,任何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都必须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既要分析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和负面影响,也要分析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成本和市场前景,测算生态旅游项目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时,还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开发生态旅游的企业获得相应的回报,也重视地方社区利益的分配和保护资金的增加,尤其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7.永恒保证:构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时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综合反映。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要依靠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转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树立全新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科学旅游观,这些无不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有关。只有在适当的文化和哲学背景支撑下,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方式。实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文化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有效地降低对生态的破坏行为,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和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各旅游区自身的文化特色建设,通过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吸引游客,实现持久的发展。
  总之,基于现实的国情和国际发展趋势,我国选择和实施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充分认清形势,积极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通过全社会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完善制度、合理规划、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旅游业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春雨.浅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梁歆梧.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06,(3).
  [3][澳]David Weaver.生态旅游学(杨桂华 等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押22.
  [4]田里?熏李常林.生态旅游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押15.
  [5]董观志.旅游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押279.
  [6]马勇?熏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二版)[M].北京?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押54.
  [7]涂湘波?熏侯立臣?熏赵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2,(10).
  [8]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
  责任编辑王安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4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