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棉花检测中的感观检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单建平
在多年的检验工作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棉花检验标准方法中的感观检验是一种快速但难度较大的实用技术,除了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外,在实施检验的过程中,更需要充分认识到感观检验的三大特点,即科学性、综合性、技术权威性。笔者以为这是当前棉花检验中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一、科学性
感官检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我们对照实物标本定品级,用手扯尺量的方法定长度时就是借助棉纤维的外观特征和形态,利用人们的感觉器官来观察纤维的组织形态、颜色、光亮度、弹力、拉力的强弱以及纤维的长短情况,将这种直觉的印象经过推理、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品质结果,这种科学检验的过程就是感观检验。
二、综合性
感官检验棉花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程,籽棉成熟程度是品级鉴定的重要条件,棉瓣外观饱满与否和成熟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鉴定籽棉品级时,不可将棉瓣撕开,以免失去原来的状态,影响鉴定的正确性。籽棉成熟度的好坏,一方面影响棉纤维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影响棉籽的出油率和发芽率。因此,凡未正常成熟的籽棉,如虫害棉、霜害棉、病害棉、雨锈棉、剥桃棉、拨杆棉,均会因受害而影响其成熟程度,从而决定其好坏。成熟的籽棉棉瓣肥大,呈松散的丰满状态,纤维拉力强、卷曲显著,手感富有弹性,色泽晶亮,丝光好,呈洁白或乳白色,棉籽棉仁饱满、籽壳坚硬、刮去短绒籽皮呈黑色或棕色。半成熟籽棉棉瓣松散,纤维呈松散状,纤维较细,拉力较差,手感柔软,弹性较差,色泽呈白带色有黄点、黄斑以及大小不一的污染、丝光较差,籽棉籽仁饱满籽壳较硬,剥去短绒籽皮呈黄褐色或黄色。未成熟的籽棉籽瓣紧裹瘦小,纤维卷曲皱缩,具有原铃室状态,在棉瓣基部可见到不成熟的棉纤维紧结,形成带光块片,纤维更细,拉力弱,手拉纤维时易拉扯平直,手感柔轻甚至无弹力,纤维拉下时将棉籽皮一同拉下,丝光较少甚至没有,少数棉瓣呈浅黄、黄、深黄等色亦有部分白棉瓣,棉籽仁瘪小、籽壳硬,剥去短绒籽皮呈黄色或红色。
所以手握籽棉鉴定品级时,用力必须适当,太紧,使棉瓣受压紧缩,失去原来状态;太松,则棉瓣之间因光线照射不够,发生许多阴影,影响色泽的鉴定。故手握籽棉应松紧适度,使棉瓣保持原有状态,尽可能使光线普遍照射,以便反应其正常色泽。在鉴定散装籽棉时,由于棉纤维松散,体积膨大,浅色污染不甚显露,色泽容易偏高。在室外检验籽棉时,应有适当的光线,避免建筑物反光,更不能在普通灯下分级。否则,容易造成品级的偏高或偏低。
籽棉干湿度不同,对籽棉加工也有一定影响,利用感官检验籽棉回潮率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来判断的,这就要求检验人员需经常与测轧后的皮棉回潮相对照,积累经验,才能在工作中少出差错,做到基本准确。感官检验籽棉回潮率大致分以下几步:手感。手握籽棉感觉温暖、光滑、松软,表示回潮小;感觉阴凉、发涩、紧结,表示回潮大。双手平分籽棉,抽取纤维,被抽出的纤维回缩较快表示回潮小,回缩较慢表示回潮大。手感弹性大的回潮小,手感弹性小的回潮大。手握籽棉,其籽壳软的回潮大,壳硬的回潮小。目测。棉瓣松散肥大的回潮率小,没有丝光呈死白色的回潮大;口咬籽棉。响声清脆的回潮小,一咬就碎的回潮小;无声响的回潮大,一咬成饼状的回潮更大。早期籽棉虽经过暴晒,其棉籽往往不会发出响声,因为晒后棉纤维的水分蒸发,而棉籽的回潮相对蒸发较慢,晚期籽棉一般能发出响声,因为棉籽的水分已逐步蒸发,而纤维却因气候的关系已吸收了相当的水分。分析比较几个条件的差异程度,来评定品级,是一种综合定级方法。
调查分析综合资料,是正确实施感官检验棉花的重要依据之一,棉纤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品种、水、土、肥、气候、土质和栽培技术、病虫害因素影响,纤维品质的好坏与这些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棉花检验人员必须学习一些与棉花有关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调查分析,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正确反映当时棉花品级的特点;二是预测未来棉花品质变化情况及规律。
三、技术权威性
感官检验和仪器检验不一样,它不能直接得出绝对的指数,只能是一种相对接近正确的综合性结论,所以特别容易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棉花检验结果的误差。因此,必须要有技术性强、经验较丰富的棉检技术人员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棉花检验。
(作者单位:农一师十四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6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