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新世纪华侨学府侨生的文化双向传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艳梅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因此我们不应忽略在中国华侨学府求学的侨生群体。侨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是一群特殊的传播使者,由于身份特殊,他们在国内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双向传播特点。侨生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海外文化的传播者,这种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双向的,而且是自觉的、主动的、相互的输出和接收。在双向文化传播中,最受益的当属中国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侨生;双向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4012303
  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在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也加快了步伐。当今中国越来越重视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我们对外传播既要“走出去”,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中国,同时也要“请进来”,吸引世界对中国的目光。鼓励海外侨生回国学习中国文化和专业知识就是一种“请进来”的好方法。本文所指的侨生主要是目前在中国高校学习的侨民学生,他们大多数在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是一群特殊的中国文化传播使者。
  一、侨生的新特点――对自己身份认同具有双重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中国两所最早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其境外生人数在众多高校中名列前茅。上个世纪,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创办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回国求学的境外生基本上都是华侨子女,这两所高校培养的侨生是那些要求回国学习本领并参加祖国建设的学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境外生的成分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华侨、华人,港澳、台湾地区等青年学生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境外生队伍。福建国立华侨大学分别在厦门和泉州设立两个校区,全校有境外生4 000余人,其中,设立在厦门的华文学院境外生占学生的主体,还有一些境外生分布在学校的20多个院系学习。目前,国内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境外生群体中人数比例最多的是侨生,由于广东和福建地理位置特殊,很多华人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因此,侨生也多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越南、缅甸等国家。和上个世纪回国求学的侨生不同,新世纪的侨生有着不同于他们父辈的特点,这些新特点让他们在国内华侨学府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文化双向传播的特殊性。
  (一)回国求学的新一代侨生与父辈们的区别
  上个世纪回到国内学习的侨生很多年龄偏大,他们大多是华侨的第一代或第二代,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他们希望归国学习,报效国家,很多人学成之后也确实留在了中国。即使那些回到居住国的侨生也对祖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新世纪以来回国学习的侨生,照比他们的前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这些华人的新生代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基本在居住地内完成高中课程学习,目前本科生占侨生的主体,年龄多集中在18至25岁之间,他们已经是华侨的第三代、第四代或更后一代。和他们的前辈不同,这些年轻的一代没有在中国出生和成长的经历,没有在中国生活的经验,祖籍对他们而言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相当多的侨生而言,中国不过是他们祖先的出生地,对祖国的情感可能还不及他们对居住国家的情感来得更感性。只有当某些时候被特别提起是华人或是因为他们的华人身份和别人有所不同时,他们才感受到中国和他们个人命运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笔者曾采访了多个来自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侨生,他们虽然身在国内高校学习,而且祖籍地距离他们身处的大学可能只有十个小时车程,但是他们一直到毕业也没有回祖籍地看一看,反而是利用大学四年时间游遍了中国的名胜古迹,这与他们的父辈千方百计要回祖籍地认祖归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年轻一代的侨生来说,母体文化就是他们居住国家的文化,出生和成长的环境让他们从小就认知并认同所在国家的文化。虽然他们还是华人的后代,但他们接触更多的已经不是中国文化。他们所接受的中国文化不过是前辈的传承和来自当地华人学校的教育。
  (二)新一代侨生具有传播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
  这些华侨新生代大多数毕业后回到原居住地就业。他们长期接受的传统文化已经是居住地的文化,我们所谓的中国文化的基因在他们身上实际上已经完全被本土化了,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我们国内的,融入了当地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些境外侨生身上既被深深打上了当地母体文化的烙印,同时又有祖辈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了这种文化的双重身份,侨生们对所在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很好的认同。这些海外华侨新生代,在来中国求学之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除了得益于家庭和当地华人学校的言传身教,还有很多是依赖他们父辈时期所不具备的网络资源来获取对中国的认识。有了现代传播技术,他们获取信息更主动、更丰富,但他们缺少父辈那种在中国亲身践行的深切感受和独特体验。
  二、侨生与国内生的相互碰撞――文化的双向传播
  华侨高等学府被誉为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学生来源多元化,因此,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这种校园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在不同语言、传统、观念、视野、习俗方面,在复杂的学生群体之间相互交流、碰撞和影响。
  (一)以汉语普通话为主的多种语言交流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作为华人后代的侨生,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的需要或被主流社会接受,他们认同的母语就是他们所在国家的语言,例如很多来自马来西亚的侨生会多种语言,他们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当地人,除了日常使用马来语、英语等语言,他们也会使用汉语普通话、粤语、闽南语等多种语言[1] 。 然而,他们的汉语基本来自家庭和当地华人学校的教育,由于条件限制等原因,侨生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文,因此,他们的汉语水平并不高,和国内生一起学习难免有些吃力。这些侨生与国内生混杂在一起,互动和交流就使得语言变得多元化,汉语普通话就成为他们间的主要语言。交流和沟通首先就建立在语言的双向交流基础之上。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操着不同语言的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特殊而有意思的现象,侨生们回国学习,他们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其居住国家文化的传播者,这种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双向的,而且是自觉的、主动的、相互的输出和接收。   (二)不同观念和视角的殊途同归
  侨生们年纪轻轻就能够走出家门回到国内高校学习中国文化,其行动本身就令人钦佩。侨生群体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格外关心中国政策的变化、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尤其是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内发生的国际事件都可能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笔者曾经指导过华侨大学20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制作纪录片,侨生们的选题多是关注民生和公益事业,如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的侨生的选题多是关注政治、环保以及华人的社会地位。也许是生活在远离中国政治与社会中心地带,侨生有更多文化相互比较的机会和意识,所以,他们的作品显示出一种国际化的大视野。毕竟有着同文、同宗、同血缘的根基,侨生和国内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相近,尽管有碰撞、有分歧,但是最终仍然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殊途同归。如果说来自海外的上一代侨生对中国文化是一种传承,那么到了这一代,对中国文化已经不只是传承,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融合。
  (三)多元文化在碰撞中传播和创新
  侨生和国内生初次接触,互相间好奇张望,感觉彼此既亲近又疏远、既熟悉又陌生。很多海外侨生,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国文化,大多数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古老的历史,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国内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耳熟能详,对来自异域的文化信息充满好奇和新鲜感,于是,侨生与国内生渴望分享彼此的信息和文化,这就为文化的双向传播提供了可能。十年前,著名的中国第一支二十四节令鼓队诞生在华侨大学,二十四节令鼓是由马来西亚华人创作的鼓乐表演形式,被马来西亚侨生传到中国,在中国华侨学府里落地、生根、传播和发扬。二十四节令鼓队成立十余年来,时间在变、鼓手在变、表演风格在变,不变的是鼓队的灵魂,共同的主题、共同的心声把中国文化和马来西亚文化共同传递出来,这可以说是文化双向传播的一个很好的写照。
  三、发挥侨生优势,让他们传播他们眼中真实的中国
  侨生积极主动回国学习,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感受中国的机会。学习中国文化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文化传播是双向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发挥侨生传播中国文化的优势。
  (一)推广中国历史文化教育
  侨生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非常有限。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的文学、哲学、艺术(包括音乐、绘画、影视、建筑等)、风土人情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理应成为我们推广传播的理由。我们传授给侨生的是我们眼中的中国文化,但是,经过侨生传播的将是“非中国式”的中国文化,这其中既有传承、融合,又有创新。一个深谙文化的内涵又精通本土化传播方式的传播者才是最好的传播使者 [3]。
  (二)开展认识中国文化的项目
  要让侨生既了解一个古老的中国,同时还要认识一个现代的中国。我国近年开展的“中国寻根”之旅优秀境外生夏令营,资助优秀境外生参观故宫、奥运鸟巢、圆明园、丝绸之路等项目,就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文化双向传播。通过这种亲密接触,可以让侨生们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有比较全面、客观、真实的认识和评价,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介绍、观光和旅游等形式上。
  (三)尊重侨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他们的传播方式
  侨生们有他们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思考,有他们自己的沟通技巧、传播途径、传播方式、话语权平台,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来迎接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正因为他们的双重身份,用他们带有切身感受的、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思维进行传播可能是更有效、更实实在在的传播。侨生的文化传播方式与那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带有自我认知的传播方式不同,他们也是华人,但他们却是用一种本土化的视角来传播、介绍、解读中国,这种传播可以渗透到他们点滴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是一种自觉的传播,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传播者做不到的。这比媒体传播、中国派出的文化传播使者的传播效果可能更自然、更直接、更有公信力。
  侨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是一群特殊的传播使者,他们既是接受的一方,同时也是传播的一方。在这种双向文化传播中,最受益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这一点无可质疑。侨生在对外宣传中国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世界。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绵薄的,但是,我国目前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约有5 000万人,有着中国学习和生活体验的侨生们将会是一年年、一批批、一代代地延续,这种延续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吴瑛.让物质文化先走出去――基于对海外孔子学院的调查[J].对外传播,2010(9):4243.
  [2]刘奥.央视纪录频道要打国际牌[J].中国广播电视影视,2011(1):4547.
  [3]李宇.从台湾东森美洲卫视看对美华裔第二代受众的传播策略[J].对外传播,2010(5):2930.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New Century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Bidirectional
  Culture Dissemination in 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GUO Yanme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1, 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China puts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culture exchanges and dissemina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group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who pursue studies at 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re some special messengers who undertake the task of disseminating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special status, their study and life hav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bidirectional culture dissemination. Whe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study in Chinese university, they themselves are the cultural receiver as well as culture disseminator. Therefore, this type of culture dissemination is not only bidirectional, conscious, active, but also the output and input of each other.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receives more benefit during this process.
  Key words: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bidirectional culture dissemination; Chinese culture
  (编辑:蔡秀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177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