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迟到有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发现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有些朋友无论参加任何聚会,任何活动,甚至是会议,总是迟到。即使事先反复提醒,也最多只能做到“掐点儿”赶到;而那些不迟到的人,每次都会打出提前量,即便没人提醒也是如此。就好比说,世上有多少像闹钟一样准时的人,就会有多少迈着方步出门,最后又不得不急匆匆破門而入的慌张者。 旭旭
  便当 心理咨询师:
  其实,对于这些总喜欢迟到的人,用句俗语形容最合适不过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其实,总是迟到的习惯归根结底是不想准时到,更不想早到。
  心理学家皮埃尔·温特指出,迟到有很多种含义,但各种意义上的迟到均涉及一个共通点,即迟到者想通过自己的迟到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用一句玩笑话来说:迟到者是在玩一种诱惑游戏,像女人和情人约会时总要迟到一样。
  在经常迟到的人看来,当自己缺席时,一定会有其他人在担心、挂念自己,而这种担心正好可以被当作是一种心理慰藉:我在他们心目中是如此重要的、如此不可或缺的。
  与此同时,“闯入”现场时,也势必会引起全场人的注目。如果此时再加一点儿领导的“责问”、同事的“嘲笑”,那更是“久旱逢甘霖”般的愉悦感。这些看似是领导在问责、同事在挖苦,实际上对于他们而言是求之不得。他们的心理是:这是只有我才能拥有的关注,其他人可是完全没有机会的。殊不知,他们这种强迫他人对自己产生关注的行为是相当愚蠢的。
  另一方面,总是迟到,也算得上是一种相对“变态”的心理。为什么如此说呢?我们可以仔细想一下,当朋友迟到时,我们一定会焦虑、担心,从而产生很多负性情绪,等待的过程实则是一种痛苦和煎熬。
  综上所述,其实道理很浅显,迟到的人总是让人陷入不同程度的“痛苦”之中,而这种痛苦的缓解及消除——也唯有迟到者能够做到,那就是他们的最终出现。
  之所以说这种心理有些“变态”,主要还是因为迟到者将自己的痛苦进行了转移。所谓转移,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和负担。其实,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总是迟到的人一般是不太受待见的,因此也难免会对身边的朋友、同事、领导产生负性情绪,而这些情绪往往碍于情面、人际关系而不能及时得到表达,久而久之在心中压抑,积淀,才会形成通过自身的迟到行为向对方施加“痛苦”的举动。
  最后,还是建议总是迟到的人能够认清自我关系,学习正确的交友之道。唯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真正意义上的关心与关注,否则只能说是掩耳盗铃罢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19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