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罗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早在宋代,民间即有面塑作品问世,它主要取材于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发展到近代,已成为登堂入室、雅俗共赏的艺术,得到社会名流、文人墨客的钟爱并予以珍藏。在面塑形成的不同流派中,北方的面人汤(子博)、面人郎(邵安)、面人曹(仪策)是著名的三家。面塑艺术家刘荫茹,即是已故面人曹的得意弟子。她18岁从师学艺,孜孜以求,极其用心,不但继承了曹先生作品精华,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面塑的主要工具是一把塑刀、一根竹针。制作是将精粉和好蒸熟后,掺以防裂防腐的甘油和石炭酸,使用时再调色拌匀。二十年来,刘荫茹为了提高艺术素养及造型能力,潜心研究我国历代和西洋雕塑,研读透视学、解剖学和文史书籍,观摩了不少戏剧、舞蹈等文艺演出,画了大量速写和白描。
面塑起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证,但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唐代永徽四年(653)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造型。到了宋代,捏面人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
明清时期,艺术面塑已经成为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面塑藝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现有菏泽古碑为证,清代咸丰二年(1852),山东菏泽穆李庄做泥塑的王清源、郭湘云与当地做“花供”的艺人采用染色的小麦粉与糯米粉捏成小人销售,很受欢迎,菏泽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才有了后来各地面塑名家。光绪年间,天津出了一位“面人张”。他早年抄录戏曲,擅长校勘,人称“百本张”, 捏面人的艺术精湛,可惜其技艺在晚年失传。我们所熟悉的近现代面塑名家,山东“面人李”李俊兴为代表的李芳清、李芳格、何小铮、穆绪建等。北京“面人汤”汤子博( 1881—1971 )为代表的 曹仪策 、郎绍安、潘树华、汤树国、张宝淋等。上海以“面人赵”赵阔明为代表的赵氏面塑。
制作工艺上,面塑创作由于体积小,材料风干迅速,往往需要作者连续几个小时毫无懈怠地一气呵成。在制作前,人物动作、神态、服装、色调等都要打好腹稿。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要体现出典型环境中“这一个”的典型性格。尤其是她精制的核桃面人“八仙过海”等,在只有一寸高的核桃壳内,竟能容纳七八个在放大镜下眉目清爽、栩栩如生的人物。
从造型粗陋、色调“火气”的民间棒棒面人,发展到今天的形神兼备、独具一格的面塑艺术,融入了多少代艺人的才智和心血!刘荫茹为了使其在我国艺苑进一步展示出非凡的丰采,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题材上,她开拓了兄弟民族风情、西欧古典文学等领域;在形式上,她创制了仿铜雕、牙雕、瓷雕、珊瑚雕等作品;在色彩上,她试用了水粉及油画色等颜料。
在现代题材方面,她还创作了一系列名人造像。国外的总统,国内的画家、学者,在她的塑刀下都逼真地再现出来,显示了她富有时代精神的审美趣味和扎扎实实的造型能力。在中国对外友协组织的出访中,刘荫茹曾到过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她的精湛艺术得到了国外文化界人士的高度赞赏。在一组罗汉的塑造中,刘荫茹充分显示出了深湛的素描基础与非凡的造型能力。这其中,无论人物的面容时而庄重、时而恬静、时而喜悦、时而深沉、时而俏皮,一颦一笑和举手投足间,都是形神兼具,令人回味。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05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