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冉磊 朱闪闪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大背景下,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亟需实现最优配置,而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则直接影响到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所涉及的劳动力、创新等要素的质量、数量和合理分配,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端也进行相应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产业供给侧改革和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京津冀城市群”被视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从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问题出发,为供给侧改革视野下该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5.001
京津冀城市群,不仅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更囊括了河北省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和河南省的安阳。京津冀城市群人口规模占全国的7.24%,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5%,有雄厚的发展潜力与腹地基础。
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其中前两项功能的本质也是更好的实现为长远性的为社会服务。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并通过兴建科技园和大学城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又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着财政和就业支持,同时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客观上影响着区域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此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应主动发挥自身作用,明确定位,与其他相关主体协同合作,引导和推进京津冀区域的良性快速发展,为早日实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主要现实问题
由于除安阳外,京津冀城市群所有城市都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另外,关于京津冀城市群的研究必须放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中才可以增加研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因此,以下内容中,关于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和建议中,本文将用京津冀地区的一般数据来替代分析。
1.1 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的2017年统计数据,北京、天津、河北分别有普通高校92所、57所、121所,成人高等学校23所、14所、6所,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65所、0所、38所。高等学校(机构)的教职工数分别为:145507人、48361人、106424人。但从办学水平来看,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却明显呈现出“大而不强”的局面。
2016年06月2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文件,宣布382份规范性文件失效,包含《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印发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985”、“211”等建设高校在招生就业、教育资源、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下,具有非常大的相对优势,并且其优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以多种方式持续发力。从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分布看,北京、天津、河北分别拥有“211工程”高校25所、3所、1所,分别拥有“985工程”高校8所、2所、0所。
从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布看,在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没有一所河北省的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河北省仅有一所高校入选。这种状况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差距更为明显——北京市有普通高校91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31所;天津市有普通高校55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5所;而河北省普通高校数量为120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仅有河北工业大学1所。
从教育部于2017年12月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各省份表现看,从A+类、A类、A-学科的总数上来看,北京市共194个,全国占比27.32%;天津市共31个,占比4.37%;河北省仅有1个,占比0.14%,与京津之间差距非常大。
另外,由于河北地区长期以来与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再加上高考招生制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河北地区对于高等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不仅无法吸纳优秀人才来本地工作,還难以阻挡本地培养的优秀人才向北京和天津流动。
1.2 部分高校存在办学误区
总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中高校存在的较普遍的办学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能很好将办学定位与自身特色与区域人才需求相结合,往往根据就业市场一时热度盲目申请新专业,如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而这些专业的热度一过,整个学校的相关师资配置甚至二级院系的设置都要受到较大影响,更不用说积累的相关学术成果会遭到较大的浪费。问题的根本在于高校不能结合自身竞争优势和区域需要对于未来发展进行正确定位。
二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主要表现在设置的课程体系僵硬老花、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专业口径窄、学科知识孤立、不能依循学生不同认知阶段的规律进行设置等方面。
三是在课程设置环节,关于提升学生素质的内容相对不足。尤其是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和公开课程少;理论教学多、配套实践环节少;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等。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服务社会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实际能力不足。
1.3 科研转化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缺少科技创新平台和相应的财政等支持。尤其是部分民营高校,在科研项目立项及操作方面都存在较多劣势,比如申请立项的通过率较低、缺乏较好的科研条件和实验设备、缺乏足够的科研配套资金等。 二是科研选题容易与市场脱节。由于目前在操作层面,论文、专著和项目仍然是对科研人员甚至高校科研能力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因此,为了追求科研数量,很多高校往往都是围绕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立项,而真正的从区域内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进行主动科研工作相对不足。
三是科研成果在进行实际应用转化时存在障碍。原因主要在于研究成果一开始就没有在选题上紧密贴近市场需求,或者高校由于本身研制条件和设备的限制,提供的研究成果和相应技术不够完善,与实际的企业应用还存在较大的距离。
2 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的建议
2.1 加强宏观引导,提高政府办学支持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宏观引导。京津冀三地政府应围绕京津冀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规模、科学编制京津冀城市群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比如,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境内设立国家级雄安新区,截至2019年2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余所在京高校都已经相继表态,将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这些高校在雄安新区的接下来一系列工作仍然离不开政府宏观层面的继续引导。
二是进一步提高政府办学支持。比如不断摸索适合本地区“政府主导、校企合作、集团办学”的办学模式,鼓励民间有实力的办学力量在符合一定资格的条件下参与到培养高等人才的大事业中来,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和服务区域能力、再比如充分利用京津地区尤其是北京的高等教育优势,加强对河北高等教育在联合办学、师资培训、课程共享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再比如适当创新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给河北以及天津高等教育以一定的财政倾斜,帮助其进行内涵式发展。
2.2 紧密结合区域定位,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高校在确定学科体系时要与京津冀三地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协同的大趋势相结合。在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上,“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那么,北京作为三地的“大脑”,高校应明确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的办学方向,同时配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要求加快部分教育资源的疏解转移,积极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天津高校应将物流、管理、金融等作为重要的办学方向;河北高校宜将现代工业、服务业等作为重要的办学方向。
二是高校在进行专业定位时要紧密结合自身的核心优势专业和行业、部门、地区实际需要,使其专业设置更具持久的生命力。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核心优势专业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类,再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在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结合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廊坊地区养老养生功能的定位推出了一系列老年养生学、健康管理等相关课程,深受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2.3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一是高校可结合自身情况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加大重点重点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促进高新技术和人才的聚集和培养,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二是高校应联合多方力量建立起高效有序的科研转化评价机构,为高校人才的科研创新成果搭建与外界区域经济实际生产力需要的平台。
三是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自己创办或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相关高科技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高校高科技集团可以发挥技术加资本的优势,更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2.4 加快落实各项协同发展计划,增加地区交流
2017年8月27日三地教育部门共同签署了《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备忘录》,2019年1月7日,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和河北省教育厅在雄安新区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优化高等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构建高等學校协同创新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加快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多项具体意见。
一系列诸如以上规划、方案、行动的出台充分表明了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良好的历史机遇。接下来各地相关部门以及高校要注意两点:
首先,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研究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案,选择合适的形式切入,并逐步展开多种交流协作形式。比如开展京津冀地区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交流和短期访学;建设若干开放共享的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和实训基地;加强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共享,引导和鼓励京津高校毕业生到河北省就业创业;实施高校教师、管理人员异地挂职交流计划,建立高校教师访学机制;实施数字学校优质资源共享项目,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面向三省市教师学生全面开放;开展协同创新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推动高校创新支撑服务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集群发展,共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等方面。
另外,为加强落实的可行性,各高校要善于借鉴已有经验,进一步大力开展京津冀三地的校校、校企和校地合作。比如2016年4月,由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经济学学科协同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通过建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对接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共建共享;2018年1月,天津职业大学与林肯(中国)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暨林肯(中国)天津技术培训中心落成。由校企共同组建的教师团队将最新技术、产品标准引入教学,开发出课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助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毕业时,学员若通过相关考试合格,将被推荐至各地林肯中心工作;在校地合作方面,比如北京大学表示将支持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双方人才合作等。
3 结语
供给侧改革要求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同样,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的供给侧质量的提高,也有赖于加强高层次高水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减少落后课程设置等低效甚至无效供给,提高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既定时代定位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总之京津冀城市群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将其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放到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中的高度去看待。
参考文献
[1]杨学聪.京津冀城市群:互联互通深度融合[N].经济日报,2019-04-10(10).
[2]赵琳琳.京津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
[3]宋子恒,姚秋月,肖梓怡,等.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风,2018,(25):241+248.
[4]王小艺,毛敏,徐洪.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背景下高校如何服务区域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6,(11):25-27.
[5]张雁.京津冀“经济学学科协同创新联盟”成立[N].光明日报,2016-04-27(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2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