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收入舞弊及审计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晴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收入舞弊的方法也更加隐蔽和多样化。为准确辨别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保护投资者免于被虚假的财务信息所误导,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收入舞弊的动机、方法以及针对企业收入舞弊行为应采取的审计策略,以期为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清晰认识企业收入舞弊行为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收入舞弊;舞弊动机;舞弊方法;审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0-0176-02
  收入不仅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也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涉及的业务内容及结算方式也变得更加繁杂,收入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其手法也更加的隐蔽和多样化。虚假财务信息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威胁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研究收入舞弊的动机、方法以及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一、收入舞弊的动机
  (一)取得上市资格,稳定业绩
  目前我国的《公司法》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准入条件,特别是公司上市的相关财务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就公司上市前三年的利润指标要求就使许多准备上市的公司感到十分的头疼,许多业绩不佳的公司很难满足上市要求。因此,为了上市,这些公司可能会通过采取收入舞弊的方法以达到其上市要求。一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前财务状况不错,但上市后的前几年公司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其利润较之前年份稳定增长,以避免引起相关机构的关注和调查。公司上市后若因环境因素发生剧烈变化影响了公司年度利润,其可能会通过采取虚增收入的方法以达到其业绩稳定增长的目的。
  (二)满足市场及特定的监管要求
  企业进行收入舞弊可能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及一些特定的监管要求。如满足金融分析师对公司在合资企业市场的期望,或满足监管机构设定的某些行为的先决条件的“阈值”指标,以及为了满足银行发放贷款的指标要求从而虚构收入和利润。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主要以控制贷款风险为出发点,对企业部分主要财务指标进行评估,将贷款资金提供给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以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为满足银行所设定的标准,企业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虚增收入和利润的舞弊方法以获取信贷资金。
  (三)逃避税收,转移利润
  销项税是在销售收入发生的前提下产生的,如果没有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则无从谈起。而利润是所得税产生的基础,若公司亏损,则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为避免少交税或者不交税,企业会通过各种方法少计收入,转移利润。
  (四)谋取以业绩为基础的私人利益最大化。
  目前我国的薪酬设计和评估体系还不够完善,利益驱动使管理层有意增加收入。在目前的薪酬评估考核机制中,管理层薪酬大多是与企业业绩挂钩的,销售收入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业绩,进而提升管理层的薪酬,这可能会诱使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收入造假。
  二、收入舞弊的方法
  (一)虚增收入,粉饰报表
  虚增收入是指通过虚构的交易行为确认收入,它属于一种欺诈行为,对行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若企业想操纵公司的利润指数,这种方法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有些企业从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和货物的交付这些交易程序开始造假,通过一些虚假的原始凭证和订单,再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填写会计凭证、会计账户、总账以及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在不存在货物流通和资金流动的情况下,进行虚假的商品交易。另外,一些企业还存在利用关联交易隐瞒损失、虚增收入,进而抬高利润的情况,或者隐瞒了一些关联企业和特殊目的实体进一步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二)提前确认收入
  1.委托销售中提前确认收入
  在委托代銷商品交易中,委托方将商品发送给受托方,但商品的所有权依然保留在委托方手中,由受托方来寻找商品的最终购买者。在这种商品销售模式下,商品的所有权实际仍掌握在委托方手中,所以委托方确认收入的时点不应该是发出商品之时,而是在受托人实际将商品销售给最终的购买方以后,委托方才可以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并结转商品销售的成本。而有些企业则在发出商品且所有权并未转移时就确认商品销售收入,该行为属于提前确认收入,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应视为收入舞弊行为。
  2.递延收入提前确认收入
  由企业事先收取部分资金,承诺在一定的时期内提供劳务或者服务的项目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提前收取的项目资金一般被视为递延收入,等到劳务或服务实际发生时再将所收取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确认为收入。一些想在收入上造假或进行收入舞弊的企业往往在收取资金的时候就将所收取的资金确认为收入,而不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来确认。
  (三)非营业收入营业化
  非营业收入营业化的舞弊行为一般指企业将营业外收入计入到营业收入中,从而虚增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般不作为衡量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投资者和管理层一般只关注营业收入的参考值,基本上忽视了营业外收入的存在,因为营业外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营业外收入入不了理性投资者的法眼,于是一些企业便通过各种违法行为将营业外收入转为营业收入以达到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目的。例如,将政府补助和捐赠所得直接作为营业收入进行列报,将投资收益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转化为企业的营业收入等。
  (四)低估和隐瞒收入
  低估和隐瞒收入实际上是指企业为了使其账面营业收入小于实际数额而刻意虚减收入。其目的是为了避税逃税以及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延缓收入入帐时间、收入不记账、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或多计提无形资产摊销等手段来达到虚减收入的目的。   三、收入舞弊审计策略
  (一)做好风险评估,打好审计基础
  在审计工作中,风险是否能被合理评估是评价审计公司审计质量和审计师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风险评估程序的实施对于审计师识别审计舞弊风险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生产经营过程,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询问不同的相关问题人员,并结合观察和检查期间收集的有关资料,分析程序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收入是否具有欺骗性。此外,审计师还应当进一步分析企业收入所属的具体类型,识别收入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为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做细控制测试,找出风险领域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缺陷或运营缺陷是舞弊者寻求的机会。在进行收入审计时,审计师应当关注管理层是否利用职权干扰内部控制、是否将不兼容的责任分离、是否有合理的审批流程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当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信时,货物销售记录才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还应当充分关注审计风险较高的内控领域,比如,发票是否根据销售合同、发货条件及对方的实际情况而开出,在销售业务发生后根据实际装货运单和销售单发行的销售发票序号在记录时是否不连续以及不兼容的职责是否分离等。
  (三)实施实质性程序,找准审计重点
  在进行收入审计时,充分利用实质性分析程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除了运用传统的同一财务指标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外,还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实质性程序分析,如同时比较企业的营业收入、应收账款以及现金流情况。公司收入的虚增行为通常不会产生实际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与现金流量数据之间的矛盾可能是虚增收入的后果。另外,收入可以与公司规模和生产能力进行比较,若收入远高于公司规模和产能,则表明收入可能是虚增的。
  (四)完善实质性细节测试,控制审计风险
  1.强化对应收款项的审计。虚假收入常常是与虚假的应收账款同时存在的,函证是检测应收账款是否真实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确保函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应将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询证函寄送的地址与商品销售发票所记载的地址进行对比,必要时可在网上搜索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
  2.加强对货币资金的审计。公司当前的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的收回是公司收入增长的两个主要原因,审计人员可以将银行日记账,银行对账单、银行流水等进行比较,证实企业业务发生的真实性,查出虚假收入。
  3.关注实物流转程序。在识别虚假销售收入审计的过程中,对存货的实地盘点以及企业商品流转过程是否完整的查证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商品入库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通常会涉及多个部门,如果销售收入是虚假的,这些存貨流转的过程也是不复存在的。因此,关注存货的实物流转程序能够有效地发现销售收入舞弊的行为。
  总之,企业收入舞弊行为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并提高其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师要加强其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提高其审计质量;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企业收入舞弊行为的处罚监管力度以保证企业的合法运营。只有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收入舞弊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敏,李华.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审计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6,(19):65-66.
  [2]  陈晓刚.上市公司收入舞弊分析及审计对策研究[J].中国审计师,2014,(10):88-92.
  [3]  李宇航.企业收入舞弊方法及其审计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7,(5):186-187.
  [4]  李昕.基于收入舞弊的手法与审计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5,(27):150-151.
  [5]  黄妍.上市公司收入舞弊动因及常见方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8):134-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9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