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社保档案及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社会逐渐趋向于信息化发展,随着我国综合科技水平的普遍提高,已进入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为了促使相关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在档案管理方面应加强措施,对有关数据应进行保密,从而保证信息不会随意泄漏,保障了个人的信息安全。因此,在对档案进行安全保密工作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防范意识,不断思考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为当前信息化社会提供保障,促进社会科技进步奠定基础。
  【关键词】档案管理  安全保密
  一、如何加强档案安全保密管理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化系统,并被广大群众所依赖。但凡事都有利弊两个方面,信息化手段可以工作带来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如果管理系统出现问题,其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为了能够促进信息化技术更好的发展,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保密工作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前提。相对于传统的档案安全保密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保证在对信息进行安全保密的前提下,促进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运用一定手段找出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一)遵循属性,精细管理
  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管理的档案主要是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及居民养老档案,这些都是关系到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的重要资料,所以档案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尊重历史、保持档案的真实完整性,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下,为单位和个人提供有效、便捷的档案应用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应提高警惕,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另外,应针对不同的档案信息进行规整、分类,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确保信息的安全。因三类档案资料种类较多,管理起来程序较为复杂,应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将工作细分化,以此达到对档案资料的精细管理,确保管理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能顺利开展。
  (二)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在档案管理的工作当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准确,除了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管理外,对档案保管人员的要求也要相对严格。因档案信息中涉及到的资料过多,如果因个人疏忽的原因导致相关信息泄漏或遗失,严重的情况下对单位和个人造成一定损失,从而影响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工作和我们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因此,针对档案安全保密环节,应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意识到这些资料的重要性,保证在工作环节中能认真对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三)完善制度,引进技术
  为了确保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除了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保管意识,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外,应制定更加健全的安全保密制度体系,只有在相关制度的控制下,对档案的保密性工作才能得到顺利开展。另外,档案部门应结合日常管理的工作需求与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人性化发展,促使档案保管工作更加有效运行。除了要制定相关档案管理制度外,档案部门应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技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信息的安全保密性,从而提高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不断寻求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保管策略,促进档案部门的全方位管理手段,确保档案信息在合理的管理方式下能得到更好的储藏。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相关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被人们所依赖。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已离不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谨慎性的工作,为了更好确保其相关信息的安全,利用当下相关技术设备,将信息技术与档案保管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安全、有效的管理。
  (一)改进管理手段
  档案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档案资料进行保管,还要合理安排资料的采集、安放以及交接工作。在开发和使用信息化管理档案时,要注意档案信息变更的痕迹留存,经办人员登录系统、变更信息等操作都需要进行系统自动记录,并将这些信息设定为不可修改,以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从而确保在这些环节中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性,防止资料泄漏产生带来的影响。
  (1)加强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在档案部门中,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单位和个人,对此应当对使用档案群体有明确的服务范围。属单位职工档案的,可以由持相关介绍信的单位人员进行查询应用,本人确需查询的也应持单位出具的介绍信息,否则只能提供最基本的档案服务。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居民养老等独立档案对象,可以提供本人身份证进行查询。
  同时,在对档案进行保管时,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序监管,防止信息外泄,从而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首先,档案部门应针对重要档案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制度的标准下执行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保管意识,使其认知到档案信息的重要性;其次,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应对其资料进行分类并设有专人进行保管,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档案的保密性;最后,对档案资料应进行定期检查,避免突发情况的发生,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2)加强档案传递期间的安全管理。一般情况下,在档案信息所处的位置不发生变动的前提下,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是较为平稳的,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也能持续、稳定的进行。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正常的档案调转工作外,还避免不了因有关联单位或上级政工、组织部门抽调档案使用的情况,如职工退休、干部考察、政治审查等工作,这时档案就会出现外借,离开管理者“视线”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应尽量避免档案脱离档案室,除重要的档案查阅确需调出使用外,一般的档案应用建议在档案室内完成,可以通过档案部门出具材料证明的、可以在阅档室实现查档的就无需提取档案,如职工退休、材料政审等。档案资料毕竟不属于个人产物,因此,即便要对档案进行调出使用,也需要明确相关部门进行接管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   因此,管理人员应提高警惕,确保在档案资料转移过程中的安全,增强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做好对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整体工作的有效运行。
  (二)创新技术手段
  在当前档案的管理工作中,不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不过,利用这一手段进行档案管理也存在一定风险,除上述说的人为更改档案信息内容需要系统进行留痕记录外,还有计算机相关程序被病毒侵入,导致档案资料丢失、泄漏的风险,将严重影响档案保管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对档案管理部门来说将是致命的损失。因此,在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同时,应不断挖掘出更多方法,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做到经常备份,切实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
  (1)不断更新加密技术。为促使档案信息能够得到更好的安全保護,在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中,运用互联网中的加密技术,有利于管理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从而对相关数据进行控制与监管。另外,为了防止病毒入侵导致相关信息泄漏的情况发生生,运用加密技术将有关数据资料转变成乱码的形式进行保存。更有效提高了对资料的安全防护,有利于管理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在进行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应不断探寻新的方法,在现代科技水平的基础上,与人为控制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有关信息进行加密保存,确保档案资料能够得到妥善处理,从而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带动档案部门信息化发展。
  (2)不断加强防写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有关资料进行仿写的功能也不断加强。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在运用互联网工具对其进行储存时,可将工作人员权限分为应用权限、管理权限,在应用模式下,资料无法进行修改,只能对资料进行阅读,没有办法进行保存或是改写,需要修改内容的,需要有管理权限的部门负责人进行授权修改,以此加强对档案资料的保密性管理工作。虽然,在软件开发设计时可以设计为应用和管理两种权限,但相对于我国而言这项技术仍有待加强,在原有的模式上运用更多手段进行创新,使其防写功能更加强大,为档案信息保管工作做出工作,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
  三、小结
  我国经济仍在发展,对相关信息的保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保障国家利益不被侵犯,防止个人信息泄漏,应认真对待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在当下社会背景下,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档案部门相关管理制度体系,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保管意识,确保其安全保密性。另外,为了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用将信息化技术与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创新各种技术手段,利用计算机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安全管理,与相关部门共同配合的前提下做好社会保险档案保密工作,促进档案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杨.做好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的研究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8,(12).
  [2]刘婧.浅谈加强档案保密工作的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7,(18).
  [3]林晓娟.浅析保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技术,2017,(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7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