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是单指农业产品的品质质量,它是一个全方面的、综合的、系统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包括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宁夏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宁夏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宁夏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7-0029-02
引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首次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我国农业政策由增产转向提质,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节约资源,农业科技由追求增产转向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宁夏农业坚持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突出发展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1+4”特色优势产业,粮食产量实现“十五连丰”,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为推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宁夏依然面临着农业基础薄弱,土地、水等资源的约束,供求结构失衡,乡村产业质量偏低等严峻挑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提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宁夏农业转型升级,确保农产品高质量有效供给,保证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关键举措。
一、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和发展,宁夏农业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力下,宁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绩,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3—2018年宁夏粮食总产量从2003年的270.1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392.6万吨,产量增加了45%,而播种面积从2003年的80.4万公顷降低到2018年的73.6万公顷,播种面积降低了8.4%。由此可见,宁夏农业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糧食的单位面积产量。2018年宁夏奶牛存栏40.15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4.14万吨、14.38万吨、168.29万吨。宁夏蔬菜种植面积182.6万亩,比上年增长4.8万亩。草畜、瓜菜、枸杞、葡萄产业稳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6.7%。201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1 7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 895元,城乡收入比2.72∶1。
2.农业产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总体上,宁夏农业产业依据地域特点,发展不同的特色优势产业,使农业优势得到全面发挥。同时,宁夏大力实施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工程,进一步整合资源,重点打造宁夏大米、盐池滩羊、宁夏枸杞、贺兰山葡萄酒、香山硒砂瓜、西吉马铃薯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方位打响“五大之乡”品牌。挖掘和提升宁夏特色农业文化内涵,研究设计了宁夏大米、宁夏菜心、六盘山冷凉蔬菜、盐池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标识,为“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特色优质农产品注入新活力。宁夏农业优势逐步凸显,在保留传统的特色农产品高品质、高效率、高收益发展的同时,具有宁夏地域优势的新兴农产品正在打入消费市场并得到消费者的好评,比如沙湖西红柿以其沙甜广受消费者喜欢,麒麟西瓜口感更是超越硒砂瓜,红寺堡的巨峰葡萄酸甜可口,固原紫色马铃薯营养价值更高等等。
3.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步发展。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宁夏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全区新增5家涉农企业“新三板”挂牌交易,新增41家在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一方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以上;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组织区内百余家企业到广东等地举办宁夏特色优质农产品推介会,同时邀请全国知名蔬菜经销商走进宁夏,建立专供上海、广东、重庆蔬菜基地。2018年宁夏全区农业招商引资项目252个,到位资金112.7亿元,新建马铃薯贮藏窖等初加工设施335座,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700.3亿元。新培育“中国美丽乡村”4个,休闲农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9.1%。
4.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依托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粮食产业和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改善种植业供给结构,宁夏出台《2018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实施粮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恢复优质小麦面积,发挥优质小麦品质优势;提升水稻品质;优化玉米结构,适度调减籽粒玉米面积,扩大粮饲兼用、青贮、鲜食、制种玉米种植;稳定马铃薯面积;建设小杂粮基地。实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推行全程质量安全追溯,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示范推广,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耕作制度改革,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二、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阻力
宁夏农业取得“十五连丰”的同时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注重数量增长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效益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产业链较短,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阻力重重。
1.农产品供给成本较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处西北的宁夏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温饱”需求向“安全、新鲜、健康”方向转变,尤其是鲜活水产品、春冬季节性蔬菜水果等需求显著增多。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宁夏鲜活水产品尚未形成成熟的养殖规模、条件和能力,绝大多数是通过外省或进口引进,造成宁夏鲜活水产品市场规模较小、运输成本较高、市场价格居高的现象。而蔬菜水果在夏季和秋季种类和供应数量充足,市场价格较低,春季和冬季则种类较少,中高端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这间接反映出宁夏春冬季节蔬菜水果供给不能适应市场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农产品供给成本直接决定了市场竞争水平和能力,偏高的供给成本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宁夏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2.农业资源配置不完善。整体上来看,宁夏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农林牧渔结合不紧,农产品加工水平偏低,产业融合深度不够,这都反映出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有待提升。2017年,全区玉米总生产面积435.5万亩,总产214.9万吨,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58%。通过实地调研发现,72.3%的农户选择种植玉米是由于玉米种植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大量的灌溉,收获的玉米和剩余的秸秆可以用于养殖牲畜。因此呈现出种玉米作物的农户居多,而尝试种植其他农作物和蔬菜的农户较少,这也反映出宁夏农户在种植方面缺乏探索和创新意识,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与中部相比,宁夏农业规模较小,与东部相比,宁夏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这也是宁夏农业产业技术进步较慢的原因之一。
3.农业产业科学技术支撑力不足。虽然农业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但其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宁夏地处西部,农业规模较小,资源禀赋较低,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与中部和东部相比是比较慢的,同时农业产业技术的进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宁夏农业产业科学技术支撑力不足也体现在这两方面。2018年,宁夏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提高12.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提高18.5个百分点,R&D投入强度达到1.13%,而其中74.8%用于規模以上工业企业,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少之又少。同时,宁夏农业科技人才大量短缺是制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之一。
4.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不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之一,也是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路径。宁夏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上虽有一定发展成效,但还存在着产业融合链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横向方面,在农户与市场、城市和农村、现代工业和农业没有形成有效链接机制;存在着产业融合的横向拓展、挖掘农业价值创造潜力不足,没有形成合作共赢共同体,许多农村的有效资源没能发挥作用;存在着产业缺乏深度融合,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主导特色产业文化、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特色产业与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未能有机结合;存在着政策扶持不够,引领示范作用不明显,整体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等问题。纵向方面,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迟缓,生产规模小且散,深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够,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名度较低。
三、宁夏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宁夏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要求,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最终目标,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因此,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是当前宁夏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
1.丰富农产品供应途径,降低供给成本。宁夏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贯穿于农业产业整个发展过程中,依据宁夏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展来看,如何保证农产品供给质量是目前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依据宁夏当前农产品供给情况来看,存在部分农产品季节性供给不足与供给过量的矛盾,供给不足时,在保证农产品高质量的消费需求情况下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提供充足且多种类的农产品以降低供给成本,而对于供应充足的农产品需要降低种植和加工成本,提升利润空间。虽然目前宁夏有几家初具规模的农产品供应商,但市场竞争较大,农产品消费市场萎靡。因此,农产品高质量的供给需要进一步丰富宁夏农产品的供应途径。一方面,可以引导农户进行反季节种植农产品,解决季节性供给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将部分农产品以盆栽的形式引进超市不仅可以保证新鲜度,还可以解决春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导致青叶类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与其他地区进行农业合作,规模性订单式供应农产品,再通过专线运输途径运送,减少中间商,以此降低农产品供应成本。
2.优化农业供给结构。依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农产品供给结构。保证销量好的农产品生产,增加效益高的品种供给,扶持新兴具有宁夏特色的农产品供给,提倡绿色、安全、高端农产品生产,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需求。一是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农业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高效化,全力打造全国绿色、高端、安全食品基地。二是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战略,促进优质粮食、枸杞、葡萄、瓜菜等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三品一证”认证,提升“宁字号”优质农产品的品质、品相和品牌影响力。三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监测评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宁夏农产品供给质量和食品安全。
3.创新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任何一种农业产业链条,最核心的问题是健全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虽然宁夏农业产业化链条较短,但具有特色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化链条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可以说供产销一体化基本实现。例如永宁县闽宁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散户整村推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而在此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综合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建立利益联结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既实现了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合理分工,又保证了农业生产要素的融会贯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稳定合作,从而促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化,是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通过乡村战略的实施,引导乡村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还可以促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依据宁夏的自然条件、特点及农业资源的组合优势,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工艺设施,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绿色、有机、生态型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园区示范、板块联动、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其次,将宁夏现代农业努力构建成全域旅游型、龙头企业原料配套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型及循环型、立体型的独具特色的绿色、有机、生态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为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做准备。最后,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农业产业营销方式。在延伸产业链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引进具有可行性的深加工企业;在创新农业营销方式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引进二维码功能,消费者通过扫描农产品二维码就可以掌握该农产品的种植情况、使用方法等信息,以此增加宁夏农产品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 陈文胜.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以区域地标品牌为战略调整农业结构[J].农村经济,2016,(11).
[2]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
[3] 翁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J].民主经纬,201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35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