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梁板式码头混凝土面层横向裂缝成因及解决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武林作业区某码头施工为例,探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面层出现裂缝的成因,包括龟裂、网状裂缝、规则裂缝及面层混凝土剥皮等具体问题,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由此提出可行的裂缝控制措施,促进码头工程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武林作业区 面层混凝土 裂缝 剥皮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平南县武林镇武林港码头一期工程上游,码头距下游平南县武林镇约2km,距长洲水利枢纽82km;码头距上游桂平枢纽75km,属于贵港港平南港区武林作业区。在进行码头面层试验段施工时,普通混凝土面层出现明显裂缝,类型较为丰富,有网状裂缝与规则裂缝,平均密度0.04条/m2,纤维混凝土段面层出现规则裂缝,平均密度0.03条/m2,上述两大结构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剥皮现象。关于码头裂缝的具体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2.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成因
2.1龟裂(塑性收缩裂缝)
基于对裂缝形态的分析,得知龟裂主要受到塑性收缩的影响。从时间上考虑,发生于水泥凝结过程中。通常而言,刚结束浇筑作业后易在结构表面形成裂缝,多集中在浇筑后的4~15h,且养护不到位的部位最为明显。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现象的原因较多,具体做如下分析:
(1)养护不良。当泌水速度偏小,且低于表面蒸发速度时,便会形成塑性收缩裂缝。由于码头施工采用的是真空吸水工艺,所得结构表面较为干硬,虽有泌水现象但速度较慢,且施工集中在4~6月,所在区域为干热大风天气,在缺乏覆盖养护措施时,将会加速蒸发速度,随之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2)大面积薄层结构。若施工中形成大面积薄层结构,该处极有可能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3)施工质量控制不够严格。通常而言,结束混凝土面层施工的4~15h最容易出现裂缝,若随即检查并采取二次抹面处理,将有效消除裂缝,但实际施工中质量控制不到位,最终引发塑性收缩裂缝。
(4)与水泥品种有关。施工中使用到大量水泥材料,出现明显的水泥水化热现象,快速提升混凝土温度,水分蒸发随之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2.2网状裂缝
导致网状裂缝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1)在面层混凝土尚未完全凝固时并出现了微小的塑性收缩裂缝,在后续阶段受到温度与干缩應力的影响,随之扩大了裂缝影响范围;(2)面层表面水分布不均,在混凝土干缩时出现细微裂缝,加之后续阶段温度与干缩应力的双重作用,裂缝长度与宽度均加大;(3)新旧结合区域贴接不良,受外力荷载的作用,将出现大范围网状裂缝,且多发生于大面积薄层结构中。
2.3规则裂缝
此类裂缝具有平直的基本特性,且具有规律性。当面层混凝土出现干缩变形现象后,加之温度收缩变形,且下部的纵横梁存在明显的约束力,大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将会出现裂缝。通常而言,规则裂缝出现时间相对更迟。同时,后续使用中,受到温度、干缩应力的影响,在持续迭加之下,若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也将出现规则裂缝。
2.4面层混凝土剥皮
面层施工中,由于表面砂浆与下部混凝土之间无法达到有效粘接状态,稳定性欠佳时将会出现剥皮现象。而粘接不牢主要与石料中石粉含量过多有关,随之出现面层混凝土剥皮现象。
3.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自混凝土施工开始,便出现了面板横向缝,但后续阶段该裂缝的长度与宽度均未发生变化,属于稳定裂缝,其并不会对结构承载力造成过大的影响,但却是现阶段高柱架板式码头中最为典型的病害形式。但是,此类裂缝会进一步引发混凝土保护层剥落现象,使得钢筋锈蚀更为明显,混凝土碳化速度加快,不利于结构耐久性,整体观感所有下降,因此要得到工程人员的高度重视。在长期探索之下,我国对于裂缝的处治已经具备较高的水平,诸如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聚合物砂浆灌注等均是典型的方式。当然,从源头上预防裂缝的形成,无疑是现浇面层裂缝处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3.1混凝土配合与材料选择
引入试验-计算法,综合考虑强度、耐久性两大因素,并顾及到引发面层裂缝的具体成因,兼顾质量与经济两大原则,确定与工程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配比。针对工程中出现的重难点,各工程参与单位需要积极协商,合理控制水泥用量,避免面层裂缝问题,对此以低热水泥为宜。施工单位需全面掌握水泥特性,获得完整的水化热资料,在条件允许时还可展开水泥水化热试验,确定合适的水泥型号,尽可能规避R型早强水泥。施工所用水泥的收缩率应相对较小,且为了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需向其中掺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具体用量为1kg/m3。
在不影响混合料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控制水泥用量,基于本工程实际情况,为300kg/m3,水灰比在0.45以内,为控制用水量,掺入高效减水剂。粗骨料为石灰石碎石,其级配较好且相比于其它材料膨胀系数更小;细骨料为天然中粗砂。
3.2合理布置收缩缝
通常情况下,设置纵向分条时,需将其置于安装缝中部;在设置横向分块线时,后方承台以面板安装缝与板跨的中部为宜;前方承台需设在横梁与板跨的两侧。
3.3支拆模板
基于分条浇筑的方式展开面层施工作业,在面板上精确弹线,以线为基准沿线设置砂浆垫块,记录实际标高,在其上部支立侧模板(需经过技术人员的调直处理),模板间形成的裂缝使用低标号水泥有效填堵。当满足强度要求后,在拆模时需凿除封堵材料,并精确测定板外边线,需足够顺直。
3.4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在工期允许的前提下,做好板缝混凝土浇筑施工后不可随即展开后续施工作业,需给予1个月等待时间,在此基础上再浇筑面层混凝土。注重施工作业时间,需避开7~9月高温季节,若因工程要求而不得已在夏季施工时,需采取遮阳措施,且在一天温度较低时施工。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清理面板表面,使用淡水冲洗并覆盖土工布,使其至少保持6h湿润状态。正式浇筑施工时,需刷涂1层水泥素浆(控制水灰比,应与面层混凝土保持一致)。后续的养护环节,不可使用海水养护,且在完成拉毛处理后便要覆盖塑料布,给予1d养护时间,在此基础上改为土工布洒水养护的方式,持续21d,整个阶段面层混凝土都要保持湿润状态。
3.5锯缝
以混凝土强度为基准,当达到10MPa后即可锯缝,使用到切缝机提升施工效率,深度以板厚的1/3为宜,但至少要达到50mm;重点关注可能出现裂缝的区域,该处需要设置锯出一条诱导缝,需与分块线保持平行关系,使用沥青材料有效填充。面层部分区域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加大了裂缝出现概率,对此需在该处铺设钢丝网片。
3.6对裂缝标准要求较高时的控制措施
(1)面层距顶面30mm处需要设置一层细钢筋网。
(2)掺入适量钢纤维,在其辅助下形成抗拉强度更高的钢纤维混凝土,本工程中钢纤维使用量为35~55kg/m3。
(3)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并辅以真空吸水工艺,具体用量为1kg/m3。
(4)掺入适量膨胀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桩码头面层裂缝是一种普遍性现象,裂缝的类型较多,具体成因也错综复杂。本文总结出了几种较为典型的面层裂缝,分析具体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措施。实际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措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面层观感较好,在强度、耐久性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提升。总体上,本工程面层治理所采取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类似的高桩码头面层裂缝控制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张会烈,彭越.浅谈高桩梁板式码头混凝土面层横向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0):130-131+135.
[2]魏跃文.高桩码头混凝土面层裂缝原因及治理方法分析[J].珠江水运,2018(18):86-87.
[3]郑利强,李惊峰.高桩码头混凝土面层裂缝的处理技术[J].珠江水运,2019(03):74-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5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