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福建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去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旨在通过区域合作平台,带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福建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文章首先阐述当前国际环境对福建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其次,分析其在“一带一路”实施中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机遇;最后,结合当前福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风险,对如何把握战略优势,高质量发展对外贸易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对策
  1 “去全球化”背景对福建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数字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贸易的“去全球化”却愈演愈烈。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人员流动壁垒的增加以及外资大举撤出等多种现象,给众多经济外向型经济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准确地说,在经济、技术和人才都处于世界顶端的发达国家希望通过“去全球化”重新掌握配置全球资源的话语权。因此,在全球经济疲软的现阶段,如何寻找新出路,进一步争取全球市场份额,对于经济外向型国家和地区尤为关键。
  福建省作为全国的外贸大省,中小型企业在全省贸易贡献度占比较高,对外经济依赖度较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小型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融资困难等原因,往往容易因国际市场的波动而被淘汰。根据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数据统计,2015年至2018年期间全省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651件,破产企业只有3家是国有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则占大多数。随着国际资本的纷纷回流,福建省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环境将越来越艰难。
  在“去全球化”的背景下,2014年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通过区域合作平台的建设,全面加强我国同“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贸合作。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把握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2 福建中小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
  2.1 历史渊源: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自古以来,福建省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福建省泉州和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的两大重要起点。其中,“福州港”作为“海丝”的经济中心和重要港口,在唐代被列为“三大贸易港口”之一;“泉州港”更是在海上丝绸之路最鼎盛的宋、元朝时期,被称之为“东方第一大港”,与阿拉伯国家、南海诸国、日本和朝鲜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明、清朝时期,福建省的漳州成为了我国与东南亚沿海国家的重要港口,开辟了经菲律宾马尼拉至美洲的海丝新航线;改革开放初期,福建省的“下南洋”热潮,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海外华侨。丰富的对外贸易经验和人数众多且资金实力雄厚的闽籍侨胞,都是福建省中小企业坚持“走出去”的关键。
  2.2 经贸基础:致力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福建省地理位置优越、区域独特,自古以来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推动全省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大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员少、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等特征,更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动,同步调整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模式。因此,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更容易灵活地进行经营战略调整,积极“走出去”,以适应全球化的浪潮。这也成为了福建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1988年国务院批复福建省加快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请示,省内中小企业把握住有利时机,加快全面转型的步伐,对外贸易总额增速显著。自2009年我国与东盟签订自贸协议以来,福建省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近年来,福建省也一直致力于完善跨区域的海陆空联运通道,加大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建设的完善和对外贸易平台的扩大为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2.3 政策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定位显著
  福建省毗邻台湾海峡,为了进一步密切两岸的合作,2009年福建省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基础上,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2014年设立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大对外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2015年国务院将福建省列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强调了福建省的前沿发展地位。四大国家级对外贸易战略规划充分证明福建省自贸区定位优势显著。
  3 “一带一路”建设中福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风险和对策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福建省中小企业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尋求对外贸易合作机会,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已经成为福建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坚力量。根据福建省商务厅数据统计,2018年福建对丝路沿线地区的贸易量超3946亿元,占全省内外贸易总额的32%。截至2019年6月,福建省与丝路沿线地区开展的经贸合作中,涉及的海外企业近2600家,协议贸易总额高达323亿美元。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福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份额有了显著增长,同“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贸易合作成绩斐然。然而,福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僵化,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3.1 区域贸易依赖度高
  从2014年开始,美国和欧盟稳居福建省两大贸易合作伙伴。近几年,这些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推动本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纷纷针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展开反倾销和贸易经济调查。2016年福建省近1500多家闽企收到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共计60余起,同比增长近两倍。2017年,欧盟对泉州48家鞋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更是给以贴牌和来料加工生产为主的泉州中小民营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去全球化”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通过“贸易战”的方式全面遏制我国经济的复苏。福建中小企业资金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随着国际贸易摩擦涉及的行业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对外出口难度增大。当前,商务部正在不断完善进出口贸易的摩擦预警机制,保护国内企业的合法权益。然而,国际贸易争端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依旧严峻。因此,福建省中小企业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商贸洽谈,积极开拓新的外贸市场、寻找新商机,摆脱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依赖。特别是严重依赖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将市场转向东盟、西亚等发展中国家。   3.2 产业链单一,创新能力差
  福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产业链主要集中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贴牌”生产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这类型企业往往依靠产品的价格优势,通过“量”来获得更多的经营利润。然而,一旦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中小企业往往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而无法轻易提高产品价格,最终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无利可图。
  “一带一路”是长期发展战略,通过增“量”来提高对外贸易份额是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福建中小企业应该把握“一带一路”的实施机会,依托福建完善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坚持“优进优出”战略,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在高端制造、物流平台和销售策略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福建中小企业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快产业的升级转型。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积极培育自有品牌,也是中小企业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3.3 融资渠道少,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贵”问题一直是抑制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虽然我国先后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度低,投资风险较高,而且严苛的上市要求也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融资条件。除此之外,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小额贷款的信用审查周期较长、利率较高等问题也使得众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解决资金问题是中小企业能够“走出去”的重要条件。从政府层面,应该建立以信用为主导的融资体系,充分发挥丝路基金、区域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等融资主渠道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融入,助力中小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经贸合作项目。从企业层面,中小企业可以积极融入“1+N”的产业链,即以1家大企业为主导,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N家中小型企业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借由大企业雄厚的资金规模和完善的产业建设体系,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配套合作,形成“抱团出海”的集群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袁野等.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应对路径[J].现代企业,2019(1):32-33.
  [2]许蓉蓉.一帶一路建设对福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J].新经济,2016(10):54-56.
  [3]王济光.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加快“走出去”[J].中国科技产业,2017(06):16-17.
  [4]王凡一.“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投资的前景与风险防范[J].经济纵横,2016(7):33-36.
  [5]蔡粤屏.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路径选择[J].金融论苑,2007(8):140-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4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