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建筑的空间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角度切入,并基于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分析建筑中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找出并解决建筑空间中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不平衡,不兼容等矛盾性问题。以期为建筑师提供一种“形而上”的设计思维,并达到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关系的相对平衡统一。
  一。
  关键词:建筑;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对立统一;空间关系
  中图分类号:TU2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2-0098-02
  目前,国外对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空间关系研究较多,如隈研吾在光之教堂设计中,是“正”空间与“负”空间之间的融合与共通。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师并未对于这种“形而上”的空间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是因为建筑师在实盘操作设计中更多从二维平面图入手,基于西方几何美学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及空间划分。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与调研分析法,基于唯物辩证法及其规律、相关理论及建筑实例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关系,最后概括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与空间关系。
  1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概述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说:“建筑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建立起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相对的,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积极空间具有的凝聚力能满足人们的目的需求,它给人带来活力的感受;而消极空间是一种离心空间,它会造成人们想迫切离开空间的欲望[1]。积极空间往往在设计中是大多建筑师最为看重的空间,大多情况下是消极空间互补与积极空間,积极空间为主,消极空间为辅助空间。人在建筑空间中积极中空间流动,在消极空间内停留。从意象角度对积极空间进行剖析,该角度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的设计思维,空间亦可比作一篇诗词,有墨韵清清,素心潺潺的平淡,也有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冲击。消极空间被比作前者,而积极空间则为后者。
  1.1积极空间
  积极空间可以理解为“正空间”与“活力空间”。情感思维角度分析,积极空间为吸引空间,该空间吸引人们进入,吸引人们在其中互动,吸引人们在其中停留。从空间布局角度分析,积极空间为一个建筑组织内部的主空间,给人们提供服务,满足人们需求。
  1.2消极空间
  消极空间亦可理解为“负空间”“惰性空间”。从建筑空间中的留白部分往往会产生消极空间,部分积极空间内还会产生消极的停留点。如果操场是积极空间那么教室就是消极空间;如果商场是积极的,那么每个店铺就是消极的;如果店面是积极的,那试衣间就是消极的。消极空间也被称为“离心空间”,是空间中.相对压抑的部分,迫使人们快速离开,不做过多的停留。每次切入视角的不同,空间的消极程度不同,而程度相对低的区域即为该组织内部相对消极的空间。
  2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统一是唯物主义的辩证规律,对立统一概念来源于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本质论”。在本质论中,各个规定(范畴)成双成对、互相依存,黑格尔用“映现”概念来加以把握,“映现”所展示的是成对概念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所谓的对立统一即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将矛盾一分为二,用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进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在设计时设计师可以从多角度,多观点,甚至多维度的相对概念进行设计的思辨,去构建完成一一个更好的、相对完善稳健的实际作品。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在形而上的视角来看,前者为活力空间,后者为离心空间。在几何学角度来看亦可分为正空间与负空间,以下从对立性与统一性对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进行分析。2.1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相对对立
  1)互斥:建筑空间有时会出现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相对对立的情况,如空间应用性质及空间关系在建筑设计建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基于解构主义设计思维指导下,将建筑拆解成单一单元进行结解构,并进行解析。前文所提到积极空间即为正空间,消极空间意为负空间,正负二者是以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存在,人们想要通过形而上的思维理念去解决实际存在的、对立互相排斥关系的事件。
  2)排异:基于解构主义设计思维指导下,可以对一些整体积极空间中的消极插入进行比照,当一个空间比重是相对完整积极的空间,再强行介入一个消极空间时会显得格格不入,且会破坏空间单元内的功能。
  2.2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相对统一
  1)平衡:人与自然是一种平衡,建筑与环境是一种平衡,建筑空间各组织需要平衡,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在一个装置体系更需要相对平衡。建筑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可以进行调节使其之间关系相平衡的媒介。随着包豪斯时期的盒子式建筑产生,虽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是随之出现了建筑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愈演愈烈,其关系也就是文章所提到的“离心空间”与“活力空间”的相对对立。视角回归建筑总体,“正空间”与“负空间”的博弈从未停止过,如大堂与通往地下庭院,地下停车场的楼梯区域,,是否应该隐藏相对导向性的消极空间区域,大部分的设计师都会选择规避这个矛盾,将该区域整体隐藏,设置到相对不起眼的区域,而另外一部分设计师开始对传统设计思维提出质疑,经过统筹观,多角度剖析最后使建筑中相对对立的设计观点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2)融合:设计师、建筑师们应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如从空间应用性质及空间关系去解决建筑设计建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地给出解决方案,融合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在进行设计时,可以组织建筑内部的边界融合,例如,大部分的展博空间在设计时考虑到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比重、比例与服务关系,通过空间之间的边界融合,从而取缔钢筋混凝土的空间分割,最终达到建筑空间的合理化。
  3哈尔滨大剧院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体现   哈尔滨大剧院是由MAD建筑设计事务所马岩松建筑师设计的,在2010年赢得了“哈尔滨文化岛”设计国际竞赛,从概念设计到建成耗时六年,完成了涵盖哈尔滨大剧院市民文化中心和剧院周围湿地景观设计。世界新闻建筑奖对于哈尔滨大剧院的评语是“这座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哈尔滨新文化地标,同时亦出色地表现了对人与建筑的互动与参与的注重。”
  1)哈尔滨大剧院中的相对积极空间。以一种全局观对哈尔滨大剧院建筑整体进行研究,其主体建筑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活力空间”“正空间”,屋顶平台是人可以通过廊道进入的并可以体验的积极空间。其中相对的积极空间是整个建筑组织中的主要空间即大剧院、小剧院以及大厅。最后将辨析视角限定在大剧院和小剧院空间,其主舞台为相对积极空间。
  2)哈尔滨大剧院中的相对消极空间。哈尔滨大剧院之外的空间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离心空间”“负空间”,建筑的下沉广场和地下停车场是人们可以从室内通过连接的楼梯或通道进行互动的相对消极空间。哈尔滨大剧院空间中的相对的消极空间是整个建筑组织中的辅助空间即设备间、卫生间、排练室。将辨析视角限定在大剧院和小剧院空间,其排练室、后台为相对消极空间。3.1建筑组织内部空间的相对对立
  1)互斥:在哈尔滨大剧院中整体布局中,基于人群在文化建筑中的活动动线分析,取消了单一方位的剧场设置,而是直接将两个单元分离,以保证人群活动预路线并给人舒适的空间体验。
  2)排异:哈尔滨大剧院中主剧院的密闭性与大堂的开放性即为空间中不可调和,形成互相排异的空间单元,马岩松将该建筑的定位即为本身就是一个自带回声的乐器,通过调研哈尔滨大剧院两年来的场次,对于需求空间回声音效的节目占了很大比重。因此,以上提到的两个空间如果强行介入必然产生排异。在哈尔滨大剧院案例中还有很多类似相互排异的空间单元成对出现,如建筑顶部露台台与室内,人们只能通过室外的U形通道前往参观,不可以从室内直接进入。
  3.2建筑组织内部空间相对统一
  1)平衡:在哈尔滨大剧院整体建筑空间安排中,其大厅的楼梯区域设计值得探讨。通往下沉庭院与地下停车场的楼梯被设置在了大剧场与小剧场之间的主通道上,采用与整体建筑空间形态相符合的、非线性的技术方法设置了该空间,并将楼梯巧妙地融合在了主空间环境中,从而解决了正负空间的矛盾问题,达到了相对的对立统一。
  2)融合: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虽为矛盾,但也相互扶持,如积极空间中消极停驻点,消极空间中的积极动线。建筑组织内部的边界融合,积极空间在哈尔滨大剧院的分布极其精巧,大堂为面积比重最大的积极空间,两部分比重为1:3的异形花生形态。大剧场作为设计的最主要部分,将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边界的融合做到巧夺天工,大厅与前台、室内装置小品等消极空间做到边界消融,取消了传统的边界,让空间的绝对性削弱增添了通透性、连通性、观赏性,最终达到各部分空间的相对融合。
  4结语
  本文以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思辨规律为基础,以哈尔滨大剧院为案例,分析建筑中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之间的关系。以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对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关系进行调整并融合,最终找到相对平衡、统一的状态,以期为之后的空间关系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缪嘉怡.基于视知觉的体验空间营造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9):173-174.
  [2]杨水远,王坤.“对立统一”作为辩证法核心的确立及其文论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19-26.
  [3]侯幼彬.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建筑矛盾初探[J].建筑学报,1979(04):16-20.
  [4]佟冬.边缘——消极空間与积极空间日清的上海识庐项目设计实践[J].时代建筑,2018(04):138-143
  [5]金炜鑫.商业性流动空间的设计分析[J].工业设计,2018(08):8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7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