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明治理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小艳
[摘 要]乡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文明治理,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水平,要不断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丰富农村公共文化生活,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以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要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好志愿者引领示范作用,以培育文明乡风;要加强基层组织力量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以创新乡村文明治理模式,促进乡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乡村治理;文明治理;高质量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4.042
乡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风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做出了总体要求,其中乡风文明贯穿了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对乡风文明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乡村民俗文化、诚信文化等日益削弱,乡村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加,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乡村文明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要不断开发高品质的乡村文化产品,丰富农村公共文化生活,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以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要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好志愿者引领示范作用,以培育文明乡风;要加强基层组织力的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制,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以创新乡村文明治理模式,不断促进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 不断丰富农村优秀文化的内涵
1.1 开发高品质的乡村文化产品
提升乡村文化品质,以乡村现有文化为主题,打造文化载体,开发文化产品,挖掘文化特色,凝聚乡村振兴新动力。首先,要加强文化研究活动。积极开展文化学术研究活动,依托现有文化资源,在高校开设文化研究基地、研究所等,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广泛开展文化研究活动。对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内容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研究,并加以准确细致的记录整理。重视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其次,要加强文化精髓的宣传。大力开展各类文化宣传活动,全面普及和弘扬文化精髓。通过创意策划各类特色活动,积极推动文化广告宣传,将特色文化项目与乡村旅游项目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和名片。再次,要培养功能完善的文化载体。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整合项目和资金,引进社会资本,打造集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载体。加强文化传承人队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熟练掌握文化遗产技艺技能并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人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最后,要拓展文化产业链。将文化与创意相融合,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产品相结合,促进文化资源与市场对接,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打造高附加值的文化旅游产品。
1.2 打造高层次的乡村文化生活
高层次的乡村文化生活是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精神营养的重要内容。其一,要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供给。坚持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努力改变乡村文化设施简陋短缺、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及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充分发挥数字文化和新媒体作用,使广大农民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优质文化资源。其二,要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引导更多乡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围绕新时代新精神新政策,创作精品节目,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其三,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挖掘并培育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引领作用,加大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文化扶持力度,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1.3 大力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加大对农村地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支持力度。其一,要促进传承与旅游良性互动。推动乡村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开创非遗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带动的良好局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和规范化。其二,实施传统手工艺振兴计划。修复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老街民居建筑群、古村落、古民居和古建筑,加大资金投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和传承扶持。
2 全面推进农村文明乡风的建设
2.1 培育积极向上的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培育积极向上的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要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和载体,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全过程,注重典型示范,培育一批新时代农民的先进模范人物。要強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
2.2 开展特色典型的移风易俗文明活动
良好的文明乡风,离不开村规民约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要通过建设乡村文化墙、制定村规民约、开设道德讲堂,增强农民群众自我约束主动性,推动实现农村自主管理。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多方式、多层面的大力倡导,切实刹住奢靡风气,有效遏制不良习俗,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打造一批孝心村、和谐村、生态文明村、移风易俗村、兴业富民村等特色示范典型,真正实现“村镇美、村民富、村风好、民乐居”。
2.3 发挥志愿者文明建设引领示范作用
志愿者队伍在引导培育文明乡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结合各乡村的实际情况,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积极动员政治素质高、有一定专业技能、有较强奉献精神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村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好志愿者在文明乡风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动员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投身到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中去,共同为打造美丽乡村贡献力量。鼓励志愿服务团队因地制宜,挖掘资源,打造特色活动品牌,通过志愿者队伍组织的各类活动带动村民广泛参与,同时也让志愿者队伍的活动逐步成为人人都可参与的一项常态活动。 3 积极探索乡村文明治理的新模式
3.1 切实加强乡村治理组织体系的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组织振兴是关键。首先,要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起着战斗堡垒作用,要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持续提升乡村党组织的工作热情,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威信和影响力的提高。其次,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品质过硬、工作能力强,且对改变乡村面貌有强烈追求的人成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加大对农村干部进行业务能力培训的力度,提高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并为村干部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后顾之忧,确保村干部能安心工作。最后,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领导。推动各级为民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等资源,尤其要推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生产生活服务。根据农村发展需要,推动成立跨村经济联合体,实现产业整体布局、以强带弱,强化产业协作,实现合作共赢。
3.2 着力建设新型的乡村治理体制
乡村治理体制的健全,要将现代治理理念、手段与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着力建设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先导的新型乡村治理体制,全面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形成良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第一,要培育村民自治素养。规范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选举办法,健全民主决策程序,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
第二,努力探索适合地方民情的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模式。促进村民自治组织模式的创新和村民自治的有序发展,形成健康高效的农村居民自治格局。
第三,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健全乡村普法教育网络,搭建农民学法平台,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使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保护生态环境、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基层工作法治水平。同时,要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提高村务监督工作的水平和实效,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第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體系,建立农村群防群治队伍,推进农村治安防控的信息化,实施农村“雪亮工程”,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
3.3 优化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优化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转变乡镇政府治理理念。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人性化管理,构建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和谐关系。其次,推进乡村管理工作制度化。对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并确定其工作流程,做到农村基层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最后,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整合优化公共服务资源,打造 “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使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办好想办的事情。
3.4 创新乡村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有赖于创新农村矛盾预防化解机制。首先,要健全乡村法律援助体系。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统筹建设,加强法律服务便民实体平台建设,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便民产品,打通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渠道;完善法律援助体制机制,培育发展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搭建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开通困难人员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让人民群众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其次,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农村矛盾预警、利益表达与协商沟通机制等,畅通群众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最后,构建社会联动大调解格局。强化人民调解网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级人民调解组织作用,组建村民调解组织,积极化解村内矛盾纠纷;大力开展乡村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对排查整理的各类社会民间纠纷,组织集中专项人民调解行动,平息化解各类纠纷,营建和谐家庭、和睦邻里、文明法治乡村。
参考文献:
[1]崔传章.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农村科学实验,2018(12).
[2]高维. 乡土文化教育:乡风文明发展根基[J].教育研究,2018,39(7):89-91.
[3]徐学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J]. 中州学刊, 2018, 261(9):71-76.
[4]赵岚. 保护优秀传统农村文化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J]. 农村经济, 2010(2):122-124.
[基金项目]中央党校重点调研课题“以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项目编号:2019DFDXKT084)。
[作者简介]王小艳(1977—),女,湖北荆门人,管理学博士,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公共治理、金融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9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