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人们开始了对如何增加工作效率、如何提高空间使用的合理性等各种人性化议题的探究,并初见成效。本文首先对办公空间基本概念进行了初步概述,继而对SOHO、联合办公、移动办公这三种新兴办公模式进行阐述,同时对开放性与独立性相结合、亲近自然、与运动娱乐相结合的办公空间内部设计新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现代;办公空间;办公空间设计;新趋势
  中国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095-02
  1办公空间的概念
  办公空间指的是建筑内部办公室部分和公用部分,同时也指在办公地点对布局、格局、空间的物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分割,办公空间设计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工作環境。自工业革命起,办公空间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2传统办公空间的设计特征
  在传统的办公空间中,大多数员工的工作范围或工作区域都是固定的,从而产生工作隔间或者格子间这种非常典型的办公模式。每个员工被这种有形的空间分隔而产生了无形的压力,久而久之身心也受到了束缚[1]。同时,传统的观念也影响着传统办公空间布局。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和企业观念强调秩序和阶级组织,因此,工作顺序和地位等级被考虑到了具体的空间布局中。办公空间被相对独立地分隔开来,互不干扰,由于员工们彼此间缺乏交流,团队讨论和协作的频率不高,大大降低了办公空间公共区域的利用率[2]。
  3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发展新趋势
  3.1现代办公模式的新趋势
  3.1.1 SOHO模式
  随时随地的办公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潮流下成为了可能,SOHO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办公模式也应运而生,其中“SOHO族”主要包含自由职业者和居家办公者。这种模式表现出了新时代发展下工作自由度的提升、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模糊。在这样的模式下,办公室存在的意义更多是为了开会或是必要的面对面交流[1]。
  虽然SOHO模式拥有着诸多优点,但是在其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生活区与工作区分割的不明确,作为生活区,工作压力时刻存在并影响着正常的休息,而作为工作区效率又得不到有效地保障[3]。同时,还存在着例如不在商业办公中心,商业交往不便;缺乏同事间面对面地交流;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容易产生孤独感等一系列问题[4]。
  3.12联合办公模式
  以SOHO办公模式为主的,以灵活、自由、分布式为特征的新型办公模式遇到了众多难以克服的问题,促进了联合办公的产生。2005年,在美国旧金山Brad Neuberg第一次提出了联合办公空间的概念[3]。
  联合办公是指来自不同公司或组织的团体或个人,对办公环境和设施以及配套办公服务进行共享的一种办公模式。其本身内部功能一般兼有办公、消费、交往、居住、休憩和娱乐等多重属性,同时,部分联合办公空间会为企业提供一整套办公空间解决方案,包括如日常物业管理、投融资撮合、孵化加速、工商税法外包等服务[5]。
  联合办公大多选址于城市中心、智力中心、创意中心或较高可达性的地区,并呈现出了明显的集群分布特征[6]。与此同时,联合办公空间实现了品牌化经营,联合办公的会员,可以在不同地区的联合办公空间中工作,联合办公空间之间会通过协作形成更大的区域或全球流动网络,建立知识“全球管道”。
  联合办公也对公司间交流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其中,工作者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建立并维持社区信任关系,从而进行协作、共享知识和技能[7]。联合办公空间也是一种新型的微型创新网络,高频率的对外交流活动也对创新与协作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共享工作空间和公共区域作为封闭性较低的物理空间,能够打破僵化的“公司的边界”,增加非正式交流的产生机率,而非正式交流正是创新的源泉[6]。
  3.1.3移动办公模式
  随着近十年无线通讯和手提电脑的普及,和远程呈现与电话会议技术的发展,使得员工无论在公司内外都可以处理以往在传统定点办公室才能处理的工作任务。互联网巨头思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其行业内专业人士实际上只有30%的时间呆在办公室,若使用动态工作位置,使工作位置大于员工的总数,就可以提高其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开支[4]。
  办公空间也将更亲近人们的居住地,社区将拥有公共办公空间。同时“旅馆化办公室”与“临时办公室”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在“旅馆化办公室”中,办公桌像旅馆的房间一样,采用长租与短租相结合的租赁方式,可以节约企业不动产费用的支出,节省办公成本。自此,工作不再限于去何地,而是要去做什么事[4]。办公室的功能也将更多趋向于会议和洽谈。
  3.2现代办公空间功能与形式上的新趋势
  3.2.1开放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办公空间
  20世纪50年代,德国研究者根据工作流程和人际交流的结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开放性办公空间的格局,突破了传统的“办公室+公共走廊”的空间模式。开放性办公空间打破传统办公室的永久性布局计划,更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对于团队来说协作是关键,而开放式办公空间可以提供提供多人协作交流的平台,进而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办公效率[8]。通过可移动隔墙系统,在不改变办公地点的情况下,对空间的大小和氛围进行可变性操作调整,以满足多变的办公需求。
  针对不同的企业,应量体裁衣。对于更注重个人行为与个人思考的企业,比如,会计师、律师、电脑工程师及公司管理层,应为其设置相对独立的工作空间,各种办公功能应配备齐全,使个人工作时不受干扰。而相对于需要要激发员工创造力的企业,例如,设计创意公司,并不需要界限分明的空间,而是需要同时兼具个人和团队合作的空间。应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对人员的编组,安排相对应的办公空间,所以应设置界线模糊、交融穿插的空间,来满足其多变的需求[3]。又如,作为一个定制软件开发公司的ITT公司,将交流的草原与思考的洞穴这一概念实行在其办公空间的规划中。将个人工作空间做成软材质三面包围状,员工根据他们的任务,相对各自隔离在(洞穴)或分布在一个开放空间(草原),这种方式较好地适应了独立思考与沟通交流之间的矛盾”[1]。   3.2.2可移动的办公家具
  随着工作团队的组合变得灵活多变,一个个工作者由固定的螺丝钉正转变为不断组合的活跃分子。办公空间开始需要可移动的家具和隔断,而不是重建墙壁[4]。模块化组件可以混合、堆叠和移动,可为动态协作的工作所适用。工作者能够一改以往的办公桌格局,采用一组组细胞工作群组形式,平时各居一角,专心工作时互不干扰。但是椅子一拉就可以开始小型会议[1]。如,Steelcase公司的Pathways系列办公家具,将可组合的会议桌增加了脚轮的设计,适应了工作方式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又如,Herman Mill公司的Action系列的会议桌包括了一张可以隐藏的桌面,可以从桌子下方抽出[8]。
  3.2.3亲近自然的办公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室内自然景观的设置可以满足人类向往自然的天性,进而得以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这与生态建筑对建筑、人、生态三者间的关系的研究有相通之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态建筑理念应用到其办公建筑的设计中[4]。现代办公空间可以通过借景于室外、设景于室内的方法,辅以应用天然色彩的空间内部设计,实现工作者与自然的亲密接触[2]。
  3.2.4运动娱乐与办公相结合
  研究表明,人们在娱乐与身体活动后更有生产力。所以,现代办公空间开始将休闲区融入工作区中,力图让工作者在放松的环境里快乐的工作。不仅有咖啡屋、健身房、游戏区、美食空间等休闲区域的融入,谷歌甚至将人工海滩、滑梯、碰碰车和海滩小屋,加入到其办公空间的设计中,并将其会议室装扮成了巨大的骰子,这种做法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公司,但的确促进了谷歌职員的生产力。同时,法国设计师也在科隆办公家具展上展示了其利用木材支起的多彩帐篷,希望改变员工之间的冷漠关系,使办公室变得温馨[2]。
  休闲公共空间的加入同时可以令人们产生更多地交流。面对面地交流,包括正式的会议及非正式的会晤或偶遇。非正式的会晤或许只是简短的讨论交流,但这两类互动均对整体生产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价值[8]。
  4结语
  新的时代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办公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的办公场所,为企业家带来了更高效的办公方式,为工作者带来了更人性化的办公场所。办公空间的设计将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从不停止过它的脚步,应不断围绕着人性化、功能、需求、趋势等方面进行探究,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以求满足时代对办公空间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坚.理想的办公空间[J].建筑与文化,2004 (09):76-81
  [2]李薇,赵军.现代办公室内环境设计浅谈[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S1):163-165.
  [3]王旭光.未来办公室间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
  [4]刘梅.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新趋向[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8 (09):22-23
  [5]阳冰.2018联合办公运营商排行榜[J].互联网周刊,2018 (09):64 65
  [6]代文倩.联合办公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5 (04):105-106
  [7]王晶,甄峰,冯静.信息时代联合办公空间的发展及其对创新的影响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 (06):48-52.
  [8]彭亮.未来办公空间与家具设计流行趋势——Office 3.0时代办公与工作的新模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 (03):14-19
  作者简介
  陶瑞峰/1963年生/男/吉林前郭尔罗斯人/本科/教授/艺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艺术研究(吉林吉林132000)
  白佳怡/1994年生/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艺术研究(吉林吉林1 3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5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