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入崭新的阶段,笔者选取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状,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需求特征,探索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载体环境、成长环境配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对策及建议。
  [關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创新人才;人才引进
  1 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背景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标志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地区之间的资金流、物流、人才流与信息流的交换,激发了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继旧金山湾区、美国纽约湾区与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了全球第四大湾区。在《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影响力位列四大湾区之首。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宏观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孕育了世界级城市群,且承载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接与竞争。国家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建立区域优势互补体系,破解各城市间经济结构趋同的劣势有着重大意义[1]。
  2 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的意义
  (1)高层次创新人才引入是《纲要》的重要内容。《纲要》的基本原则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重点提到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作出有利于人才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指引。《纲要》同时明确建设人才高地,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奠定人才基础。探究、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特征、提出针对性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对策及建议,以提升湾区一体化竞争力,实现国际一流湾区目标。
  (2)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围绕“科技创新”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发产业、科技服务业等企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专利是创新的重要衡量指标,2014—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数由103610件增加至330832件,增长率为219.31%。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成效显著。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才投身于创业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的形成,是粤港澳湾区建设的核心力量。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政策导向及创建适宜的人才发展环境,推进创新创业的发展具有持续快速增长竞争活力的比较优势,而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引进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重要着力点[2]。
  3 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的现状
  (1)支持条件。在政策层面,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工作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香港提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降低科技人才入境的门槛,快速吸引大量科技型人才;深圳市“孔雀计划”,对人才采取补贴政策,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各方面提供一定的优待条件,从而形成对人才的巨大吸引力。充分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对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的强烈意愿以及政府对人才引进的重视与积极态度。
  在法律法规层面,《纲要》中要求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应用。鉴于粤港澳大湾区外贸环境复杂的现实情况,国家还强调了建立跨境知识产权案件协作机制。
  在经济支持的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投入(R&D)占国民GDP比重均超过7%。资金投入是科技研发的基本条件,强有力的资金基础积极带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是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一大重要因素。
  (2)局限性。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间人才流动的对接机制还未完善。从2018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可以看出,珠三角集聚了广东全省近 70% 的创新科技人才。近年来,境外来粤专家数量不断攀升,仅2015年就高达 12.99 万,占全国人才流动的20.8%。但随着高新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涌入,粤港澳地区人才对接机制不完善、人才供需不匹配等问题越发严重。区域间资质互认的制度缺乏,许多来粤人才职业资格审核的门槛高于在当地发展门槛,是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阻力之一[3]。
  4 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的对策建议
  (1)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梯度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引入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发展不均匀,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产生逆向影响。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在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七城已经呈现出高增长态势,但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广州、深圳相比在创新创业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障等方面有较大差距。要想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留在大湾区中的欠发达城市,首先要缩小湾区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差距,再根据大湾区城市区域所需高层次创新人才类型的差异,制定梯度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引入的物质激励政策,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高层次创新人才配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2)逐步建立政府间接投资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引入激励方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基金会在创新科研
  激励主体中所占比例最大。当前,政府以直接投入的方式,对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行资助是人才引入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还应促进政策与开放市场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开放市场的竞争激励机制,为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有保障的实践平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提供的创新创业项目,高层次创新人才可以通过认购股份的方式,与政府和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联,促进人才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式发展。
  (3)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保护创新创业成果。推动建立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联盟,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在创新创业中的支撑作用。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9市2区面板数据选择市、特别行政区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知识产权案件被侵权方胜率、累积专利保护率、累积专利案件结案率以及律师比重五个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层面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指数[4]。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显著的吸引效应。
  (4)发挥粤港澳地区窗口作用,拓展高层次创新人才来源。充分发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在知识产权、语言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国际化优势,吸引海外人才[5]。通过粤港澳的语言环境、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的缓冲,让国际人才更好地适应国内环境。再通过建立灵活的大湾区人才流动制度,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合理流动、高效配置提供通道。
  5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高地。而高层次创新人才是驱动创新发展的重大要素,如何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难题之一。在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下,应弥补高层次创新人才引入与流动短板,通过设立梯度人才激励政策、发展政府、市场、人才的三元结合、继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清除国内外人才流动的障碍等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提供更结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小曙.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7(5):120-130.
  [2]向晓梅,杨娟.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7-20.
  [3]陈文理,何玮.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合作机制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6):30-44,119.
  [4]余长林. 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D].厦门:厦门大学,2009.
  [5]冯邦彦.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香港角色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1-20(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1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