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院开展内部控制的方法和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医疗行业需要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只有完善了内部风险机制的规划,医疗行业才能不断应对新的风险与挑战,逐步提升社会综合效益。以内部控制为例,提出医院开展内部控制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2-0125-02
  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应该立足于自身基础,转变管理模式。医院只有优化运营环节,逐步形成对内部管理的有效控制,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应对日益烦琐的工作程序,适应紧张的医疗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医院的行业竞争力。
  一、医院的内部控制与发展的联系
  1.产生基础是相同的。医院需要不断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医院发展的来源和动力就源自于人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人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尤其是反映在医疗方面,由于人的身体机能存在较大差异,生存环境也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人对于医疗治理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而医院为了迎合这种需求,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内部的控制。因为只有加强医院的控制管理水平,各工作部门才能稳定运作,各道工作程序才能合理优化,才能发挥各制度的合力,对医疗流程以及医疗技术等各方面做出科学化创新,更新医疗的运营方向[1]。
  2.目标具有一致性。医院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医院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医疗层面,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层次。以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往往需要高效护理并且进行心理疏导,才能更好更健康地恢复。如果医院只是围绕着医疗流程进行工作,不对内部控制工序进行改进,在财务资金的投入与支出方面就不会科学规划,也无法保证资金能够支撑护理资源的引入。而内部控制除了保障资金财务稳定以外,还会对医院内部体系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分析和预测,对医院每阶段的发展计划进行考察,有针对性地立足于市场发展,开发出服务于人民的精准医疗模式,特别是引进“互联网+”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整合能力,分阶段将经营目标细化,从而做出正确决策。
  3.内容和方法上交叉渗透。医院发展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着医院的主要运行方向进行规划,保障资金规模不断增加。以传统的医院发展模式来说,主要是医疗护理与医疗手术两方面,对其部门人员严格管理和控制,过于注重这两个环节的效率,忽视了对部门进行制衡和分配的管理,也没有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导致人员素质不高,且工作流程存于表面,无法做出大的突破。尽管如此,这种方法也是依据单位的工作流程活动,围绕着其工作方面进行管理,只不过这种管理方法不科学。而内部控制则是对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以及风险评估等相互联系的环节一体化的控制,相对来说更加科学,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差异化的,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可以基于传统的发展基础,做出科学化的考量,不需要全盘推翻,只需要尽可能地将环节分解,对其中有用的保留,其他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控制管理环节科学规划。因此,进行内部控制,是新时期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最快地提升管理水平的途径。
  二、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层以医为主的管理理念。现阶段,大部分的医院管理者依然对内部控制的意识不足,停留在传统的以医学投入为基准的发展模式中。他们更加注重医疗效果,却没有对医院运转的制度进行调节,依旧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方向,并没有做出严格规划。有的医疗管理者虽然具备相应的意识,却没有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内部控制的方法,而是存在主观干预,单纯地对医疗程序进行简化和延伸,导致内部控制停留在口头层面。尽管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在涉及到医疗技术方面,由于缺乏优化的管理机制,管理决策者可能因导向错误,而造成医院资金产业链无法延伸。
  2.医院缺乏内部控制的文化支撑。尽管有的医院在划分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考虑到对各部门的分工以及科学化目标管理,但只是按部就班地命令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工作,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行为文化。尤其是许多管理者知道内部控制的具体含义,但是不知道如何让员工理解,这就导致许多员工在接到指示以后出现思维偏差,从而工作无法紧密配合。还有的内部人员早已经形成了不愿思考的思维惯性,工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但是管理者只是制定了内部控制的原则以及工作方向,却没有对人员进行控制,导致执行力低下。医院内部目标过于空泛,单纯地是为了医院发展,但是没有与人员自身形成联系,缺乏有效的行为文化支撑,这就导致缺乏内部控制的气氛,管理松弛。
  3.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内部控制管理人才,员工缺乏积极主动性。有的医院具备相应的行为文化,但是加强内部控制并不是口头上就能完成的,相关人员紧锣密鼓地开始工作,也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但是缺乏专业的控制技能。医院的内部控制并不是单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内部部门人员共同合作,加强对环节分化的科学化管理,对不同的人员分配不同的管理任务,适应不同人才的特点。但是许多部门人员并不具备内部控制的技术,医院也没有对相关人才进行培训,在招聘考核时也没有专门以内部控制作为评价考核课题,更没有给予人员学习的渠道,导致医疗人员积极性不高。
  4.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新时代下,信息网络的优势不断显现,大量医院都引进了相关信息技术。但是在使用这些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信息安全做出集中管理,信息处理人员和信息管理者相同,具有一定的登陆权限,这就导致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很大,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现阶段来说,大部分医院对信息层面的研究不足,在内部控制环节也没有对信息平台做出内部控制的措施,信息管理人员为了效率和工作节奏,扩展了分工处理信息的空间,加大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三、医院内部控制的方法途径   1.加强内部控制文化支撑。树立全员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一种管理,所以带有一定的文化性。优秀的医院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精神,促使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结合,使员工遵守执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约束自身并不断学习提高技能为实现与医院的共同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2]。
  2.鼓励各科室管理人员积极学习新的知识理念。专业管理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医院内部而言,首先应该让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認识,转变固有的“重视医疗技术、轻视内部控制管理”的错误理念。重新认识医院管理过程中的轻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专业管理人员的正确理念。积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并鼓励管理人员的再学习,努力培养出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3.加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合理运用信息化处理手段将给医院管理带来极大的便捷性。在运用信息化系统时我们应当十分注意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相关职责的分离性,避免外部恶意的非法入侵以及内部管理权限的混乱使用。特别是在诊疗过程中相关信息的记录和反馈,严格遵守相关内部控制的规定,锁定相关账户的使用权限,杜绝一切非本人的操作,避免信息医疗事故的发生。
  4.加强医院内部基础环境控制。医院内控领导机构应开展对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基础环境的分析、梳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基础环境,保障内部控制建设的顺利进行。构建医院内控建设基础环境,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科学的医院治理结构。医院应开展针对本单位权力结构运行状况的分析,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特点,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建立健全保障权力通畅运行的决策、执行、监督检查机构,明确各机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构建并形成一套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单位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第二,完善的机构设置和合理的职权分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例如对一项经济业务,申请与审核审批、审核审批与执行、执行与信息记录、执行与监督等是否做到岗位相分离。第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应保障其独立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院规模的扩大,对医院的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医院需要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进而优化工作效率,规划科学的运营方向,才能逐步提高医疗竞争力,保障我国人民接受医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史洋.医院工程内部审计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55-56.
  [2]  董俏梅.深化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4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6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