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社区”模式的软件园规划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软件园概念和发展阶段的研究,结合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规划实践经验,提出基于“软件社区”模式的软件园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软件产业软件园软件社区
【Abstract】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software park,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Guangzhou Tianhe Software Park Gaotang new district planning, proposes the softwar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based on the “The Software Community” model.
【Keywords】Software industry,Software Park,Software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处理和传播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软件产业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高技术产业,其发展趋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软件园作为软件产业的物质载体,以其综合性服务功能、人才与科技集聚等特点,成为信息时代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动力和亮点,其规划建设方法的研究将有助于为软件产业提供符合行业特点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平台。
1软件园的概念、分类及发展阶段
软件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硅谷[1],是高科技园的一种,是由政府、高校院所或企业兴办,积聚了众多软件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以软件研发与生产为主要活动的产业综合体。软件园以生产知识和信息产品的产业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密集的创造性智力劳动为主要特征,其开发建设需要营造局部优化的政策环境,形成较为优越的研发、生产及工作生活环境。在空间布局上需要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集中起来,构成产业化的基地和企业群体,产生局部的聚集效应和示范效应。[2]
软件园按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可分为位于市区的依赖型软件园和位于城市边缘的自足型软件园;按开发建设形态,可分为物理软件园和虚拟软件园;按开发建设主体,可分为市场主导型软件园、政府主导型软件园和“政府+市场”型软件园。迄今为止,软件园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软件生产为主的软件产业园;第二阶段是生产与研发相结合的软件园;第三阶段是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的社区化软件园,即软件社区;第四阶段是“物理+虚拟”园区的软件产业总部。软件园发展过程中,其区位逐步由市区走向城市边缘区,功能逐步由单一走向综合,布局及建设形态从散点式物理园区到集中式物理园区。
2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规划
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属于自足性软件园,开发建设形态主要为物理软件园,开发建设模式为“政府+市场”型,是“智慧广州”示范区“天河智慧城”的核心。规划的功能定位为以通信信息服务产业、数字创意产业、软件外包服务产业、金融创新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为主导的社区化生态型高新技术研发区。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八区”的功能结构,结合软件产业的需求,引入“HOSECA”理念,在中心区设置办公、商业、展示等公共服务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设计总平面规划图总体鸟瞰图
3规划创新与特色
规划从规划角度、理念、布局模式、技术手段上进行了创新,着力突出产业特色,将城市综合管理和智慧运营理念融于规划之中。
3.1 规划角度创新: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超前规划
规划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审视软件园发展的问题,跳出以往产业园区规划从“工业区→产业园区”的简单升级改造模式,结合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趋势,提出“软件社区”的发展模式,并考虑未来软件园将从相对独立的产业发展组团转变为城区的一部分,提出“社区+城区”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工业区→产业园区→软件社区→社区+城区”的发展目标。结合这一发展目标,规划将原软件园功能由单一的“产业+科研”向“产业、科研、居住、生活配套+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商业商务、管理服务”多元化转变。
3.2 规划理念创新:强调“低碳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在园区运营、管理和服务方面,着重强调“低碳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如在城市设计指引中强调低碳、节能的新材料的应用;在交通规划中引入“绿波交通”;在市政规划中利用中国电信IDC数据中心实现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设置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展贸及体验中心,为电子商城、社区网站、在线公共服务、远程教学等网络化远程服务提供空间载体;在项目策划中,引入广州超级计算中心、中移动南方基地等项目,为构建“天河智慧城云服务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3.3 布局模式创新:突出软件产业特色,采用“软件社区”模式进行布局
软件开发主要依托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而且崇尚效率,因此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不是固定的,白天和夜晚都可能是他们的工作时间,这对人性化的生活环境、提供连续服务的生活配套设施提出了需求。针对以上需求,规划提出“软件社区(SLAIG)”的开发建设模式。软件社区是软件园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软件产业 “社区化” 的产物,是具有一定规模(3平方公里以上),以软件为主导产业,产业区和生活区一体化,集研发、居住、教育、商务、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软件社区一般由软件产业(Software industry)、生活配套(Life support)、公寓(Apartment,)、产业配套(Industry support)和公共绿地(Green)五项主要功能组成,以软件产业功能为基础,以公共绿地为核心,生活配套、公寓、产业配套紧密布局,形成软件社区的 “SLAIG” 布局模式。以此为据,衍生出由相邻两个软件社区共享服务设施的软件社区共享布局模式“S-LAIG-S”,并进一步提出由多个软件社区和公共服务中心组成的“社区型软件园”布局模式。
软件社区布局模式 软件社区共享布局模式社区型软件园布局模式
3.4 技术手段创新:运用GIS技术对山坡地使用进行科学分析
规划涉及山坡地的利用问题,从保护环境和适当开发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规划运用ARCGIS生态敏感分析辅助用地选择,GIS技术进行地貌信息分析与处理,综合分析用地的高程、坡度、坡向及地表径流等信息,划定适宜开发范围和保护范围。对适宜开发范围内的山坡地,结合软件产业特点,对其进行具有保护性的低密度开发,并保留范围内具有生态价值的树林和植被;对不适合进行开发的保护范围,规划为公园,其范围内的用地为保护为主,严禁进行破坏环境的开发活动。
4结语
软件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附加值高,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而软件产业以知识和创新为动力的特征和软件从业人员工作时间的不固定性,导致了其对场地和空间的需求异于传统产业,因此,传统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软件园的开发建设需求。本文通过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规划的实践经验,探索将生活配套功能与产业功能相结合,并将其融入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的方式,创造出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且环境优美的社区化软件园,对软件园的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软件园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必须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产业特点、地方特色和业主需求,兼顾各方面影响因素,才能创造出满足各方需求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软件园。
[参考文献]
[1]安筱鹏. 大连软件园的发展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1):91-95
[2]《软件世界》产业经济研究室. 是现象?还是特色?―软件基地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软件世界》,2002,187(9):51-60
[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
[作者简介]
李东明,男,工程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创规划师
王鹰翅,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所长
李开猛,男,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所长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54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