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HPLC法快速分离和检测食品中碱性嫩黄O的含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使用HPLC法快速分离和检测食品中碱性嫩黄O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的特点。
  关键词:碱性嫩黄O快速分离 HPLC法检测
  
  1 前言
  碱性嫩黄O,英文名称Auramine O。分子式C17H22N3Cl ,相对分子量303.83,黄色粉末状物质。难溶于冷水和乙醚,易溶于热水和乙醇。碱性嫩黄只能用作工业染料,人体接触或者吸入都会引起中毒。由于能起染色作用,一些不法商贩把碱性嫩黄加入到豆制品中。快速分离和检测食品中碱性嫩黄O的含量,是我们食品检验工作者最重要的职责。
  目前关于豆制品中碱性嫩黄O的检测尚无国家标准,相关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少。采用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879―2009HPLC)法检测碱性嫩黄O的时候,出峰时间长而且分离效果不理想,不能快速有效地得到科学的检测数据。我所利用检验室现有的仪器进行了系列的实验,摸索到了比较理想的检测条件,其出峰时间大大缩短,分离效果也比较理想。以下就是我们的实验方法和过程,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2实验
  2.1原理
  试样通过酸化甲醇及超声波提取,正已烷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食品中碱性嫩黄O的含量,外标法定量。
  2.2 试剂和材料
  2.2.1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2.2.2甲醇:色谱纯。
  2.2.3乙腈:色谱纯。
  2.2.4氨水:优级纯。
  2.2.5甲酸:优级纯。
  2.2.6酸化甲醇:500ml甲醇+10ml甲酸。
  2.2.7甲醇饱和正已烷:正已烷加少量甲醇,至分层出现。
  2.2.8碱性嫩黄O标准品(Auramine O,C17H22N3Cl,分子量为303.83,纯度≥98%)。
  2.2.9碱性嫩黄O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20.0mg碱性嫩黄O标准品,用甲醇(2.2.2)溶解定容到100ml,配制成200μg/ml的标准溶液,4℃冰箱放置,3个月内使用。
  2.2.10碱性嫩黄O标准溶液:准确移取适量的标准储备溶液(2.2.9),用酸化甲醇(2.2.6 )稀释成0、1、3、6、12μg/ml的标准系列。4℃冰箱放置,一周内使用。
  2.3 仪器
  2.3.1U3000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
  2.3.2万能粉碎机。
  2.3.3超声波发生器。
  2.3.4高速离心机:15000r/min。
  2.3.5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0.1g)。
  3方法
  3.1试样制备和保存
  取有代表性样品500 g,用粉碎机或匀浆机粉碎,混匀,分成2份,装入洁净容器内,密封并标识。
  3.2 试样的提取净化
  称取5g(精确到1mg)试样,置于50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20.0mL酸化甲醇(3.2.9),超声提取30min;于4℃,10000r/min离心5分钟,移取5.0mL上清液于50mL离心管中,用甲醇饱和正己烷(3.2.11)萃取净化3次,每次2 mL,吸出正己烷层弃去,40℃氮气吹至2 mL以下,用酸化甲醇(3.2.10)定容到2.0mL,混匀,用0.2μm滤膜过滤后检测。
  3.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a) 色谱柱:ODS-C18色谱柱,5μm,250×4.6mm(内径);
  b) 流动相:0.1%甲酸乙腈溶液+丙酮(80+20);
  c) 流速:1ml/min;
  d) 柱温:30℃;
  e)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436nm;
  f) 进样量:20μl。
  3.4 定量测定
  外标法定量:以标准工作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用标准工作曲线对试样进行定量,标准工作溶液和试样溶液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线性范围内。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标准品色谱图见图A.。
  5 结果与讨论
  5.1 回收率
  回收率范围在:90.5%~110%。
  5.2 线性关系
  不同浓度碱性嫩黄O的峰面积
  峰面积 浓度 1μg/ml 3μg/ml 6μg/ml 12μg/ml
   1.580 3.274 5.755 10.703
  结果表明,最终溶液中碱性嫩黄O浓度在1~12μg/ml范围,峰面积A与浓度C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 = 0.828C+ 0.774,相关系数为0.9997。置信度达到99.9%。
  5.4 小结
  本次采用酸化甲醇及超声波提取,正已烷净化,HPLC法快速分离和检测碱性嫩黄O, 回收率范围在:90.5%~110%范围。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比较高,干扰少,适用于豆制品中碱性嫩黄O的快速测定。
  
  标准品色谱图 图A.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1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