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能源新机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 灵

  从上世纪以来,每一次垒球性的经济危机之后,都酝酿着一次新的产业和技术革命。而这一次,有专家预测下一次产业和技术革命,将会是一次改变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能源革命。尽管没有人能够预测,下一次产业和技术革命到来的准确时间,但是从目前各国的政策看,从投资者的行动看,新能源无疑是大家聚焦的热点,以及准备抢占的新的战略制高点。
  而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中国的低碳经济计划将正式启动。企业所要面临的,将是一种新模式――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毫无疑问,“新能源经济”即将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并以一种全新姿态改变现今的商业格局。
  
  “低碳”扑面而来
  
  如果说“低碳经济”曾经只是一句口号,那么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它正在变成行动。
  从已经公布的资料看,美国提出在未来三年要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量提高一倍,到2012年的新能源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10%,到2025年要占25%。今年美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近6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30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并计划到2030年达到2亿千瓦。
  不仅如此,在未来十年,美国还将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而英国政府提出,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1000亿美元建7000座风力发电机。德国则提出,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规模超过传统的汽车产业。此外,世界各国也在纷纷调整和重新审视本国的核电发展计划,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新的核电站建设计划。
  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摒弃传统能源另辟蹊径的新能源革命,无疑已经扑面而来。在这场山雨欲来的风暴中,我国自然不能居于人后。
  不过理性地分析,我国新能源才刚刚起步,从总量上看也还非常小,与国外成熟的规划与技术相比,就像一个刚初生的婴儿。以风电为例,我国现在装机容量只占电力装机总量的1.7%,并且受风力资源、技术、装备等制约,发电量很低,只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0.2%不到。核电占一次能源消费约占0.6%,太阳能发电量更微乎其微。
  令人尴尬的是,一方面,我国的新能源经济还在蹒跚学步,另一方面,却早已传来了过热的消息。多晶硅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需要加以规范,这已经是困扰了我国光伏产业多年的难题。近些年来,有些企业盲目地投资建设风机整机制造业,70多家企业中只有少数真正具备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一些企业只有几台的组装能力,缺乏核心技术,一些厂家没有生产和应用过一台风机整机。这些都是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理性投资。
  不过总体而言,依托石油、天然气的“高碳经济”已面临衰退,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低碳消费”已成为当下时髦的话题。寻找低碳经济的商机,正成为政商两界共同的新思维。而发展新能源,恰恰是低碳经济的一个主要突破口。
  
  路径探索
  
  去年年底,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会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均作出表态。据此,可以认为我国新能源和节能减排行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尽管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至今没有出台,但是新能源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被业内人士看作是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开始。
  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新能源产业规划已经出台,并且力度还走在了中央前面。有专家预测,除了几乎垄断中国传统能源行业的国有企业正在将触角伸向新能源的各个领域之外,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新能源行业也开始扮演起重要的角色。
  而对于新能源经济的路径探索,也正在进行之中。在201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规划了一个有关2010年新能源的蓝图:在新能源领域,制定专项规划,建立准入标准,引导多晶硅、风电装备等产业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有序发展,编制重点技术推广专项规划和推荐目录。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为2010年金融配套政策定下基调。其中,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在2010年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
  据透露,本次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与此前的多项产业规划一样,主要的内容是未来三年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任务,“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最大的特点在于内容非常具体,三年内具体目标和措施都将一目了然。”
  由于近年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相比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有显著的提高。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除了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核电之外,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和新材料也将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
  一旦各方翘首以盼的新能源政策及时出台,将对相关行业构成推动作用。有分析称,水电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将从2008年底的5%提高到明年的8%,这意味着我国水电发电量在今明两年内将暴增60%;而风电的1个百分点则意味着风电发电量增长将实现翻番,同时,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也将大幅增长。
  在财富效应与政策刺激的叠加作用下,一批新能源企业正在国内迅速崛起。新能源行业的兴起及其未来的发展预期,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因此有分析人士预计,随着能源供应紧缺及煤炭价格的不断走高,到2012年,常规火力发电的价格将突破1元,如果光伏发电的发展如预期所示,将得到政策资金的全力追捧,整个光伏产业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同样的,取之不尽的风电、替代燃料石油的生物质能、技术成熟的核能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并在资本市场上的机会则表现为长期布局。
  
  开路先锋: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经济的开路先锋,无疑当属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基于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技术革命,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着力点和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新增长点,格局正在逐渐明朗。
  早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签署的《中美联合声明》谈到:中美双方在未来5年对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投入至少1.5亿美元,优先的课题就包括清洁汽车,也就是绿色能源汽车,双方启动中美汽车能源倡议,使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
  去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也提出在未来3年,中国将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性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对于中国汽车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工信部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节能和新

能源汽车行动计划》,实质性扶持政策会逐步颁布实施。可以预见的政策包括:13个试点城市出台新能源车配套支持方案,包括资金、电站建设以及减免税费、通行费、停车费等。100亿元技改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补贴办法实施细则出台,修订政府公务车配备管理办法,明确新能源车配置比例,国家出台针对普通消费者的购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针对新能源车的税费减免办法,制定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明确未来20年保有量目标。
  预计至2011年末,中国实现乘用车新车销售5%为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将达到50万辆/年,而其他地区年增长率可保持30%。据此预测,2011年末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82万辆/年。而假如2009年至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复合增长率为5%,2020年末中国乘用车销量规模预计为16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接近20%,年销量接近300万辆。
  国家战略的定位高度将急剧强化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可以预见,对乘用车领域的大力扶持将是政策力度跃升的重要表现。
  然而,自2009年开始,在政策导向下,一方面,电动车成为各大企业集体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为了获取国家补贴,地方政府及各大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潮”,尽管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给新能源汽车产业“降温”,改变目前“一窝蜂”甚至“大跃进”的现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中的“诱惑”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小企业如何参与?
  
  专家预测,低碳经济所带来的新商机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充电电池、智能电网等节能环保产业。包括风电,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行业,更可能是一个可在未来40年高成长的、可持续关注的投资机会。多方观点均认为,民营资本将成为新能源经济的重要力量。   今年首次发布的“胡润低碳富豪榜”证明,绿色商机已经成就了一批企业,从低碳财富榜的行业人数上看,经营太阳能的有9位,经营充电电池的有4位,垃圾回收处理的有5位,水电和风能发电各有1位。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引领经济的时代过去了,金融引领经济的时代过去了,那么谁会成为下一个经济――低碳经济的引领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低碳经济的大幕才刚刚拉开,而中小企业参与其中的机遇更是数不胜数。
  
  1 新型食品
  随着世界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新型”食品将成为食品行业下一个“热点”。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已经预料到它的发展前景,开始涉足“低碳”食品领域,虽然目前开发的此类产品还不是很多,但从长远来看,它的开发空间和发展机遇是任何有远见的食品企业不愿错过的。
  新型食品最重要的一项特征就是低糖。眼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推出了低糖饮料,一些啤酒企业也纷纷推出低糖啤酒。此外,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作为新型食品的一部分,也吸引着广大消费群体。
  
  2 新能源家居
  近年来,环保家居、绿色家居充斥着家居装修界,这代表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从环保材料到环保装修,从奢华装修到人性化设计,从进口材料到普及国产化,从砍伐树木到建设速生林,从发光顶设计到太阳能灯具……新能源家居生活也逐步开始流行。
  家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政策的引导下,嗅觉灵敏的企业闻风而动,纷纷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力度,厨卫家电企业更是加快了研发步伐。一些厨卫商家率先运用低碳技术推出“低碳”、“环保”的热水器、厨卫套餐、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等一系列符合新潮流的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3 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根据国家有关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重点围绕建筑物墙体、楼(屋)面、遮阳等建筑围护系统,空调、照明等设备系统,太阳能、地热(冷)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建筑工程项目,应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随着国家建设部对节能建筑的重视,将会给许多行业带来商机。
  
  4 新能源农业
  现在人们一谈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乡村的少,讲农业的少。实际上,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
  21世纪,依靠水土为中心的传统农业将接近或达到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这就需要寻求新的出路。首先是微生物的利用,专家们称之为白色农业。目前农村微生物运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是沼气。其次是将农村各种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循环利用、深度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代替化学能。
  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还是一种新的企业发展现,新能源经济都是一条绕不过去的道路。其中的机遇与挑战,还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去探索与实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9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