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珠三角MP3候鸟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奉彬 袁茂峰

  “报纸上说有近千家MP3生产企业倒闭,那大部分是假的!我隔壁的那一家工厂,前前后后已经‘死’过15次,但人家没有亏,现在还转型做起了MP4的生意……其实,我们就是一群没有固定项目和领域,有钱就赚、择利而栖的候鸟式商人。”
  
  MP3:好大一棵树
  
  据说MP3是诞生于这样一次灵感:一个韩国人在飞机上阅读一份带背景音乐的文件时突发奇想:能不能把音乐播放这一功能从电脑中独立出来?能不能用一个小巧便携的设备就实现音乐的存储和播放呢?灵感成为最直接的推动力,此后几经波折,这个人终于在1998年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
  海量存储、小巧便携、歌曲几乎全免费,很快,小小的MP3取代了随身听、便携式CD等个人娱乐设备,成为大众数码产品“时尚”与“流行”的代名词;而伴随着短期内的迅速走俏,新兴的MP3行业迅速成为了庞大的IT产业中最抢眼的一道风景。
  这无疑是一棵缀满闪闪金币的大树――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MP3出货量已经接近5000万台,在我国国内的总销量则突破了600万台,销售额达20亿元左右,有人大胆预计,到207年全球MP3市场将达到500亿元的规模。
  同时,这似乎也是一棵谁都可以插上一脚的大树――资金门槛很低,只需要投资几十万元,便可投建一条组装生产线启动MP3生产项目;技术门槛更低,芯片厂商的参考设计和公模的使用,足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迅速站稳了脚跟。
  “市场就更不用说了!”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镇拥有三家MP3生产厂的杨龙凯告诉记者,刚开始的那几年,根本不愁什么销路,只要你的MP3生产出来,立马就会被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一抢而空。
  树大招风,树大也招鸟,于是,形形色色的鸟们都在MP3这棵大树上找到了安乐窝。
  2005年初,有人粗略统计,市场上所谓的MP3品牌型号竟然已有几千个之多。这中间既有三星、苹果、明基、朗科等国内外IT产业大厂商,更多的则是大群来自于广东沿海地区,像杨龙凯这样嗅觉灵敏的中小投资者们。
  上千家的生产企业,全国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让一直以电子产品加工见长的珠三角成为了国内MP3的生产基地。据了解,珠三角的MP3企业主要集中在东莞、宝安、番禺、南山等地,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从几个人、几十人,到几百人甚至数千人不等,但大多数仍是规模很小的甚至是三房一厅式的作坊式工厂。
  然而,红火背后掩藏着的东西却很快让人目瞪口呆――
  2005年8月,随着某专业媒体爆出“死亡季节加速华南数百家MP3工厂关闭”的新闻,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尽管市场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MP3品牌,但进入2005年以后,有成百上千的品牌都如流星般很快消失掉――难道MP3这个行业洗牌强度如此之大,大量的生产企业都已经倒闭了么?
  “怎么可能!正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内哪有那么多企业倒闭,所谓的‘倒闭’背后藏着不少的玄机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杨龙凯语出惊人:报纸上说有近千家MP3生产企业倒闭,那大部分是假的!准确地说,“倒闭”其实是“装死”,这是珠三角这群MP3企业屡试不爽的经营策略而已……
  
  “倒闭”即“装死”,“装死”即“重生”
  
  “MP3企业倒闭的真正情况,不外乎有这么几种情况。”杨龙凯掰着指头对记者说:一是配件跌价,比如某企业刚接了数万台MP3的单子,结果正好Flash闪存快速跌价,每天20块地跌,一个礼拜下来,客户不提货了,马上造成资金周转不灵;二是产能有限,费工费时,成本都打不走;三是质量太差连经销商都过不了,出货被退回,几个来回下来赚钱的单子搞成赔钱。
  “绝大部分MP3企业‘倒闭’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不想承担翻修费用――这类情况至少占倒闭企业的70%以上。”杨龙凯嘿嘿一笑:所谓一死百了,尽管是装出来的,但企业已经“死”了,什么售后什么维修的自然不关我事了。
  据介绍,一个MP3播放器主要由核心部件闪存和主控芯片以及晶振、片感、片阻、耳机等构成,加在一起不到20个元器件。那些采用较好配件加上专业成熟的焊接组装技术生产的MP3,稳定性很好,返修率往往控制在百分之几甚至零点几的范围内;而采用低廉配件和低劣技术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的MP3,其音质和稳定性就非常勉强了,返修率普遍就在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几十以上了。
  显然,采用低劣配件固然降低了不少成本,三室一厅的手工式作坊也比专业设厂减少了投资,但珠三角的大批选择低成本道路的中小MP3生产企业,却无法逃避高返修率与庞大的售后维修的重压。“怎么办?与其今后被维修负担‘逼死’,不如趁早‘装死’了事!”
  调查中记者发现,“倒闭”这个生意人忌讳的词,对于珠三角这群MP3老板们来说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那些以“倒闭”的名义死而不僵的企业的通常做法非常简单――直接换一个公司名称和品牌接着干!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企业似乎“装死”上了瘾,往往是倒腾出一大批MP3上市后,便迅速“倒闭”撒手不管,然后以新公司名义倒腾下一批,再“倒闭”……“我隔壁的那一家工厂,前前后后已经‘死’过15次,但人家没有亏,现在还转型做起了MP4的生意。”杨龙凯说。
  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售后维修,“装死”无疑是最简洁省事的做法,然而,为什么现在这些MP3企业“倒闭”得越来越频繁?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让售后维修可怕到让一个企业必须以“装死”来逃避的地步呢?
  
  家庭作坊的无奈
  
  “事实上,返修的MP3基本上花不了什么成本的,主要就是一些人力和来回的运费,加上部分需要更换的配件,平均下来返修一台MP3,也就二三十元而已。”曾在东莞某电子企业任渠道经理的陈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那些MP3企业“装死”,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据介绍,MP3刚在国内兴起的时候,即使是一个只有几个工人的家庭手工作坊,采用畅销的公模焊接组装出来的MP3,也可以卖出很好的价钱。比如韩国三星电子的某一款MP3,市场售价在2000元左右,而采用仿制公模在作坊里生产的产品,即使售价低到三分之一,一台也可以稳赚200~300元。
  “那个时候利润高,谁愿意为了二三十元的返修费去‘装死’。但现在没办法啊,一台MP3的毛利被做到低至20~30元,如果大量返工和翻修,最后很可能赚不到什么钱,甚至亏得个底朝天。”陈先生苦笑着说,我以前所在的那个企业,就是被返修“拖死”的。
  显然,核心问题并不是售后维修,而是过度竞争导致的行业利润摊薄――2005年初,国内MP3产能已远远超过需求,以致大多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不到50%,只得

价格一降再降……
  这似乎是一个最无可奈何的“怪圈”:门槛低,让每个投资者都可以轻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当一大群人都拥进来后,大把赚钱的好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经过多方调查,记者发现珠三角MP3的制造商群体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除了专业的IT厂商外,一部分MP3工厂本身就是以前做call机(俗称BB机或者传呼机)的厂家;另一部分则是以前做VCD、DVD等家电出身的厂家;更大的一部分,则干脆就是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有的做过电脑配件翻新,有的做过电子元件的OEM,有的甚至根本和电子产品不搭边。
  “所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只要有点资金有点门路,似乎谁都可以开始做MP3。”深圳南山区某电子厂陆老板对记者说,能够组装加工并不等于真正的生产制造,像MP3这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组装模式,实际上不过是赚取加工费。
  “我们这群人和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厂商相比,几乎没有把‘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当一回事的,大家关心的只是怎么赚钱,拼命接单。”另一位自称已退出MP3行业的老板则大摇其头:这样下来的结果只会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以致于谁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鱼还是虾。
  连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鱼还是虾,自然就难以看清长远的方向,而盲从于大流浮沉,悲哀的显然就已经不是为逃避售后维修的“装死”,而是这一群人了。
  
  我们这群鸟
  
  “其实,准确地说我们这群人更像候鸟――没有固定的领域和项目,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飞,哪个行业利润大就在哪个行业栖息!”
  说这话的董文宾(化名)对外的公开身份是深圳华强北电脑城的一个普通小老板,有一个柜台出售闪存、MP3和摄像头等产品,不过,他的大部分收入来源却并非是依靠这个柜台,而是另一项业务:生产MP3。
  我那边算不上什么工厂,不过是两三条枪罢了。说到自己生产的MP3,董文宾表现得非常“谦虚”。他告诉记者,工厂其实就他一个“正式职工”,另外十来个人是从劳动市场上找的,大概三四个月就要换人。平时,董文宾要照看自己的柜台、进货,晚上则“组织生产”,为此,他花800元钱在南山区租了一套房子,下班就从华强北坐车过去,和工人一起组装MP3,顺便验收他们白天的成品,“一天也能做出两百多个吧。”
  “你问我‘装死’过没有?这还用问,不‘装死’我早就真正死掉了。”记者“不具真名”的保证让董文宾非常坦诚,他哈哈大笑着说。
  从1995年辞职下海后,董文宾刚开始是在广州做着服装生意,后来转战深圳,便一直做着电子产品加工的生意。从CALL机到VCD、DVD影碟机,尽管他并没有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也没有把生意做大,但民工潮还是让他顺利地赚到不少钱。
  “做那些东西我没怎么‘死’过,因为主要是做订单和贴牌。最后没有继续做下去,并不是因为企业的倒闭,而是那些行业没‘钱途’了。”董文宾不以为然地说,大家都迁徙到MP3、PC配件等市场中,我自然也就随大流。
  在董文宾眼中,他打心眼里佩服的是他隔壁陈老板――入行比他更早,最早“论斤卖”的电子表生意就已经大赚了一笔;做起MP3生意后,人家租了两套200多平米的房子,工人有六七十个,“生产线”也初具规模,每个月的出货量都在2万台以上。
  “陈老板真是会做生意的人,特别灵活,几乎每一个项目都能让他狠狠地赚上一笔。”董文宾无不羡慕地对记者说,陈老板既看得准那些新项目赚钱,更有许多规避风险的招式,最关键的是,他能在眼看大势已去时,漂亮地抽身撤离,转战到下一个“金矿”……
  在董文宾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陈老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矮小精瘦的陈老板身上并没有多少暴发户的痕迹。说起自己这十多年的经历,他摇着头说:要说赚钱,我确实赚了一些,但时间久了心头总是感觉空荡荡的。
  “说我们这群人是像候鸟一样的生意人,有些意思,我们确实是像候鸟一样在不断迁徙中生存下来,但像候鸟一样没有固定领域和稳定的项目,什么事业成就,什么生意做大,我们都沾不上边……”
  
  山寨厂与中国制造出路
  
  在珠三角,像杨龙凯、董文宾他们这样的加工企业,业界有一个调侃的称谓:山寨厂。据了解,目前中国MP3市场上充斥着的几百个品牌,绝大部分就是出自这样的“山寨厂”,其中仅在深圳一地,这样的“山寨厂”就有数百家。
  然而,尽管投资常有回报,但生意难做大,只能徘徊在二三流的行列中,已经让越来越多候鸟式老板开始了深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候鸟的命运呢?
  “最大的根源,其实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积习!”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指出,10多年一成不变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珠三角的前进步伐,而在粗浅加工制造的群体惯性中,自然很少人能走出“山寨厂”的宿命。
  在2005年首届中国工业(长沙)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高级副会长孙树义大声疾呼:不走出“山寨”,不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们将很难打破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坚冰!
  的确,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何尝不也是活在“山寨”中呢――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只能基于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赚取着微薄的加工制造费而已。以致连日本人都说,中国制造是一种组合型制造,尽管产业规模上去了,但产品性能、质量、核心技术皆难掌握,只能处于世界制造业的底层……
  究竟如何才能走出“山寨”?究竟应该如何改变命运?事实上,需要认真思索这些问题的,并不仅仅是珠三角的候鸟们……
  (编辑 吴奉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1443.htm